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四大古橋 安瀾索橋屈居第五 很多人走過都不知道它的來歷

由 泉亮霞 發佈於 休閒

開文之前有必要先科普一下中國四大古橋,它們分別是:1趙州橋,亦名趙州大石橋、安濟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城南五里的洨河上,是我國最早的拱橋。2洛陽橋,原名萬安橋,位於福建省泉州東郊的洛陽江上,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 。3廣濟橋,位於廣東省潮安縣潮州鎮東,橫跨韓江。4.盧溝橋,亦作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千米處豐台區永定河上。

如果要是排第五的話,我估計絕大多人都是一頭霧水,或是眾説紛紜。但是有人就把一座橋排到了第五,而且在場館介紹上放在了顯耀的位置上,它就是四川都江堰的安瀾橋。

安瀾橋位於四川省都江堰景區二王廟前的岷江之上,又名“安瀾索橋”、“夫妻橋”、“何公何母橋”。全長240多公尺,一橋飛架岷江南北,橫跨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古代四川西部與阿壩之間的商業要道,是藏、漢、羌族人民的聯繫紐帶。遠遠望去:飛懸一江之水,天塹頓化通途。

安瀾橋的傳説很多。有人説安瀾橋始建於宋代以前,這個以前就太籠統了。明末毀於戰火。索橋以木排石墩承託,用粗如碗口的竹纜橫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李冰“能笮”。《水經注.江水》載“涪江有笮橋”,證明至少安瀾橋的修建,不會晚於修築都江堰的年代。“笮”意為竹索,這是川西古代索橋的主要建築材料,故安瀾索橋又被稱為竹橋、繩橋、竹藤橋等。這一説法又把安瀾橋的建造年代提早了不知多少年。所以我説它是始不知年。安瀾橋之所以被稱為我國著名的五大古橋之一,恐怕與它的建築材料和建築形式有關。因為它是我們現存能夠看到的最早稱做繩橋或竹滕橋的索橋。在這一點上可能沒有爭議,也能夠服眾。

據説安瀾橋明朝末年毀於戰火。於是當地便有了“走遍天下路,難過岷江渡”的民謠。清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當地有個好事的私塾老師叫何先德。因見渡口的官員和惡霸暴力斂財、民怨沸騰,故夫婦倆倡議修建竹索橋,此舉卻斷了官員和惡霸的財路。何先生修的橋初期因無欄杆致一醉鬼不慎落水溺亡,官員為報私仇將其處死。妻子為了完成丈夫的遺願想盡辦法修了欄杆。60年代因為要在魚嘴處建立外江水閘,把橋下移100多米,將竹索改為鋼索,乘託纜索的木樁橋墩改為鋼筋混凝土樁,橋身也縮為240米。遠看如飛虹高懸,又像漁人曬網,形式十分別致。漫步橋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來,東望灌渠縱橫,都江堰工程的概貌及其作用,更是一目瞭然。這就是我們目前看到的安瀾橋。民間為紀念何氏夫婦,又稱之為“夫妻橋”。

今天的安瀾索橋已經成了都江堰景區著名的一景:古典的橋頭、牢固的欄杆、紅色的彩頭、悠悠的索道。橋中的兩個亭頭,一個寫着夫妻橋,讓橋上男女無不讚嘆先人的愛情與愛心;一個寫着安瀾橋,記載着古人的智慧與一座千年古橋的變遷。作為遊客如果你把安瀾橋當做了一座網紅蕩橋來玩,那算是白來了!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