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寧夏中衞6月20日電 題:西北小城“種數”變“沙漠中的硅谷”
中新社記者 於翔 於晶 楊迪
你可能很難想到,當你在北京上海點下一單外賣,處理這個訂單信息的數據中心,在千里之外的沙漠小城。
寧夏中衞,一個曾經“天上不見鳥,風吹石頭跑”的地方,如今引得亞馬遜、騰訊、美團等企業相繼落户“種數”,成為中國“東數西算”工程的發展典範。
2013年,中衞作為地級市剛滿十歲。位於寧夏、內蒙古、甘肅三省區交匯處,緊鄰騰格裏沙漠,自然條件惡劣,經濟發展向來緩慢。“貧瘠甲天下”是其曾經真實寫照。
但中衞註定與數據“牽手”。
“數據中心號稱不冒煙的鋼廠或電老虎。”中衞市雲計算和大數據發展服務局副局長龐娜告訴記者,電力成本佔數據中心總運營成本的50%,能耗成本又分為機櫃的耗電成本和機櫃散熱帶來的空調耗電成本兩部分。
而中衞擁有12座風電站、38座光伏電站,電力資源充沛;地質構造穩定,地處中國陸地的幾何中心,是光纖網絡覆蓋全國最優路徑選擇點;年平均氣温只有8.8℃,大部分時間靠自然風就能達到冷卻目的。
此外,中國移動等4家運營商在此地已建成符合國際網絡標準的信息高速公路。“實測中衞到北京網絡時延10毫秒,到西安、太原網絡時延5毫秒,低時延、低成本的網絡優勢明顯。”
多管齊下,中衞適宜成為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
十年間,中衞西部雲基地已累計完成投資81億元(人民幣,下同),安裝機櫃約3.3萬個,服務器裝機能力達到64.2萬台,上線服務器達到45萬台。
“沒有數,哪有算?沒有過去9年打下的基礎,中衞大數據發展怎麼可能迎來新賽道?”龐娜坦言,“東數西算”工程讓中衞“囤數”迎來拐點。
如今,中衞成為中國首個且唯一“雙中心”城市(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國家樞紐節點),在今年2月四部委聯合發文規劃“東數西算”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羣中佔得一環。
記者近日走進中國移動寧夏數據中心,看到運維人員正在開展巡檢工作,確保機房裏的“數據大腦”運行正常。
中心項目經理郜平告訴記者,全國各地的企業都會在中衞租用機櫃,海量數據通過遍佈全國的高速、低時延的網絡系統傳輸過來,通過服務器的算力資源進行計算存儲處理後反饋回去。
近年來,世界雲計算龍頭企業亞馬遜率先落户中衞。隨後,美利雲、四大運營商等一批大型數據中心相繼落地;騰訊、阿里、百度等20多家企業CDN業務開通;奇虎360、亞信、美團等200餘家企業數據中心相繼落户……
現在,中衞不滿足於只是“數據工廠”。龐娜認為,“東數西算”工程是加快推進新基建的機遇。“隨着數據處理能力的提升,寧夏有望成為創新技術的發源地、應用場景的‘實驗田’。而這也有望加速製造業、農業和服務業的數字化轉型。”
目前,中衞正積極構建完整的“雲生態”,着力打造以東數西移、東數西儲、東數西算,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開發和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為主的西部雲基地。據規劃,到“十四五”末,中衞服務器裝機能力將達69萬個,上架率保持85%,孵化相關產業鏈上數字企業300家,拉動寧夏大數據及相關產業收入達萬億元級,帶動就業5.3萬人。
屆時,這座沙漠城市將擁有一個服務器規模達到100萬台、年產值400億元、從業人員數萬的完整雲計算產業鏈。
在數字經濟大潮下,中衞正借“東數西算”的東風,努力向“中國鳳凰城”的目標邁進。(完)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