楠木軒

它是元明清京城內的最高單體建築,它歷經七百餘年而不衰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休閒

近日,白塔寺重新開放,再加上有關部門對周邊衚衕進行了整體設計,眾多市民紛紛來此“打卡”。白塔寺甚至還開放了夜場,在燈光的映射下,古老的白塔散發出不一樣的魅力。這座古塔有700多年的歷史,它是北京城裏非常少有的元代建築。藉着白塔寺重新開放,我們一起探尋這座古塔的風風雨雨。

極為罕見的設計

至元八年(1271年),正在緊鑼密鼓興建的大都城裏出現了一件新鮮事兒。

根據當時佛家典籍的記載,興建於遼代壽昌二年(1096年)的永安寺遺址中,遺留下的一座釋迦佛舍利塔總是在夜裏放出奇異光彩,引得周邊的居民紛紛來圍觀。這件新鮮事兒最終驚動了忽必烈,他決定親自派人到寶塔周邊勘察一番。

在打開寶塔地宮後,一樁樁頗為玄妙的事情接連發生。首先是地宮盛裝佛舍利的石函前有兩條“龍王”跪在那裏守護,打開石函後發現裏面有“堅圓,燦若金粟”的舍利子,還有一個銅瓶,瓶子裏面裝滿了香水,其顏色如同玉液瓊漿一般。銅瓶底部是一枚銅錢,上面鑄有“至元通寶”四個字。這引起了忽必烈的高度重視,忽必烈認為這是“神龍扶持,以資社稷長久”,於是他決定出重金為佛舍利和其他出土的寶物修造一座新的寶塔。

和舊有石經幢造型的寶塔不同,新塔在尼泊爾工匠阿尼哥的指導下,採用了覆缽式造型。《宛平縣誌》對此造型有形象的描述:“其足則鋭,其肩則豐,如檐之倒垂然。肩以上長項矗空,節節而起,頂覆銅盤,盤上又一小銅塔,塔通體皆白。”

如今這座白塔歷經750餘年風雨,仍然矗立在北京城中。白塔通高51.9米,比太和殿和台基加起來還要高出16米,可以算是明清北京城內單體最高的一座建築。和清代興建的北海白塔相比,白塔寺的這座白塔也比前者高出15米左右。

白塔寺的這座白塔由基座、塔身、華蓋和塔剎構成,從下至上,無不體現着設計者的絕妙用心。白塔的基座共有三層,最下面一層為護牆,主體為城磚砌築,向上兩層則是“亞”字形須彌座。三層基座之上便是塔身,尤為精巧的是,塔座和塔身之間設計了一圈由二十四朵蓮花瓣構成的寶座,上面還有五道“金剛圈”所組成的“過渡帶”,這使得方形的基座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圓形的塔身。

塔身也俗稱“寶瓶”,其形狀頗類似僧人吃飯用的缽盂倒扣過來,故而得名為“覆缽式”,這種風格的源頭要追溯到印度佛塔。在這座白塔的塔身上方,有一層小須彌座,基本上是塔身下面須彌座的“微縮版”。

清末白塔

小須彌座上面,是十三層“相輪”,在相輪之上便是直徑為9.7米的華蓋,其整體呈盤狀,以厚木做底,銅製板瓦做蓋,周邊則懸掛着三十六片銅製華鬘(mán,即裝飾用的花環),每一片華鬘之下懸掛着一個風鈴。華蓋頂部的正中央,則是一座高約5米,重達4噸的空心銅鎏金塔剎。這座塔的不同組成結構,巧妙融合,渾然一體,這在我國古代塔寺中極為少見。

白塔建成後,至元十六年(1279年),忽必烈決定以這座白塔為中心興建一座藏傳佛教的大型寺院,這就是妙應寺的前身,當年這裏稱為“大聖壽萬安寺”。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四月,萬安寺落成。據史載,這裏的佛像以及門窗牆壁都用黃金裝飾,僅是這一項就用去了黃金五百四十多兩,水銀則用掉二百四十斤。第二年七月,忽必烈汗親臨大聖壽萬安寺,並命在此供奉旃檀佛。

