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長寬近黃金分割。注意點:大框口略顯上大下小;大框口四邊的微妙外拓弧度;大框口的四個角不方不圓;大框口裏面各部分佈白勻稱有序。
1
王羲之《蘭亭序》的精確臨摹
林如
精確臨摹是我們在學習經典傳統中非常必要、非常關鍵的一個步驟。
泛泛的通臨只能掌握經典範本大致的風格面貌,一旦這種大致的面貌成為一種固定的感覺,就會越寫越經驗化、簡單化。
並且會導致以後臨摹相同書體但風格不同的經典作品時,都會用同樣的定式來進行程式化處理,造成所有的經典面目不清,而臨摹者永遠只能學到經典的皮毛。
我們要求的精確臨摹是要做到儘量準確地表現原帖的技法面貌,包括筆畫線條的各種形態以及結字造型的特徵。
比如《蘭亭序》的用筆:
“永和九年”的“永”字,它的第一個點筆呈“S”形,收筆往右下角再回鋒,最後一個捺筆有兩個頓筆兩處稜角再尖筆出鋒,而非簡單的三角頓筆出鋒;
“映帶左右”的“帶”字上半部分的四個豎筆,入筆的方向、輕重、提按、長短都不一樣,中間的橫勾兩筆分開,豎筆出鋒在左邊;
“天朗氣清”的“朗”字筆畫輕重極有層次;
“遊目騁懷”的“懷”字左邊豎筆和右邊撇筆都有極細微的提按翻轉的動作;
比如《蘭亭序》的結字造型:
如何做到仔細觀察、目光敏鋭,判斷準確,再做到手眼合一,將觀察到的技法特點準確地表達出來,這樣就達到了精確臨摹的要求,當然,準確臨摹並不是依樣畫葫蘆地描字,而是通過準確地觀察每個字的用筆和造型特徵,自然書寫出來,技法動作儘量到位即可。
2
米芾手札臨習準確的臨摹
準確的臨摹
周振
技術要求:懸腕 用指 炫技式 筆的舞動
2、練習過程分三個步驟
基本再現整體形態,主次、疏密、輕重關係基本準確。
局部分解。重點觀察筆鋒變化。尖筆、“柳葉刀”、內擫與外拓,米書特徵的提取與誇張。
對字形先作單線式軌跡勾勒,熟悉筆勢後,快速臨寫,各基本特徵準確
總結:這一階段,重點是對單字形態與用筆的細緻觀察,並對主要特徵加以提升。
3
懷素《自敍帖》準確的臨摹
王佑貴?
大草的最典型的特徵是一筆書,縱籠揮灑,往往變幻莫測、出神入化。有人認為懷素大草的癲狂書寫之境是沒法被模仿的,尤其是從理性到感性的流露所追求的大草精神更加難以捉摸。
的確,我們所見的懷素特別是他的《自敍帖》所呈現的癲狂書寫是一種媒介,仍然離不開理性的共性的草書形式語言———線的形式(線形、線質)、結構的形式、章法的形式。
我們仍然可以遵循科學、規範的臨摹訓練程序展開,臨摹是任何書體入門的不二法門,大草更不例外。
選帖理由:此三列,圓弧線和直線的分佈、紋絲不動的細挺用線和瞬急的毛澀線質對比以及字與字之間的銜接方式等,都足以窺探懷素草書技法的豐富性。
1、觀察起筆的形態,體察相對應的用筆提按感受。圓起筆如“歲”字。
2、弧線的弧度的觀察,“聖”字的二個字內圓圈,反轉和順轉,注意捻筆管,筆鋒保持紋絲不偏,又能柔韌得當,需要多次觀察和實踐。
4
弧線可以輔雙鈎和單勾的多次重複和比較,雙勾可以從中感受與體驗細節,可以使線形變得立體起來,線邊緣的鋸齒狀包括舒緩處和急促轉彎處的內外側所對應的用筆,由此也能判斷對應的停、頓、挫的用筆動作。
3、直線的用筆動作對應練習如“草”字以直線為主,“歲”的橫豎直線,“其、大、着、故”的諸橫直線對應的用筆動作分解。
4、結構形式的準確度把握是建立在熟練準確的線形上的,需要主動追隨字與字之間的銜接方式,比如上下字的距離、左右部件的開合、上下部件的錯位等等都需要極其仔細、準確地體察和記憶。
5、章法的形式構成元素的觀察越細緻,某種程度上説學習越專業。
將自己的臨作與原帖進行比較,比較是個好辦法,要求越嚴格,比較越細緻,對準確度的認識越深刻。在準確臨摹的嚴格要求下,多次比較多次重複可以逐步建立相對應的用筆動作範式。
周峯? 小篆《嶧山碑》的臨摹
一、準確臨摹《嶧山碑》是學習小篆的經典法帖。
從藝術風格上看,《嶧山碑》中正平和的外形裏內藏雍容磅礴之氣,線條豐潤秀逸裏不失剛毅沉着,素有“鐵線篆”之稱。
所謂“鐵線”,就是剛柔相濟的線條,看似優美的弧線,容不得半點猶豫,方圓兼備,體現的是堅韌的生命力之美。
空間要求上,講究布白勻稱,顯現出書法最基礎的秩序性美感。黑白比例之中,要求計白當黑,空間的張力自然催生線條強度,黑白互濟,令篆字雍容肅穆,端莊而又靈秀。
在書寫能力上,學習《嶧山碑》,可以深入鍛鍊左右平衡取勢, 深刻強化空間關係與用筆最基本的幾個要素,可以為以後旁通其它書體夯實基本功。
難度在於,體會真正的鐵線之“鐵”味,並把《嶧山碑》“寫”出來,具有淡淡的“書寫性”。就像帶着沉重的鐐銬,卻還要去跳好芭蕾舞。
選取開篇“皇”“帝”“立”“國”四個字作為範字示例。
以上三個字均為左右對稱。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