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竹漂絕技五一漂到英德寶晶宮,給遊客帶來一葦渡江盛宴

一根竹子就成一條船,不但可以在江上縱橫馳騁,而且還可以表演各種絕技。當年紅軍渡過赤水河的時候就用過這個絕技。這項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五一假期空降廣東英德寶晶宮,給遊客們帶來一場視覺盛宴,讓遊客們一賞一葦渡江絕技。

獨竹漂絕技五一漂到英德寶晶宮,給遊客帶來一葦渡江盛宴


獨竹漂絕技五一漂到英德寶晶宮,給遊客帶來一葦渡江盛宴

英德寶晶宮擁有1000多畝的天鵝湖資源,湖與北江連通,與喀斯特地貌山脈構成了廣東罕有的湖光山色美景。五一假期,景區依託北江水域歷史文化與民俗,特邀請貴州特色項目獨竹漂前來表演,讓廣東遊客一睹這項神秘的絕技。

獨竹漂絕技五一漂到英德寶晶宮,給遊客帶來一葦渡江盛宴


獨竹漂絕技五一漂到英德寶晶宮,給遊客帶來一葦渡江盛宴

表演的時間為1至4日,在天鵝湖桃花橋與沿湖邊棧道表演,表演場次一天4場,上午下午各2場。1日當天,4名演員來到湖邊,以竹為船,在竹子上表演着一葦渡江、竹上雙人雜技、浪裏白條、水上飛舟等絕技,整個表演活動集民間絕技、水上運動、雜技為一體。

獨竹漂絕技五一漂到英德寶晶宮,給遊客帶來一葦渡江盛宴


獨竹漂絕技五一漂到英德寶晶宮,給遊客帶來一葦渡江盛宴

只見演員赤足站立於一根直徑大約15釐米左右,長約8米以上的筆直仿製楠竹上作水上載體。手拿一根直徑約5釐米、長約4米的鐵桿當槳,左右交替,在水上划行,或駕舟乘風破浪搏擊激流險灘,或輕拈竹竿穩立舟上悠閒蕩舟水面。其形其態美觀大方,動作協調連貫一致。表演“乘風破浪”、倒退、轉身、繞彎、換竿等絕技,頗有“一葦渡江”之妙。

獨竹漂絕技五一漂到英德寶晶宮,給遊客帶來一葦渡江盛宴


獨竹漂絕技五一漂到英德寶晶宮,給遊客帶來一葦渡江盛宴

據説,獨竹漂是達摩祖師發明創造的,叫一葦渡江。達摩傳説渡過長江時,並不是坐船,而是在江岸折了一根蘆葦,立在葦上過江的。現在少林寺尚有達摩“一葦渡江”的石刻畫碑。關於“一葦渡江”的解釋,儒家有不同的説法。他們認為“一葦”並不是一根蘆葦,而是一大束蘆葦。後來人們肯定是竹子,不是蘆葦。

獨竹漂絕技五一漂到英德寶晶宮,給遊客帶來一葦渡江盛宴


傳説歸傳説,獨竹漂是發源於赤水河流域的一種獨特的黔北民間絕技。獨竹漂高手們腳踩一根楠竹,漂行水上如履平地。“赤水獨竹漂”被列入貴州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在2011年的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獨竹漂第一次被列入運動項目。貴州多地都有該項目活動。

獨竹漂絕技五一漂到英德寶晶宮,給遊客帶來一葦渡江盛宴


獨竹漂絕技五一漂到英德寶晶宮,給遊客帶來一葦渡江盛宴


居住在赤水河兩岸的先民為了相互往來交流,常常使用一根楠竹或木頭作為水上便捷的交通工具。另外,一些遠離村莊、集市的人們為了急需購買日常生活用品時,就利用長期與赤水河打交道的得天獨厚條件,划着獨竹或獨木去購物,這樣既省時又方便。1935年,紅軍四渡赤水時,在當地百姓的傳授定,就曾以獨竹為舟渡過赤水河。

獨竹漂絕技五一漂到英德寶晶宮,給遊客帶來一葦渡江盛宴


獨竹漂絕技五一漂到英德寶晶宮,給遊客帶來一葦渡江盛宴
裁剪圖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12 字。

轉載請註明: 獨竹漂絕技五一漂到英德寶晶宮,給遊客帶來一葦渡江盛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