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高校學子環保手工創意無限
楚天都市報6月7日訊(記者鄒浩 通訊員劉湘琳 熊淑婷 章悦)廢棄的紙板變小院、用剩的蠟燭變“蠟”梅、廢舊的瓦片變裝飾品、舊衣服變時尚帆布袋……近日,在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湖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推出“遇見環保之美”活動。學生通過手工製作,重新賦予廢棄物品新生命,讓它們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寶貝”。
手工作品
一張一張廢棄的紙板,在2019級藥學專業肖先芬的手裏,拼湊起來就是一個小院子:以雞蛋硬紙板為院子底座,院子內屋瓦、梁塌、桌凳、鞦韆應有盡有,院子兩旁還種着大樹。為了讓小院更具生活氣息,肖先芬還在大門前“養”了一隻兔子。“我一直想做一個復古房子類型的手工,現在的建築大都是高樓大廈,所以比較憧憬這種自然幽靜的生活。”肖先芬一邊構思着一邊製作,一鼓作氣花費了近11個小時完成作品,“利用廢棄物做出具有觀賞性的手工,我覺得很有環保意義。”
牛仔小袋
2019級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鄂靜蕾則用廢棄的牛仔褲和白裙子作為原材料,裁剪出不同形狀的布料,製作出了她專屬的牛仔雜物小袋。為了不浪費材料和增強美觀效果,鄂靜蕾將白裙子上的一朵小花、蝴蝶結裁剪下來縫在小袋上,再利用邊角料縫出“happy”在小袋一側。
山水畫
經過實際操作和難度評估後,2019級生命科學學院的康晨曦,最終選擇在老房子的瓦片和廢舊的空啤酒瓶上,以繪畫的形式呈現環保的主題。從最初的創作、修改,到後期的打磨,整整6個小時後,一幅栩栩如生的鄉村風景圖映入眼簾:青山、綠水、白雲……這是安靜祥和的鄉村風景,也是康晨曦從小長大的地方,“時代在快速發展,我希望通過這個環保作品,能夠讓人們認識到在發展變化的同時,也不忘記保護自然的初心。”她説。
“蠟”梅
活動負責人、2018級環境工程(中外合作)專業董羽吉談到,舉辦活動不僅僅是為了收集作品,而是想讓更多的人關注生態環保問題。“許多同學通過這次活動注意到自己身邊的廢棄閒置物品,並且很好的把他們利用起來,這樣不僅提高了他們的環保意識,也增強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據悉,這是湖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舉辦的第六屆“遇見環保之美”活動,每年以環保為出發點,收集學生創意環保作品,鼓勵湖大學子去探尋身邊的自然之美,在行動和實踐之中更切實的接近自然、保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