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保護,才是優秀古蹟遺址保護?

  近日,2020年度優秀古蹟遺址保護項目推介活動在福建泉州舉行。活動中,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推薦了山西臨汾堯都區東羊后土廟修繕、福建廈門鼓浪嶼日本領事館舊址修繕、福建泉州府文廟大成殿修繕、廣東河源仙坑村四角樓修繕4個項目為2020年度的優秀古蹟遺址保護項目。“優秀古蹟遺址保護項目推介旨在樹立文物保護的正確保護理念,進一步規範和引導文物保護項目實踐,對於文物行業尤其是文物保護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等領域的最新理念、研究導向、示範性做法都有很好的傳播引導。”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副理事長王力軍表示。

  最小干預,儘可能保留建築原貌

  泉州府文廟為我國第五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坐落於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中山中路泮宮內,由孔廟和府學兩大建築羣構成。文廟建築羣造型獨特,建築風格具有閩南特色,為全國現存孔廟的獨特代表。

  福建泉州府文廟管理處主任何振良介紹,大成殿修繕項目實施方採用了修繕與傳統營造技藝傳承相結合的工程運作模式。在前期準備階段,項目實施方針對瓦屋面、木基層、大木構件等要素進行了病害分析和梳理,並邀請閩南傳統營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作為項目負責人,進駐現場進行技術把關,同時對於建築物的構件進行拓印、記錄和留檔,釐清修繕工程的基本思路和項目的重點難點。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參與各方秉持着“不改變文物原狀”“最小干預”的文物修繕原則,在尊重文物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基礎上,針對泉州文廟木柱拆修的工程難點,項目創造性地採用“偷樑換柱法”進行上部木柱的拆換。即採用鋼管構架支撐與柱子連接的梁枋構件,卸除柱子荷載,將糟朽的柱子去除,以實現文物建築的最小干預,避免文物建築在修繕工程中遭到二次破壞。同時,在針對屋脊堆剪雕的保護中,在拆卸破損構件前先對能夠再次利用的構件進行拆卸,並利用全站儀等儀器進行原位記錄,為後續組裝提供依據,待屋脊按照原規格、原工藝進行重砌後,再將老構件原位歸安,最大限度地利用歷史構件,並在修繕過程中注重保護維修工程新老構件的可識別性。

  四角樓位於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康禾鎮仙坑村。該建築興建於清嘉慶年間,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方形圍屋,為廣東省文保單位。項目設計團隊負責人、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彭長歆説,四角樓在修繕中使用了多個關鍵性技術,其中包括三合土地面修復、土坯牆裂縫修復和仿石裝飾牆面修復的核心技術,並在最小干預的原則上,儘可能地保留原地磚和牆壁的原貌。在三合土地面修復中,修繕團隊採集並分析了三合土的配比,經過多重實驗和比較,最終選擇了最接近原地面的配比用於三合土地面的修復。在牆體的修繕中,採用了土坯牆裂縫修復和仿石裝飾牆面修復技術,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選用了客家地區常見的毛竹作為土坯牆裂縫修復補強的材料。

  再三斟酌,確保維修準確無誤

  鼓浪嶼日本領事館舊址建築羣是鼓浪嶼島上完整留存的19世紀外國領事館建築之一,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鼓浪嶼近代建築羣”的一部分。

  勘察設計單位代表、北京國文琰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有限公司綜合四所所長張光瑋表示,鼓浪嶼日本領事館舊址保護修繕工程中使用了嚴謹的勘察設計方法和程序,包括使用現場二次勘察等,力求使得修繕的建築保存其真實性和完整性。保護工程着重修復了自然與人為使用造成的建築破壞,比如解決屋面防水層、結合層等構造材料老化,平屋面磚破裂、瓦件缺失等造成的嚴重漏雨和滲水問題。此外,在修復過程中,項目組建立了科學檢測引導和傳統工藝修復結合的工作方法,並把此方法使用在門窗、欄杆、裝飾通風口、磚瓦等歷史特徵構件上。“在修復過程中,我們着重保留了建築特有的多樣化文化交流的歷史改造痕跡,且堅持科學檢測引導和傳統工藝修復相結合的工作方法。在勘察過程中,以文獻史料和現場遺存的實證還原建築的本來面貌,選擇最小的干預手段,推動設計方案的深入。”張光瑋説。

