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緊旅發接力棒 踏出鏗鏘步伐

駱駝灣村炊煙裊裊,一批批遠道而來的客人與村民共話家常;白石山上,雲海翻滾,恍如仙境,遊客流連忘返;易水湖畔,遊人泛舟於碧波之上,歡聲笑語激起層層浪花。這是保定西部太行山腳下的一天,也是“後旅發時代”保定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截面。

庚子金秋,雖然第三屆保定市旅發大會已經落下帷幕,但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嚮往仍在繼續。回首四屆省市旅發大會, 一個個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優化升級、為人民羣眾謀幸福的鮮活案例,譜寫了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守護美好生活的優美讚歌。

握緊旅發接力棒 踏出鏗鏘步伐

航拍阜平駱駝灣

臨近週末,楊北川的旅行筆記上寫的滿滿當當,他計劃利用假期兩天時間,自駕帶一家人去曲陽出遊。“我查了資料,曲陽可玩的地方真是不少,不但有風景優美虎山景區,還有濃厚的古北嶽文化和紅色文化。”

隨着2020年第三屆保定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的完美收官,阜平、曲陽、唐縣三縣搶抓這一重要機遇,以文化旅遊的高質量發展,實現“彎道超車”。

近年來,四屆省市旅發大會的成功舉辦,為保定形成了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物質基礎。一個以“綠水青山”為靚麗色調的高質量發展精彩畫卷,在保定成功繪就。如何利用好豐富的旅遊資源?如何在旅發大會後保障高質量常態化發展?易縣的全域旅遊發展模式,成為了保定眾多區縣的參考答案。

2015 年,易縣在全省率先提出了“發展全域旅遊、建設全景易州”的發展思路,構建了“一城五區四帶”的全域旅遊發展佈局,確定了“重點景區 + 鄉村旅遊”的全域發展模式,通過全方位推進、大手筆投入,全域旅遊發展成效顯著,2019 年 9 月被認定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自啓動全域旅遊建設以來,保定各區縣你追我趕。

2020年 8 月,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下發《第二批河北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保定市淶源縣位列其中。

近年來,保定在旅遊產業的總體佈局、核心產品塑造、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品牌宣傳營銷、對接京津協同發展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全市 3A 級以上景區、特色小鎮、旅行社、星級飯店等旅遊資源有效整合實現在線服務,為遊客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務體驗。以全域旅遊為抓手、以文旅深度融合為主線,為保定這片土地激發出無限生機,進一步帶來了希望。

阜平縣駱駝灣村一條平整的柏油馬路好似一條彩練,直通村莊。“保定的交通建設真是太完備了,沒想到原本三天的旅遊計劃,兩天我們就完成了。” 來自天津的王安琪感慨道。

隨着國家基建的強力推進,作為京津冀交通樞紐,保定緊密連通着首都第二機場、正定機場和天津、秦皇島、黃驊等海港;京港澳、京昆、大廣、太行山高速公路“四縱”縱貫南

北,保滄——保阜、廊涿——張涿、榮烏、曲港高速公路“四橫”橫跨東西;京廣、保津兩條高鐵,京廣、京原、京雄鐵路以及近10條國省幹線公路穿越境內。近10條國省幹線公路穿越境內。條條交通幹線猶如根根粗壯的大動脈在保定境內縱橫交錯,送來了張張笑臉。也為當地經濟送去了幸福和希望。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萬山聳翠,林木颯爽,從淶源縣白石山景區乘纜車一路上行,回頭望去,山下錯落有致的村落就是該縣曾經最為貧窮的山村之一——風涼溝村。該村緊鄰白石山景區東門,過去這裏交通閉塞,200 多人的小山村,人均耕地不足一畝,村民只能土裏刨食。

2014 年,在景區引導下,一些村民開始嘗試着開辦農家院、旅行社。2016 年,藉助首屆省旅發大會契機,淶源縣出資對風涼溝的道路、房屋進行了修繕,完成夜間亮化工程;白石山景區對臨街商鋪進行改造,擴大店面、統一標識、規範經營,並把商鋪無償轉讓給村民使用。

