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詩意話中秋:高懸於空中的明月,皆在宋代中秋詞中散發光芒

由 卯秀珍 發佈於 休閒

中秋節,是春節到來前,極為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它凝聚着中國古人的傳統情感與文化,是影響深遠的民族節日之一。在宋代文人的筆下,中秋是“明月幾時有”,中秋也是“千里共嬋娟”。縱觀中國文學史壇,自從宋代開始,文人筆下才開始有了對中秋節的大規模描寫。通讀《全宋詞》,與中秋有關的題材宋詞,竟然多的262首。中秋與宋詞,是獨屬於這個遙遠時代的鮮明特點。在中國文學史的浩瀚寶庫中,為何只有宋朝誕生了如此多的中秋詞呢?

中秋詞起源,還看宋朝

最具意境的中秋,絕對是宋代文人筆下的中秋。那些吟中秋月、賞月、歌頌團圓的詩詞歌賦,都是在兩宋之際興起的。其實這一切都要從中秋節的起源説起,《國語·周語上》有記載,中國古人有秋分祭月的習俗,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是秋分夕月之日,雖説《周禮》一書中,已經出現了“中秋”一詞,但是在宋朝以前,中秋並不是一個民間傳統節日,從西周至唐朝,它只是一個人們約定俗成的節氣,並非現在的“法定節日”。

雖説在唐代詩人筆下,對於中秋賞月的這一習俗描繪甚多,但是中秋在唐朝算不上一個大節,它的受重視程度遠不如端午、元旦等節日。只是唐代賞月之風盛起,唐代文人也為中秋文學開創了一個先河,賞月、拜月之風,也給中秋詞提供了一張時代温牀。北宋太宗年間,八月十五正式成為中秋節以後,宋代文人的美學之風與中秋緊密結合,此後,開闢了中秋節的“把酒問青天”。

宋代之所以能夠誕生如此多與中秋有關的文學作品,與這個時代繁榮的物質基礎緊密相連。“宋詞”是緊接唐詩之後的“一代之文學”,這一時期的中國文學史高度繁榮,就是有經濟、文學、思想、心理背景作為支撐。人們總説“大唐盛世”一詞,然而北宋的經濟水平,其繁榮程度要遠勝與唐朝。在宋朝一統中原以前,人們生活在五代十國的戰亂之中,農耕經濟、獨立工商業地位十分低下。

在兩宋統治中原300年時間裏,宋代的平均農業產值,一直要高於唐代農業最高水平;這一時期工商業者的社會地位也得到了提高,私人手工業在社會上有了立足之地,隨着市鎮的出現,城市商業經濟空前發展,那些沿街而立、晝夜不絕的酒樓、商肆,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繁榮的景象。因為物質文化的豐富,能促進城市中文化娛樂活動的發展,尤其是每年的傳統節日,對於眾人而言更是重中之重。

宋代推崇中秋節也並不是毫無道理,因為現代人所用的商業手段,其實都是古人留下來的。淘寶為了促進消費,每年的“520”“6.18”“雙11”,都變成了當下時代一些新的節日。中秋節也是如此,商人為了推動自己商品經濟的發展,他們在中秋節的活動中也帶入了濃厚的商業心,中秋不僅是一個節日,它也是促進商品交換的絕佳時機。熱鬧的城市裏,每一場節日的舉辦,就是一場商業和文化的狂歡盛會。商業經濟的空前自由,讓宋代的節日遠比唐朝更加熱鬧,也更加全民化。

繁榮的經濟背景孕育了中秋詞,而另一方面的思想、文化背景,直接將中秋詞推向高潮。宋朝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時代,相較於從前,宋朝的文人地位之高這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法比擬的。這就讓社會上層形成了眾多文人集團,讓整個社會從上到下都充滿着濃郁的文化氣息。士大夫為了彰顯自己的情懷,他們淺酌低唱,他們縱情享樂,他們狂歌醉舞,這些文人的狂歡精神,都可在宋詞中窺見,也可在中秋詞中窺見。

中秋詞之“月”

中秋詞中的核心意象一共有三種“月”、“嫦娥”、“桂花”,這三者是這個節日獨有的意象。凡是書寫中秋節日的詞,必然少不了這三種印象。中秋佳節最具有代表的便是“月”,那一輪當空的皓月,讓多少文人騷客為他們用盡筆墨,又讓多少古往今來者寄託着無限情思。那一抹親人皎潔的月色,又是如何發展成為望月懷人的團圓主題呢?其實這是一種走近千百年滄桑還得以凝結的固定審美。