  在鼓浪嶼日本領事館舊址的修繕過程中,為了儘可能保持建築的真實性並提高其還原度,該項目秉持專家團隊跟蹤指導的修復思路,邀請專家和學者對修復中碰到的頑疾進行針對性指導修復。“我們邀請日本文化廳所屬文化與建造物保存協會的資深專家進行了復原研究,並對木匠技術工法及拆除木構件時的操作流程、技術要點給予指導。”張光瑋表示,此外,針對植物侵擾這一嚴重的病害,項目組特別聘請福州林學院的教授現場勘察,對場地內現有植物一一辨認並做出整治建議。

  福建泉州府文廟大成殿修繕項目採用了設計監理一體化的運作形式。在業主單位的統籌監督下,設計單位和監理單位派遣責任設計師和工程師長期駐紮工地,並在施工過程中對於保護細節、工程質量和安全進行把控,確保設計、施工、監理及時對接。同時,項目參與各方充分考慮專家意見,對於修繕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如屋頂瓦作、彩繪等要素的保護做法再三斟酌,並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充分溝通,確保維修工程不出錯,使專家在整個工程的實施過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技術指導和風險管控的作用。

  跨專業合作,消除修繕盲區

  山西省臨汾市東羊后土廟始建於元至元二十年(1282年),元大德七年(1303年)地震被毀,元至正五年(1345年)重修,是一處集建築與彩繪泥塑精華於一體的古代寺廟。廟內遺存的元代建築及明代彩繪泥塑,結構別緻、工藝精湛,均代表了同時期的最高水準,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建築與彩塑及壁畫的緊密連帶關係是大多數寺廟類建築的共同特點。后土廟建築因漏雨、下沉、風化等因素造成多處出現了變形和損毀,同時殃及到密集分佈在建築地面、牆體及樑架上的彩塑,導致大量壁塑鬆動或墜落損毀。建築與彩塑錯綜複雜的連接固定構造,牽一髮而動全身,也給保護修復帶來了諸多技術上的挑戰。

  長期以來,由於受跨越專業技術門類的限制,古建築與彩塑兩部分的保護修復,往往從立項、方案設計到施工,都是單獨申報、分別實施的。實踐證明這種分別施工的做法,會因缺乏修繕措施上的相互支撐,在兩者交錯關聯的區域,雙方都不敢“輕舉妄動”而形成了“修繕盲區”,如何延續古建築和彩塑及壁畫的長久保存,消除修繕盲區,也是項目面臨的最大考驗。

  鑑於寺廟類建築與彩塑保護修復中遇到的瓶頸問題,后土廟修繕項目首次在跨專業合作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我們採取雙方設計、施工、監理通力合作、相互交叉支持與技術交底的合作模式,對共同涉及區域制定統一施工組織設計,在多個方面實現了技術難點的攻關與突破。”項目施工方代表、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研究員楊秋穎説。

  楊秋穎介紹,山西省臨汾市東羊后土廟項目在實施中,堅持前期研究先行,透徹地分析病害;試驗先行,試點推開;慎用保護劑和封護劑,堅持原材料、原工藝。在充分研究之後,總結出了后土廟彩繪泥塑及古建築的傳統工藝、傳統材料和傳統技法,並應用到了保護修復過程中的各個技術環節中。“在工程實施的整個過程中,我們充分認識到保護修復過程是最直接、最細緻、全方位接觸文物的過程,是進一步對文物再認識和再研究不可或缺的契機,最大限度地採集和詳實記錄了大量有關后土廟彩塑及建築的歷史和現狀的原始信息,為后土廟文物的後續長久保護和研究留取了一套完整的影像和文字資料。” 楊秋穎説。

  “仙坑村四角樓修繕項目創新引入全國首次‘文物扶貧’社會資金介入文物保護的新模式。”彭長歆表示,在修復工程中,當地政府、廣東省扶貧基金會聯合東莞萬科集團完成四角樓的修繕和仙坑村的可持續運營活動。同時,修繕完成後的四角樓交由仙坑村集體運營,除滿足一部分居住生活功能外,另一部分空間被用於展示客家文化,促進了仙坑村文旅融合發展。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49 字。

轉載請註明: 什麼樣的保護,才是優秀古蹟遺址保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