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文章中堅守大情懷——張慶和詩文讀後

在小文章中堅守大情懷——張慶和詩文讀後
在小文章中堅守大情懷——張慶和詩文讀後

文/邢海珍

張慶和是我多年來一直喜歡和關注的作家,他的小詩小文總能以他質樸、深切的語言和文思打動我。他的兩本新書,就在我書架最方便的地方,成了我常常翻看的書籍,一本是詩集《靈笛》,一本是散文集《記憶不敢褪色》。讀他的詩文,如沐春風、如飲甘露,總有一種沁人心脾的感染力,讓你在親切愉悦的氛圍中聽一位厚道的朋友談心説話。古人有詩説道: “名心退盡道心生,如夢如仙句偶成。天籟自鳴天趣足,好詩不過近人情。”就是這些小詩小文章天趣自足,有着充沛的人性人情雨露,以自在的“道心”潤澤讀者的心靈。他的這些優美、乾淨的文字,始終堅守着良知和道義的大世界;在流逝的時光中,張慶和默默筆耕,文風質樸、情懷高遠,他是一位以小文章寫出大境界的作家。

不論是詩歌還是散文,張慶和都體現出一種重視抒情的特色,立足傳統,面對現實人生,對生活經歷的境遇進行深入的思考,提取人生命運中的體味與感悟,是情感的因素在他素淨的話語中洋溢着韻致和風雅,給人以足夠的藝術美感和享受。抒情是文學不可或缺的要義,即使進入現代或後現代,文學的本質不會決然改變,也不過是形態或方式有所不同。文學評論家南帆在《文學的維度》一書中説過:“相對地説,進入精神空間的抒情話語具有長久的效果。至今為止,人們還在為許多抒情詩的經典之作而感動。這些抒情詩意味無窮、歷久彌新,甚至成為人類靈魂的永恆守護。”可以看到,凡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幾乎無不是以抒情的魅力感染讀者的。

《記憶不敢褪色》雖是散文,甚至還有一些評論式的隨筆,但文中都是情感充沛,讀來讓人感動。這些文章體制不大,篇幅較長的不多,但都可以説是張慶和的心血之作。不是那種信手隨意寫下的感懷之文,更不是為敷衍別人的“任務”文字,而是反覆打磨、盡心盡力,把筆下的每一個文字都當成事業來追求。

在小文章中堅守大情懷——張慶和詩文讀後
散文《閂姑,你在哪裏?》雖然篇幅很短,卻寫得從容自如,沒有空話大詞,蓄得滿滿的是真情,有繞樑的餘音,讓人久久回味。閂姑是作家的救命恩人,但自作家懂事時起就從未謀面,成為人生的一大憾事。文章的結尾這樣寫道: “在閂姑温暖的懷抱裏,半天我才有了哭聲。我得救了,是好心的閂姑救了我。後來我長大了,也只是聽説了閂姑這個名字,知道她雖然也姓張,卻早已出了五服。後來又跟隨她的父母遷移到東北定居,幾乎就沒有回來過,很多人都模糊了她的模樣。”

“我算了一下,如果閂姑還健在,她也是快七十歲的老人了。要是知道了她的下落,不管路有多遠,我一定要趕去看望她,還要跪倒在老人膝前,感激她當年的救命之恩。” 這是一種深切的紀念在白紙上、尤其是在心靈上留下的文字,是張慶和性情之人寫下的性情之文。對於生命之初的一個有着救命之恩的相遇者,他寫到了人心的柔軟處,把人間的善性和悲憫發掘出來,是對人性的一種追懷和洗禮。文章小,題旨不小,小體制,大情懷。

《記憶不敢褪色》一書中的一篇長文是《超越軀體的拼搏》,寫的是殘疾青年張海濤不屈服於命運,與不幸的人生境遇抗爭,被評為“北京市十大青年先鋒”之一,在詩歌和歌詞創作上取得成就,並且獲了獎。文中描寫了張海濤的曲折人生經歷,重點表現了他在愛情方面的努力,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人生困境,終於同心愛的人攜手,修成了愛情的正果。這一類有些新聞性質的文章,張慶和也力求文學的純度,寫得有文采,做到以情感人。雖然是長文,但讀起來並不覺得長,不知不覺地就進入了情境之中。

在小文章中堅守大情懷——張慶和詩文讀後
張慶和與著名作家葛絡、周明、柳萌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張慶和不僅是詩人、散文家,還是一名優秀的報紙編輯,在多年的編稿往來中,與許多詩人、作家以及文學愛好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我可以寫下這樣一串名家的名字,他們是葛洛、張志民、張同吾、張承信、肖復興、陳建功、石順義等等;還有許多來自基層工礦企業的普通作者,張慶和也為他們的圖書出版寫序作評。一個有情有義的張慶和,總是記得住朋友,記得住幫助過自己的人。

在悼念葛洛先生的文章中,張慶和深情地寫道:“‘航到無涯天作岸,登上絕頂我為峯’。這是葛老親筆書賜予我的一幅字的內容。葛老一生中為人題字很少,不管這是不是他的最後一幅字,我都將永遠珍藏,以此緬懷這位德高望重的文學前輩,以此礪我之心志,覓我之所求。”他的這類文章,都能寫得言之鑿鑿,情之切切,讀來讓人心中久久感動。