元貞元年(1295年)繼承汗位的元成宗在忽必烈週年忌日時於此“飯僧”,共招待了七萬名僧人。

據《元史·祭祀志》的記載,萬安寺在元代是一處重要的供奉元代皇帝御容的場所,廟內設置有東西二影堂。西影堂供奉元世祖,東影堂供奉元裕宗真金(生前未稱帝,為元成宗之父),因此,廟內很多建築等級都是參照皇宮的標準建造的。自元世祖去世之後,由於影堂的設置,寺廟也成為百官演習禮儀之處。

見證古都歷史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即元朝滅亡那一年的六月,大聖壽萬安寺遭遇了一次火災。史料記載,當天下午2點左右,雷雨大作,有火球從空中降下,殿脊東鼇(áo)魚口(即螭吻處)首先着火,緊接着殿內的佛身亦起火。元順帝得知消息後,馬上命人救火,但除了兩座影堂之外,其餘建築皆被焚燬。所幸白塔在此次火災中得以倖免。

元代滅亡後,這裏處於荒廢狀態。明代天順元年(1457年),宛平縣的郭富奉命重建寺院,明英宗親賜匾額“妙應寺”。此次重建基本形成了妙應寺今日的格局,在白塔塔院前形成了典型的漢式伽藍七堂的格局,包括山門、鐘鼓樓、天王殿、意珠心境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殿以及七佛殿等。成化元年(1465年),塔基周圍一圈安置了鐵燈108座,每當入夜,便燃起燈火,整座寶塔在燈火的映襯下,似金光四射一般。

清代的妙應寺白塔再次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團結。為了團結蒙古和西藏等地,清政府特別重視藏傳佛教,而作為藏傳佛教重要活動場所的妙應寺,自然也就受到清朝歷代統治者的“特別關照”,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都曾斥巨資修繕該寺院。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修繕工程結束後,康熙皇帝在寺內樹立了兩塊石碑,講述了妙應寺的歷史以及此次修繕的詳細經過。乾隆十八年(1753年)再次重修,此次修繕,乾隆帝特賜一些珍貴的經文,這些寶物作為該寺的鎮塔之寶。修繕竣工後,乾隆皇帝特製《重修妙應寺碑》和《重修白塔碑銘》並勒石陳列於寺內。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皇帝所賜的這些寶物鮮為人知。1978年,因為修繕白塔時,得以重見天日。

打開元大都的地圖,就會發現元初,在大聖壽萬安寺北側,有一組規模極為宏大的建築,名為“社稷壇”,這就是元代的舊社稷壇。

據《元史·祭祀志》記載,至元七年(1270年)十二月,元世祖忽必烈即下詔每年在萬安寺北側祭祀太社(土地神)太稷(五穀神),到了至元三十年(1293年)正月,忽必烈採納御史中丞崔彧的意見,在和義門內(西直門一帶)偏南找了一塊空地興建新的社稷壇。新的社稷壇,設有祭壇兩座,分別用於祭祀社神和稷神。

這與後來明代興建的社稷壇不太一樣。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在興建南京社稷壇時主張“五土生五穀”,因此自明代起,社稷壇便以一個整體而出現,如今北京的中山公園,即為明初永樂皇帝興建的社稷壇,其主壇上為五色土,有別於元代的分壇而祀。

元代的這兩座祭壇各高五尺,方廣十尺。社壇在東,稷壇在西,中間相隔約五丈。社壇上用“五色土”(這一點明代社稷壇與元代相同),而稷壇上則是純一色的黃土。兩座壇均為北向,面對着北側的七間大殿“望祀堂”,相當於今日中山公園的中山堂(即明代的拜殿)。除了望祀堂,元代的社壇和稷壇還有神廚、犧牲房、執事房、饌幕殿、大樂署等附屬建築。

元代除了都城西部的社稷壇外,東部還建有太廟,其位置在如今朝陽門內一帶,這就構成了元大都的“左祖右社”建築格局。隨着歲月的變遷,兩座壇廟在明代就已難覓蹤跡,其中舊社稷壇改建為朝天宮,而太廟則成為了明代的倉庫——太倉。如今朝天宮和太倉也都無從尋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