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清華學子東港行】東港大米為什麼這麼香?

由 鹹春葉 發佈於 休閒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户端

隆冬的寒風掠過廣闊無垠的田野,錯落有致的田埂和一塊塊高聳的草垛,讓人不由得想見豐收時節的喜人景象。

位於東港市西北部20公里處的東港市示範繁殖農場裏,履帶傳送的轟鳴聲響入耳畔,一顆顆飽滿金黃的稻穀匯聚成線,裝入卡車,等待被運往加工廠。取一粒褪去外殼的東港大米,只見米粒色澤晶瑩、如珠似玉,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這不禁令人好奇,東港大米,其香何來?筆者向示範繁殖農場生產科科長曹鳳有拋出了這個問題。

參觀示範繁殖農場內的黃海稻區院士工作站

“黃金緯度”與“兩和水”

“提到東港大米,那肯定離不開東港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剛進屋的曹鳳有穿着黑色衝鋒衣,身上還帶着一絲户外寒冬的涼氣,黝黑的膚色彰顯出他常年與土地為伴的踏實質樸。談起自己從事了幾十年的工作,他顯得格外從容、遊刃。

曹鳳有在接受採訪

東港市素有“東北小江南”的美譽。“我們這裏光照充足,降水充沛,晝夜温差大,擁有180天以上的超長無霜期,稻米在生長過程中積累豐富的營養物質,所以口感好。”曹鳳有説。

“我們還有‘兩和水’灌溉。”東港位於鴨綠江沿岸,又緊靠黃海,淡水和海水摻合在一起形成“兩和水”,為水稻種植提供了優質的灌溉水源。同時東港共有41座水庫,充足的地表水灌溉提升了稻米的口感。

同時,曹鳳有也提到,東港多為退海鹽鹼地,土壤中含有豐富的鎂離子等礦物元素及有機物質,經相關部門檢測,東港市土地富含硒元素,所生產大米為富硒大米。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造就了東港大米的高品質。

曹鳳有從倉庫掏出一袋未脱殼的大米和一袋精米給筆者近距離展示,“等蒸熟後你會發現,這大米彈力足、有嚼勁,綿軟潤滑,回味甘甜,就算冷掉也不會變硬。”

蒸熟後的東港大米

“農業芯片”的密碼

東港市示範繁殖農場作為集科研、生產、示範、推廣於一體的水稻良種生產單位,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雜交粳稻制種基地。

在東港市委市政府大力扶持下,示範繁殖農場深化產學研合作,先後建立了黃海稻區院士工作站、國家級水稻品種區域試驗站、農業部(瀋陽)作物有害生物科學觀測實驗站、中國植物病理學會東港服務站、遼寧省水稻科技小院、遼寧省水稻良種選育創新中心“四站一院一中心”平台。2023年,示範繁殖農場分別與中國農業大學開展稻瘟病防治研究,與省農科院、天津農科院、國家雜交粳稻工程技術中心開展南繁合作等。

“每年都會有中國農業大學的學生們來我們農場做科研項目,從四月待到十月,等到稻子收割完再回去。”

作為在水稻育種領域深耕多年的專家,曹鳳有也十分注重自主培養水稻新品種,致力於培育出米率高、外觀品質好、產量高、抗病力強的優質水稻品種。他和團隊一同研發的最具代表性的水稻品種是“東研稻19”,它於2020年通過審定,具有出米率高、高產高效等突出優勢。

東研稻19

水稻育種絕非一蹴而就,其培育過程往往漫長而充滿挑戰,正常一個水稻育種週期往往需要七八年甚至更久。“老實説,我剛入行的時候會覺得這樣的工作有點枯燥,但在培養出優質品種後,那股成就感激勵我堅持到現在。”曹鳳有説。

產學研的不斷深化,科研人員的持續探索,讓米香更綿長。

示範繁殖農場過往培育過的品種

“慧種地”的科技含量

種子好,也要種得好。東港不僅會種地,而且正在做到“慧種地”。

“從播種、插秧、施肥、打藥到收割,我們都是機械化操作。”曹鳳有説。

水稻機插秧側深施肥技術是其中重要的一環。簡單來説,這項技術是將側深施肥裝置安裝在水稻插秧機上,在插秧的同時將化肥精準施播到水稻秧苗根部。

機械化收割

在害蟲防治方面,太陽能殺蟲燈和性誘捕劑是東港水稻種植常用的手段。“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到佇立在田邊的太陽能殺蟲燈,它針對昆蟲的趨光特性,通過特定波段的光波來誘殺害蟲。”曹鳳有介紹,“性誘捕劑能夠吸引並捕殺二化螟的雄蟲。”物理防治與生物防治相結合,大大減少了農藥的使用,讓東港大米更綠色和優質。

多年來,東港市堅持水稻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方向。據統計,目前全市水稻種植面積近70萬畝,水稻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總面積佔種植面積的85%,良種覆蓋率、全程機械化作業率均達到100%,年產優質稻穀40餘萬噸,產值達13億元。

農場在進行趕粉工作

“你們來的時機不太好,現在稻子都割完了,基本上啥也看不到。”曹鳳有有些惋惜。

聽着他的介紹,順着農場飄揚的旗幟望向廣袤的田野,筆者彷彿看見一架架無人機在稻田上方穿梭,一台台收割機駛過,耳畔滿是農户們豐收的歡聲笑語。

現代農業科技在東港的農田裏碰撞,“智慧農業”變革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同時,也讓東港大米的米香更純正。

文字:張霞、袁亦朗

圖片:袁亦朗、郭欣、東港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