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漂來的部落”變遷 映照歸僑安居路
中新社廣西北海8月21日電 題:“海上漂來的部落”變遷 映照歸僑安居路
中新社記者 馬秀秀
“在這裏生活感覺怎樣?”當記者拋出這一問題,家住廣西北海市銀海區僑港鎮的幾位越南歸僑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近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道活動走進廣西僑港鎮。在這片陸地面積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8萬人,其中歸僑僑眷佔95%,亦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海上漂來的部落”。
記者看到,小鎮街道上充滿越南風情的建築隨處可見;待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僑港風情街上熙熙攘攘,談笑聲、吆喝聲、燒烤滋滋聲以及混雜在空氣中的美食風味,無不讓這座小鎮升騰起滿滿的煙火氣。可誰又曾想到,40多年前,這裏只是一片荒灘?
1978年,受越南當局排華風波影響,大批華僑華人被迫離開當地。資料顯示,當年約有7000多名僑胞拖兒帶女、用手搖着只有五六米長的小船,在茫茫大海漂泊大半個月抵達北海港。越南歸僑周勝林、盧瑞星、張志珍便是親歷者。
“當時很多人擠在一艘小木船上,可以説是冒着生命危險回來的。”56歲的張志珍回憶道,長途旅行中,大家用魚露拌飯等充飢,時常面對風浪等因素的考驗,有些人終沒能堅持到靠岸。
“剛回來時,僑港還只是一片荒灘,人煙稀少。”今年62歲的盧瑞星感慨,是國家的安置政策,讓歸國僑胞得以安定下來,有了自己的家。
1979年6月2日是他們最為紀念的日子。當天,中國政府提出的難民安置方案在北海實施:北海華僑漁業公社(僑港鎮前身)正式成立,以妥善安置回國難僑。
周勝林介紹,國家建起了55幢1000多套公寓房,讓歸僑安居;為每位歸僑配發了安置牌,大家憑安置牌可領取柴米油鹽等生活用品。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後。回國初期,面對身邊一些僑胞再次輾轉赴海外,周勝林最終決定留下來。
“這裏就是我的根,我不想再流浪了。”周勝林説。
雖然一窮二白,歸僑們憑藉堅強的毅力、藉助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及各種惠僑舉措,開啓了在僑港這片荒灘上艱苦奮鬥的歷程。
盧瑞星通過做百貨生意,過上了吃穿不愁的生活;周勝林通過漁業捕撈,蓋起了寬敞舒適的4層樓房,他的幾個子女如今都成家立業,生活美滿;張志珍則在當地開了一家主打越南風味的餐館,住上了自己購置的寬敞別墅。
回首40多年來經歷的變化,張志珍表示,幸福生活的取得離不開國家僑務政策的關懷;結合自己的經歷,盧瑞星創作了《鹹水歌》,感慨歸國40多年的滄桑變化;周勝林同樣自創白話詩,表達從越南迴國、在僑港開啓幸福新篇章的心情。
中國對歸僑的扶持政策以及每一位歸僑的奮鬥,終匯聚成改變家園的磅礴力量。昔日人跡罕至的僑港,如今已成為廣西乃至全國的漁業重鎮,成為外來遊客的網紅打卡地。旅遊、商貿和餐飲等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年接待遊客350多萬人次。
“僑港營商環境好、吸引遊客多,這會進一步促進我們生意的發展。”張志珍相信,未來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
“僑港能有今日發展,我們歸僑打心裏感到開心。”周勝林説。
事實上,作為中國最大歸難僑集中安置點,僑港的變遷僅是歸僑安居歷程的一個縮影。自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政府就制定安置方針,對歸國難僑進行分散或集中安置,安置點遍及廣東、廣西、福建、雲南、海南等地區。如今,曾經的歸僑安置點大多成為經濟開發區或發展特色旅遊,經濟發展可喜,僑民安居樂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