在小文章中堅守大情懷——張慶和詩文讀後
張慶和與作家韓小蕙、劉戰英等暢敍

在我的心目中,張慶和本質上是一位詩人,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詩人。他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藴,又有足夠的創新精神。他的詩多是抒情短詩,在幾行、十幾行的篇幅中情思深切,盡力去追求哲理和思辨的境界。在《回答》一詩中,詩人比較直接地表達了對於虛假愛情的憤慨之情:

真情被你的表演否定

我不再仰望天空

即使星辰弄眼雨戲彩虹

也無法癒合我受傷的神經

你把貪婪作為追求

自私成為你生命的內容

淺薄本是命運的貢品

你卻拿來裝飾人生

輕浮如雲,纏纏繞繞

最怕心谷捲起狂風

但願人造的幻影隨風飄去

還我那片靈魂的寧靜

我想這首詩一定是詩人早期的詩作,詩中的情境應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青年人談情説愛的場景和方式。詩的主體是採取內心獨白的陳述來表達純潔的愛情理念,基本屬於新詩傳統的範疇。但從總體看,詩人純熟的語言方式不無深刻的意境和美感,確實算是一首和諧藴藉的好詩。《月路》寫月色中的“約會”,環境的描寫和心境的描寫映襯、交匯,幾近一幅天然純美的風物人情畫:“趁月色正好/請放慢你匆匆的腳步/好讓掀動衣角的風兒/仔細瞧瞧咱倆的肺腑//話語都很珍貴/如玉似珠/澎湃的心潮/卻大海般起伏/既然/兩顆心已經走到一起/就不怕前邊沒有道路//讓我們就這樣行走吧/把坎坷走成坦途/讓心情走出迷霧/一直走進生命深處。”傳統的意境和情感心語可説是美不勝收,“月路”是一個時代年輕男女的青春之路,是當時社會人生的情感寫真。

在小文章中堅守大情懷——張慶和詩文讀後
張慶和在貴州採風與少數民族孩子在一起

不管是傳統的手法,還是現代的方式,只要寫出了新意,只要有自己的感悟,就是一首好詩。張慶和的詩歌創作追求是堅持表現自己的內心所思,表現人生的純淨之美,在清新、明媚的話語中藴含富有深度的詩意。那首篇幅較長的《梁山好漢》是張慶和的力作,思想的深度或是藝術表現的力度都是十分出色的。詩人應當用自己的方式寫自己的詩歌,而不是學別人的樣子去趕風頭。詩人的寫作方式是“暢快淋漓”的方式,挑戰封建皇權,為人民的反抗助力:

他們來自農民/一羣被歷史註冊的好漢/好漢們選擇梁山/是選擇一種高度/站在這高度上/俯視天下/什麼朝廷皇帝/都渺小得成了小不點/所以他們才敢於/把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貪官污吏/連同那些欺男霸女/禍害人間的魑魅魍魎/一個個掀翻在地/踩在腳下/甚至踏成肉餅/跺成爛泥/就像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一樣/跺成心中的暢快淋漓/因而也便/墊高了好漢們的腳下位置/直至被後來的人/以仰視的姿態望着

以上是詩的開頭部分,詩人有些激憤的情感極具現實性,借歷史和小説人物來表達對於腐敗之風和貪官污吏的聲討與不屑,寄託了對於時代和歷史的憂患之思,充分體現出一個有良知詩人的責任感和正義感。詩的語言和結構都有渾然自足的成色,大氣舒展,表現出率真、爽利的成熟之風,應是一首充滿血性精神又定力十足的優秀詩作。

在小文章中堅守大情懷——張慶和詩文讀後
在西雙版納被漂亮的傣族姑娘包圍了

在當今風雲變幻的文壇上,各種時髦、時尚的潮流總是不斷湧動,讓人眼花繚亂。多年來,張慶和一直是低調寫詩著文,堅守自己為人生、重感悟的基本原則,力求表現人情人性之美,並在生活、生存和生命的獨特感受中找到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寫作之路。他的許多小詩小文有一種淳樸厚重之風,總能以小見大,藴含着他對人生世界的許多思考,以藝術之美的質樸風格走向讀者的心靈。在眾多的中國當代作家羣中,張慶和是一位安於寫作小文章的作家,他的小文章堅守着文化精神的大世界,他的高遠的人文情懷為文學的地平線平添了一抹動人的亮色。

在小文章中堅守大情懷——張慶和詩文讀後
張慶和簡介

祖籍山東肥城,共和國同齡人,部隊轉業後定居北京。詩人、散文家。着有詩集《靈笛》《山野風》《美麗的夢》《顛簸紅塵》、散文集《哄哄自己》《該説不該説》、報告文學集《張慶和紀實文學選》等作品十餘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常務理事,國家一級作家。有多件散文作品入選中、高考語文試卷或模擬試題。出席中國作家第五次、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其詞條選入《中國作家大詞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本文作者簡介

邢海珍,黑龍江海倫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綏化學院中文系教授。文學創作以詩歌為主,兼及評論和理論研究。曾出版詩集《遠距離微笑》、文論著作數種。

在小文章中堅守大情懷——張慶和詩文讀後
在小文章中堅守大情懷——張慶和詩文讀後
(本文原載 《中華英才》2020年第24期 )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58 字。

轉載請註明: 在小文章中堅守大情懷——張慶和詩文讀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