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生命該如何退場?

編輯導語:清明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與生命掛鈎的節日。而隨着我們進入了數字時代,人們的生命消亡也延伸到了數字網絡上。本文作者便通過社交媒體賬號的消亡重新探索了死亡與告別的含義,並詳細地講解了數字遺產,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數字時代——生命該如何退場?

每當仲春、暮春相交之際,清明的細雨總會帶來我們對生命和死亡新一輪的思考。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清明的雨落在農耕文明的鄉土之間,人們寄託哀思的是一方石碑。

當同樣的哀思延續到“數字化身”普遍的今天,或許我們也應該在一個個社交媒體賬號的“消亡”之間去重新思索死亡與告別的含義。

一、數字化生存的普遍

2019年新冠疫情的爆發,讓原本自由流動的世界被迫處於一層層封閉與隔閡之中,線下交往的受阻,加強了人們對線上交往的依賴,全球社交媒體使用數據顯著提升。

據Hootsuite發佈的《2021年全球社交媒體使用情況》報告顯示,截至2021 年1月,全球所有平台上的活躍社交媒體用户增加了4.9 億(13.2%)。 僅去年上半年,社交應用使用時長就達到了7400億小時。

著名學者喻國明曾説“社交媒體上的每一個點贊,每一個轉發,其實都是一種數據。 如果從微內容角度來説,都是幾十億次交互的信息,這個數據是海量的。 ”

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的每一次“數據留痕”都是將那個數字化的自我,刻畫的更栩栩如生一分。 但數字化生存的普遍化,也不可避免地將另一個沉重的話——“數字化死亡”推到了我們的面前。

二、在雲端交往,也在雲端“告別”

賽博時代,“雲端”一次次地延伸人際交往的廣度,也見證着一場場的告別。 國家統計局《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指出,我國年死亡人口數量為1014萬人。 從全球範圍內看,每天都有超過10000名用户在社交媒體上去世。

據牛津網絡研究院數據顯示,早在 2012 年的時候,成立僅 8 年的 Facebook 就已經承載了大約 3000 萬名逝世用户。 該研究院曾預測,預計到2100年,Facebook上會有49億死亡用户,數量將首次超過活着的用户。

在國內,預計到2065年,微信上逝者賬號數量將超越生者賬號。 我們在雲端交往,也在雲端“告別”。

隨着網絡社會的觸角不斷蔓延至現實的各個角落,社交媒體也越來越成為人們展示生活和自我披露的窗口。

我們在社交媒體上記錄情緒,分享喜怒哀樂,也在社交媒體維繫着各種人際關係,隨着人們對社交媒體依賴的不斷加強,憑藉社交賬號上的種種信息,人們幾乎可以拼貼出另一個彷彿“數字孿生”的自我。 但是當人們離世後,這些承載了許多生命痕跡的社交賬號又該怎樣處理呢? 面對一個個永遠不會再亮起的“灰色頭像”,我們又該怎樣去悼念與告別呢?

為了更好地實現“數字世界”裏生命的退場,“數字遺產”的概念也應運而生。

三、為何提出數字遺產

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保存數字遺產憲章》中給出明確定義,個人在網絡上的信息包括文本、數據庫、照片、軟件、網頁等,都是數字遺產。

在認定數字遺產的法律地位方面,我國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端。 中國的《民法典》,是全世界第一個對虛擬財產做出規定的法典。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網絡虛擬財產”就已經被寫入了《民法總則》,成為了我國公民的一項民事權利。

數字時代——生命該如何退場?

社交賬號作為“數字遺產”的顯著代表,對家屬來説具有不可替代的紀念意義,但如何做好個人權益與平台權益的平衡,如何處理好包括隱私權在內的諸多倫理問題,都亟待探討。

根據YouGov的一項調查,只有7%的受訪者希望自己去世後社交賬號依然保持在線狀態,但目前,只有少數公司為用户提供了死後賬户管理的選項。

對於如何處理逝者生前的社交媒體賬户,各個平台都處於摸索的階段。 儘管各大平台都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從數字遺產領域來保護逝者的權益,就目前來説,在生理上去世後,想要在網絡世界同步實現“數字死亡”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四、如何處理數字遺產

早在2009年,Facebook率先推出了“紀念賬號”功能,逝者親友可以向Facebook申請變更成紀念賬號,逝者的頭像下面會出現“Remembering(悼念)”的標誌,但任何人都無法登錄進入,親友可以瀏覽並悼念。

2015年,Facebook又宣佈了一項措施,用户生前可以選擇在自己死後刪除賬號,或者指定一個代理人,負責管理自己去世以後的紀念賬號。代理人還可以更改逝者的封面照片或接受好友申請等。

面對數字遺產問題,谷歌允許用户指定一個“非活躍賬户管理員”,當用户的賬户在一定時間內不再活躍時,指定的管理員就會收到通知,並在經過許可的情況下,訪問用户的私人數據。

同時,谷歌會用電話號碼來驗證管理員的身份,如果用户不幸離世,此人將有權刪除或繼續保護賬户。

2021年6月份,蘋果公司在最新的iOS開發者預覽版本中加入“數字遺產”功能,用户可以添加遺產聯繫人,並在去世後允許遺產聯繫人訪問自己的iCloud數據與信息。

數字時代——生命該如何退場?