如今的風涼溝村,坑窪的砂石路變成了平整的柏油路,破平房變成了小洋樓,“三蹦子”換成了小汽車……優美的風景、便利的交通、周到的服務,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如今,每個農家院的年收 入大都在20萬以上,風涼溝村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豐糧”之村。

脱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用良好的生態效益帶動社會效益穩步提升,資源共享共贏,讓利當地村民,讓村民過上幸福的日子。”

這是白石山景區成立之初就確立的管理理念。

後旅發時代,淶源縣政府通過成立平台公司直接投融資近 30 億元,拉動社會投資 580 億元,完成了 29 公里的旅遊觀光大道、4 條景區專用公路的改造;流轉土地 1 萬多畝,累計栽植樹木 400 餘萬株;完成了縣城 6 條主要街道的改擴建和建築的外立面改造;新增美麗鄉村 185 個,新建了華中白石山温泉度假區、大劇院、白石山舍等新業態項目。一個個項目生根,一串串數字跳動,成為了記錄下為百姓謀幸福的“堅實腳印”,也體現出了温暖困難羣眾的“民生温度”。

如何藉助旅遊扶貧模式趁勢而上、行穩致遠?保定市委市政府在思考中把脈發展大勢,在實踐中探索答案,一條思路逐漸清晰。

近年來,保定發揮各縣域旅遊資源與區位優勢,調整產業結構,推動區域經濟轉型,走出了一條旅發大會帶動貧困縣、旅遊景區帶動貧困鄉鎮、新業態小鎮帶動貧困村、金牌農家樂帶動貧困户、旅遊企業帶動貧困人口的“五個帶動”旅遊扶貧模式,助力鄉村振興、富民增收。

緊握全面脱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接力棒”,這根“接力棒”既引領着前進的征程,也傳遞出人民穩穩的幸福感。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華燈初上,湖水粼粼,舫船悠悠。

唐縣慶都山康養旅遊度假區內的唐堯古鎮有着“北方烏鎮”的美譽。如今,古鎮旁的堯母湖開通了夜遊船。每晚 7 至 10 點,遊客們可乘坐小畫舫,在堯母湖上暢遊。

握緊旅發接力棒 踏出鏗鏘步伐

慶都山唐堯古鎮夜景

夜遊古鎮成為當地發展旅遊夜經濟的新亮點,填補了景區夜間旅遊產業的空白,豐富了景區業態和遊客的夜生活,讓遊客慢下來、留下來。

“白天登慶都山瞭解帝堯文化,晚上品美食賞夜景,遊客對我們的行程安排非常滿意。”一位來自山西的導遊告訴記者。

文化與歷史作為旅遊景區的軟實力極大地提升了景區的深度和厚度,成為轉型跨越發展的“硬支撐”。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早春清晨,一束暖陽照射在阜平縣大道農業生態示範園內,陣陣微風迎面吹來,鳥兒站在梨樹枝頭嬉笑。如今這裏鳥語花香,遊人如潮。不禁讓很多在此務農的“老大道村”人回憶起這裏開發之初的場景:曾經這裏是荒山禿嶺,無人問津,山體主要由片麻岩構成。2015 年 7 月,大道農業生態示範園項目啓動實施,整治荒山近萬畝,種植了各類果樹 3000 餘畝,每逢春暖時節,山上果樹陸續進入花期,漫山遍野繁花似錦。

農業生態示範園通過“旅遊 + 農業”等模式,帶動周邊農户就業創業、脱貧致富。大道農業生態示範園從一片不毛之地中崛起,蝶變為一座阡陌交通、遊人如織的集旅遊、農業、研學等多產業於一體的現代化生態示範園。產業融合的如椽大筆,在這裏書寫下了神奇的篇章。(馮碩 趙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60 字。

轉載請註明: 握緊旅發接力棒 踏出鏗鏘步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