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來路,望前方,是什麼讓這些紅色記憶收藏者不停追尋?
追尋來時的道路,是為了更好地前行。今天下午,在上海書城福州店,由新民晚報社和新華傳媒聯合舉行的《百份紅色記憶展》開幕儀式上,兩隻紅色氣球在無人機的幫助下飛至舞台兩側。刻滿歷史痕跡的展品與充滿現代科技的機器被定格在同一個畫面,台上的講述者與台下來自新華傳媒旗下黨支部、團委及上海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校的年輕聽眾心靈相通,過去和未來在此刻連接,傳遞着幾代中國共產黨人不變的信仰。
圖説:活動現場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憶往昔,崢嶸歲月
趙巷後人趙景國、“七大”黨章收藏者馬蔣榮和革命先輩後人石堅,都為本次展覽提供了珍貴的展品。訪談現場,當被問及“為何會追尋和收藏這些歷史記憶”,他們道出了不同的動人緣由。
趙景國在趙巷生活了50年,退休前在上海圖書館工作,對歷史文獻有着相當的敏感度。1975年、1982年和1992年,他曾經三次與老一輩革命者有過深度接觸,每一次都帶給他不小的震動,但由於工作繁忙,他並沒有當即開啓發掘趙巷紅色文化的工作。直到退休後的一次,已經90歲的老革命者趙子誠打了通電話給他,講述了當年他和艾寒松在趙巷從事隱蔽戰線工作的故事,並請求趙景國:“趙巷動遷了,很多痕跡都沒有了。你能不能關注下這個問題,記錄一下我們當年的故事?”趙景國很是動容:“他已經90歲了,還在唸念不忘這件事情。這個歷史不能中斷,要留存下來!”
讓石堅決定記錄下父親石奇學經歷的,是其父在世時的一句話。當時正值新中國成立60週年,電視裏在播放電視劇《潛伏》。石奇學認真看完全劇,激動不已,他説這部電視劇生動地描述了當時上海隱蔽戰線的工作:“這是對我們這些同志最堅定的肯定啊!”上海解放前夕,隱蔽戰線工作者有8865名,這些身份特殊的共產黨人隱姓埋名,默默對上海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值得也應當被後人銘記。
馬蔣榮的“七大”黨章,是老同事老奚送給他的。上海解放前,老奚也是一名隱蔽戰線工作者,對於過去的功績,他從不多言,馬蔣榮也不得而知。但在日常的工作中,老奚嚴肅嚴謹、端正清廉,帶着幾分隱蔽戰線老黨員的氣質。直到馬蔣榮升遷,臨別前,老奚把這本藏在抽屜裏的黨章送給了他,希望他時刻對照自身,莫忘初心。後來的工作中,馬蔣榮一直將這些話謹記於心,如今,他也希望分享給大家,讓老奚的堅守成為更多人的榜樣。
圖説: 展品提供者(左起:石堅、馬蔣榮、趙景國)講述背後的故事 新民晚報記者 吳旭穎 攝
看今朝,延續傳奇
作為陸家嘴開發親歷者中的一名攝影愛好者,姚建良將1993年與2020年的浦東全景照細心拼接起來,台下觀眾從左看到右,就彷彿經歷了一趟時空旅行。他用鏡頭記錄下的,不僅是浦東幾十年來的巨大變遷,也是新一代共產黨人繼承前輩意志,繼續砥礪前行的足跡。
曾和姚建良互為“戰友”的趙解平,則用自己的眼睛,見證了浦東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投身浦東開發開放事業之前,他曾是東昌消防隊的一名消防戰士,最熟悉的工作就是站在當時浦東的制高點——一棟24米高、8層的小樓頂上瞭望,將整個陸家嘴區域盡收眼底。“那時,陸家嘴一片荒蕪。西面有些工廠,東面就是農田。”長年累月的瞭望,使他對陸家嘴也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所以後來一聽説陸家嘴要建個金融貿易區,他便二話不説加入了建設大軍。當時,陸家嘴開發的最終方案被製作成了一個透明、帶燈光展示的模型。趙解平始終記得,1997年楊成武將軍來參觀模型時對他們説的一句話:“同志們辛苦了,搞建設也是在打仗啊!”這一句話,在曾經的消防戰士趙解平心裏一石激起千層浪。他感到,即便已經到了和平年代,中國共產黨人不畏艱險、敢打敢拼、為人民奉獻的信念和作風也從來不曾更改。
如今,建黨已經百年,更年輕的共產黨人仍在茁壯成長。在一代代人的傳承之中,新的傳奇仍在書寫,百年榮光依然長存。(新民晚報記者 吳旭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