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過後,42歲的瑤族婦女餘小娟就開始為着“五一”假期備貨,她和十幾位瑤家姑娘坐在水口鎮“瑤都水街”的鈎織坊內,將五彩的毛線鈎織成獨具瑤族文化特色的玩偶。
“這幾年,水口鎮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來旅遊的人多了,我們的瑤族文創產品逐漸暢銷,從最開始鈎織的瑤家人偶,到現在‘奔跑的長鼓’等,我們的產品形態也豐富起來。”餘小娟説。
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水口鎮,居於南嶺北麓、湖南省最南端,屬於湘粵桂三地交界之處,封閉、窮苦、落後曾是這個“山窩窩”的代名詞。
這是2020年6月9日拍攝的水口鎮(局部)畫面。新華社記者柳王敏 攝
近年來,江華瑤族自治縣優化投資環境,探索高質量發展,依託秀美的自然風光,發展全域旅遊,水口鎮乘勢而上,成為湘粵桂邊界一顆“亮眼的星”。
“道路變寬了,整齊的樓房連排成片,出門就有體育鍛煉設備,還有大型超市可享受‘一站式’購物服務。”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餘小娟見證了水口鎮的變遷,“小鎮越來越美,生活更便捷,也更舒心。”她説。
伴隨着基礎設施提質升級,“山窩窩”裏的水口鎮迎來了文旅發展的“春天”。“我們這裏毗鄰傳統村落寶鏡村,與江華境內的秦巖、桐衝口、香草源等景區形成了‘半小時旅遊集羣圈’,旅遊盤活了鄉鎮經濟。”水口鎮黨委書記蔣健林説。
這是2019年11月6日拍攝的水口鎮中心小學(瑤族小學),獨具特色的瑤族長鼓建築成為當地亮點。新華社記者柳王敏 攝
水口鎮共2.8萬人,其中瑤族人口占比80%,瑤家建築、長鼓舞造型路燈、着瑤服的羣眾,行走在水口鎮街上,濃郁的瑤族文化迎面而來。
每到節假日,瑤族坐歌堂、敬酒舞、長鼓舞、竹竿舞、瑤族婚嫁演出,瑤族盤王節以及三月三、四月八等風俗活動,廣受遊客歡迎,着力打造以“愛情”為主題的活動成為旅遊亮點。
“江華森林覆蓋率高,來水口旅遊,體驗非常豐富,通過旅遊線路的打造,瑤族文化、生態觀光、休閒娛樂等形成了繽紛多彩的旅遊盛宴。”負責水口鎮旅遊開發的江華瑤族自治縣愛情小鎮生態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黃靚説。
“一些小微企業陸續在我們水口鎮落户,商貿和物流發展很快,返鄉的人也在變多。”談及未來,餘小娟眼裏滿是期待,“希望把我們瑤族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文字:柳王敏
視頻:柳王敏、黃春華、藍玉春
編輯: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