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中國】隴原文旅譜新篇

自連雲港起,連霍高速公路一路向西,穿越秦嶺,進入甘肅境內。伏羲文化、軒轅文化、大地灣文化……連霍高速甘肅段途經的各城市,歷史文化遺蹟和中華民族發祥的痕跡俯拾即是,熠熠生輝。

連通的是道路,暢通的是貿易,傳承的是文化。從蘭州出發向西,必經烏鞘嶺。這裏自古就是河西走廊的咽喉、古絲綢之路的要衝。2013年3月11日,隨着位於武威市的烏鞘嶺特長公路隧道羣全面貫通,連霍高速在甘肅境內1608公里路段全線打通,催生了商貿繁榮,加快了文旅產業發展,譜寫着新時代絲綢之路上貿易繁榮、欣欣向榮的新篇章。

大漠落日餘暉灑在連霍高速武威北出口收費站的崗亭上,一輛輛貨運車輛從這裏暢行河西走廊。“我們以連霍高速為主動脈,三縣一區縣縣通高速,內通外連,東西南北接通,‘交通通道’轉化為‘物流通道’。”甘肅武威市交通局副局長韓文天告訴記者,高速路網的連通,為當地打造通道物流“新高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因為道路通暢,我們的原材料運輸暢通無阻,產品遠銷全國。”落户於武威市古浪縣工業集中區的達華節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潘家柱説。

隨着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承東啓西、接南連北的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雛形基本形成,武威的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節點區位優勢更加突出,全市經濟社會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

“寶天高速的暢通打通了甘肅的‘東大門’,近年來,車流量增長率達10%至20%,節假日增長明顯。”作為連霍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寶天高速公路是西部與東部地區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紐帶。寶天高速公路收費所黨支部書記邵鋼告訴記者,這條路大部分穿越位於天水市的麥積山風景區,隨着當地文旅產業發展,車流量逐年遞增。

記者沿着高速公路來到麥積山景區遊客服務中心施工現場,看到一派繁忙景象。

“目前,31個單體建築已全部竣工,9月30日試運營。”天水市麥積山大景區管委會規劃建設局局長呂建軍介紹,總投資17.11億元的麥積山景區遊客服務中心項目對於保護生態與歷史人文環境、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我們目前有25項文化旅遊項目進入全市重點招商引資儲備項目,總投資534.35億元。”天水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劉宗林告訴記者,文旅項目的實施對天水豐富的始祖文化傳承意義重大。

素有“東方雕塑陳列館”美譽的麥積山石窟藴含着中西方文化交融與當地傳統民俗文化融合的精華。在日常科研、保護的同時,當地還開啓了體驗式文化弘揚模式。“保護的目的是更好地弘揚,我們把石窟藝術文化和傳統民俗、社會主義價值觀結合起來,通過節慶活動讓文化價值最大化。”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副所長嶽永強告訴記者,多種形式推廣滿足了遊客的多元文化需求。

位於麥積山大景區的東岔鎮是連霍高速進入甘肅的第一站。“路通了,遊客多了,蜂蜜能賣出去了,我還開辦了民宿,收入也多了。”天水市麥積區東岔鎮桃花坪村58歲的村民楊德良説,原來到天水市區要3小時,現在走高速1個多小時就到了,遊客多了起來,帶動了村裏的發展。

在武威市天祝縣抓喜秀龍鎮炭窯溝村,格桑花藏家樂經營者魏曉東也是連霍高速通車的受益者,由於交通暢通帶動遊客增多,去年他的民宿年收入達40多萬元。

連霍高速建成後,極大改善了天祝旅遊景區的交通條件,形成了2小時旅遊圈,2020年南泥溝生態旅遊景區遊客接待量達3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000萬元。在連霍高速公路助力下,甘肅的經濟文化正奏響更強音。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李琛奇 趙 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96 字。

轉載請註明: 【沿着高速看中國】隴原文旅譜新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