在國內,主流互聯網平台也紛紛出台相關措施,從更具人文關懷的視角來增強對離世用户社交賬號的保護。

2020年9月,為解決逝者賬號頻頻被盜造成的負面影響,微博發佈了《關於保護“逝者賬號”的公告》。公告表示,對於用户反饋的逝者賬號,將在核實情況後設置為保護狀態。

處於保護狀態的賬號不能登錄、不能新發或刪除內容、亦不能更改狀態。

2020年12月24日,視頻彈幕網站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發佈公告宣佈推出紀念賬號功能,向逝者表示哀悼。

2021年7月,騰訊獲得了“數字資產憑證繼承轉移”相關專利授權。該專利主要包括確定用户的生命週期結束、獲取用户遺囑、對數字資產統一維護和繼承人資產轉移等內容。這正印證了保羅·萊文森的預言——媒介技術的進步方向是補償性的、更加人性的方向。

五、數字遺產有何意義

英國心理諮詢家伊萊恩·卡斯凱特曾在《網上遺產:被數字時代重新定義的死亡、記憶與愛》中提到:“使用社交媒體的人會從逝者的社交媒體中得到難以估量的安慰。”

對逝者家屬來説,逝去親人的社交賬號將成為他們寄託情感與想念的重要渠道。每當懷念親人時,家屬可以瀏覽他們生前的社交賬號,從過往的一條條生活動態,一張張照片分享中“重新”見到已經相隔兩端的他們。

此時的社交媒體對逝者家屬來説不再是相隔在雲端的冰冷符碼,而是承載了逝去親人音容笑貌的載體。

因此,從情感的維度來説,數字遺產不是簡單的信息集合,也不只是用金錢來衡量價值的虛擬財產,而是一個人的行為和思想的凝結。

對於每個平凡的人來説,社交賬户被封鎖和留存後,就彷彿自己生命裏的一部分在網絡上有了永生的權力。

幾十年後,如果現在常用的社交媒體還存在,後代的人們或許會以另一種形式與我們“相遇”。

無數次的社交記錄,無數次的數據留痕,一點點拼湊出了我們在虛擬世界中的生命痕跡。我們走過的路見過的風,生活的每一次感動,分享的每一次風景,我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這些網絡數字遺產為他們還原了真正的我們。

六、身體退場、精神永續

社會各界對於數字遺產的關注,無疑將對媒介技術的討論維度更深入到了物質身體,與精神化身的層面。

當現實世界的物質身體走向死亡時,承載了精神體驗的“數字化身”,卻不會隨着肉身的隕落而自覺退場,數字化的自我會隨着社交賬號中的所有數據在網絡空間中實現另一種形態的生命延續。

正如去年B站官方為其逝者用户建立“紀念賬號”之舉——“紀念他們和我們曾經存在於同一個世界,曾經看過同樣的風景,為同樣的事物欣喜或悲傷。”

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我們的所感所想將跨越時間的維度,成為我們在這個世界存在過的鮮活證明。

七、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截至今日,國內外關注網絡死亡的宏觀和定量研究都很稀少。正因如此,我們才更有必要在清明這個特殊的節點去深思“數字化死亡”與“數字遺產”的相關問題。

在傳統觀念中,死亡與告別一直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自疫情爆發以來,我們見證了太多的愛與告別。如果説真正的死亡不是從呼吸停止的那一刻開始計算,全世界的遺忘才意味着生命真正的告別,那麼社交媒體對逝者生命痕跡的保留是否從另一個角度延續了生命的長度?

我們或許批判過社交媒體上的浮華與喧囂,或許對社交過載有過倦怠,但我們不可否認任何一個媒介產品持續發展的動力都離不開對情感和人性的關懷。

隨着國內外各大社交網絡平台紛紛建立起對逝者的保護機制,完善“數字遺產”方案,原本由冰冷符碼構成的社交賬號也成為了寄託生者哀思,放置情感與記憶的温情場所。

當我們凝視網絡,流量喧囂之下,一個個“灰色頭像” 彷彿林立的數據墓碑,為那些永遠失去了登錄者的賬號,承載着愛與記憶。

作者:張亞寧;微信公眾號:騰訊媒體研究院

本文由 @騰訊媒體研究院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於CC0協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36 字。

轉載請註明: 數字時代——生命該如何退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