在浩瀚如煙海的文學長河中,“月”一直帶有着思鄉之意,也寄託着離人的相思之情,從古至今借月抒情的詩歌數不勝數。中秋詞裏的“月”,時而光輝皎潔,時而雅緻清冷,時而月色殘殘,但是文人筆下的這一輪明月,總是帶有一種空靈意境,這是獨屬於宋代文人的雅緻文學。宋人的審美傾向皆偏向於“雅”,他們不是唐朝那種張揚的繁華,而是一種細膩精緻的典雅之美。前人寫月,都在表達離人之愁,故鄉之遠;宋人寫月時,是一種“月是人非”的苦澀,也是一種“舊時月色”的惆悵,更是一種“千里共嬋娟”的失意。

宋朝人愛“月”,他們更愛用月來表達自己哀怨纏綿的情感,因此,讀宋朝人寫月的中秋詞,總能夠讀出生命的沉思與悲歌。“月”在這些悲歌之中充當了導火索,蘇軾有許多與中秋有關的著名詞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中秋》,皆是借中秋之夜抒發個人感懷的經典之作。這兩首詞的意境十分類似,有着“玉宇瓊樓”的夢幻美景,又有着難以化解的愁緒。詞人所要表達的情感,既是對於家鄉的思念,也是對自己仕途多舛的傷感。

秋日的這輪月亮,遠比其他任何一個世界的月亮更加帶有悲情。每次提到秋季,人們所要能想到的就是一切繁華落幕,人生遲暮所帶來的“悲”。前文中所提秋分祭月,更是將這兩種悲情聯繫在一起。這樣子的中秋節,似乎也就帶上了一抹悲情色彩,當這一天結束,滿月之夜逝去,接踵而至的便是帶着肅殺之氣的秋日。這中秋慶典如此熱鬧,更像一場一年之中的最後狂歡,這也是為何宋代文人專門藉着中秋之月大做文章。

中秋詞之“嫦娥”

“嫦娥”也是文人筆下最常提到的一種中秋意象,它是“月”的另一種代稱,也是一種獨立意象。嫦娥出現在宋代中秋詞中,大多時候還是神話傳説中的仙女,她在詩詞中有着多種稱呼,“嬋娟”、“素娥”等都是她的化名。嫦娥自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是帶着孤寂、哀怨色彩而來。《搜神記》一書中,明確記載了《嫦娥奔月》這個古老神話,所以在唐代的詩歌中,讀者所能讀到的嫦娥形象,都是一個孤寂落寞、獨守空閨的美貌怨婦。行至宋代,文人筆下的嫦娥形象,又發生了拓展與轉變。她不再是單純的一個怨婦,而是一位可以和宋代文人精神相契合的女性化意象。

宋代詞壇,雖有以辛、蘇二人為代表的豪放派,可是整個文壇主流仍以婉約派為主,這是因為宋代文人總是在政治上失意,他們被貶官、流放,被朝廷排斥、打擊,被效忠的統治者所疏遠,所以宋代文人總喜歡用“怨婦”、“棄婦”的形象,來表達自己的仕途失意。嫦娥就是一個流傳千百年的典型怨婦形象,她身世漂泊,與家人天人永隔,這種孤獨落寞的處境,與那些失意的文人騷客極為相似,因此,嫦娥才能宋代中秋詞意象中,佔據重要地位。

中秋詞之“桂花”

“桂花”這一意象,也在中秋詞中較為常見。宋詞中的“桂”,一指桂花,二指月亮。每個秋季,正值金桂飄香,十里之外都沉醉於桂花的香氣之中。伴隨着皎潔明月,八月十五一家人團聚,在香氣中賞月,更是一件雅事。所以中秋詞從來不缺乏桂花的聲音,“桂花影裏年年見”、“桂子風前笑語香”,桂花帶着香氣在宋詞中蔓延開來,不僅讓詞更加具有意境,同時也給中秋詞添上了一縷甜蜜芬芳的香氣。

“桂花”之所以會代指月亮,其實就來源於世人所熟知的“吳剛伐桂”這個傳説。廣寒宮裏有一株500丈高的桂花樹,吳剛犯了錯,日夜砍伐這顆桂樹。此後,“桂花、桂樹”開始帶着月亮,月色下的影子,也被稱之為“桂影”。中秋桂花的雙重含義由此而來,天上有桂樹,人間有桂香,宋代文人喜愛用“香草美人”展露自己的品性高潔,這桂花就是“香草”,這嫦娥就是“美人”。因此,宋代的中秋詞,會有如此多的桂花和嫦娥,其實都是人們追求雅緻,展示自己獨善其身的理想。

在這個中秋佳節,月色皎潔照九州,人們抬頭之時,看到天空那一輪明月,有人在思鄉,有人在團圓。不知道在這個中秋節,何人與同賞月,何人與你同賞桂?或許當你漂泊異鄉,再次讀到這些宋代中秋詞,才更能夠感受到月圓人亦缺的文人惆悵。

(感謝閲讀,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參考資料:

《論宋代中秋詞創作的背景》

《宋代中秋詞的文化探析》

《宋代中秋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