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藴藏中國古典文化、園林建築美學的歷史文化遺產,被文化綜藝所挖掘,與現代娛樂互通交融,成為年輕人中一時無兩的文化地標。近日,在北京衞視播出的《我在頤和園等你》便來到中國現存最大的清代皇家園林頤和園,以全新的視角,講述頤和園的歷史價值和遺產文化,展示古典園林美學。節目由張國立帶領鄭爽、王子異、王鶴棣等年輕人,通過打卡頤和園的方式,升級改造中國古代“宮市”的唯一孤本蘇州街,以此帶領觀眾深度體驗“頤”式生活。
鄭爽
《我在頤和園等你》總製片人劉兵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在頤和園等你》中的“等”,指向的便是年輕朋友,希望他們可以和家人一起前往頤和園,打卡蘇州街,重新感受清代皇家園林之美。他透露,錄製時年輕嘉賓並沒有刻意以活力碰撞厚重,反而對“頤”式生活流連忘返,“鄭爽沒有拍攝的時候,還會來頤和園探班節目組。這就是頤和園文化的魅力。”
重點在體驗“頤式生活”
2018年《上新了·故宮》把故宮博物院近六百年的厚重歷史文化,向大眾進行了揭秘性的開放,令故宮成為時下最熱的青年文化打卡地。《我在頤和園等你》由此應運而生。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經常在此泛舟遊樂,但均為當日往返,從未在園中居住。“對於部分觀眾質疑節目未將頤和園的未知歷史講深講透,《我在頤和園等你》製片人毛嘉解釋道,節目還是選擇以歷史為基礎,更多呈現園林的美學感受。
從故宮走到頤和園,在毛嘉看來,如果説故宮是大氣典雅的宮殿建築羣,頤和園則結合了園林文化與建築之美;且頤和園是古代帝王日常休閒的地方,整體感受更加生活化。因此與《上新了·故宮》強調“揭秘性”不同,《我在頤和園等你》着重打造“頤式生活”的概念。
毛嘉解釋,“頤式生活”一方面指的是頤和園可以帶給觀眾與現代都市完全不同的生活體驗。此外,頤和園更是“一步一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每一個角度都是一幅絕美的風景畫。“所以‘頤式生活’也是希望大家留心身邊的生活之美,放慢一點腳步,把目光在自己的身邊多做停留。”
《我在頤和園等你》採用了類似遊戲的“通關升級”模式,嘉賓可以通過完成主題路線任務獲得元寶球;每集齊七個元寶球,即可解鎖蘇州街上的一家店鋪,店鋪中售賣的均是與頤和園相關的文創產品。在文化綜藝中採用這樣看似娛樂化的方式,毛嘉表示,如今頤和園是人民的公園,是生活化的景區,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無需緊繃神經一味鑽研歷史,反而可以沉浸在遊園的輕鬆氛圍中盡情感受。而隨着節目的推進,觀眾也不會只看到活潑、輕鬆的“頤式生活”,而是慢慢隨着嘉賓的腳步深入歷史,“頤和園中每一個園林的設計巧思,背後是前人的心血與智慧。但這些都需要循序漸進、寓教於樂。比如頤和園萬壽山上的全銅鑄建築寶雲閣,我們可以看到古代工匠的名字銘刻在上面。這個給大家帶來的震撼感、歷史感是很直接的,不需要我們生硬地去傳達。”
鄭爽對頤和園流連忘返
通常文化綜藝在邀請嘉賓時,更看中其閲歷感與年齡感,以老戲骨或藝術家為主要陣容,但《我在頤和園等你》卻大膽採用“特邀總幹事”張國立帶領一眾青年藝人的“年輕搭配”,其中鄭爽、王子異、王鶴棣、孟美岐等均為青春活力的90後,而其中大部分年輕嘉賓此前對頤和園也瞭解甚少。
説起為何邀請年輕嘉賓作為感知者,《我在頤和園等你》製片人毛嘉解釋道,所謂傳統文化煥新,傳承對象正是年輕一代。當下年輕人對頤和園的初印象都是與家人一起玩,在各種著名景點內留下合影,但卻對其背後的歷史文化一知半解。“所以節目中張國立就代表家長的角色,帶着自己的‘孩子們’認識和感受頤和園。”毛嘉希望通過營造這種情景,讓年輕觀眾感覺到自己與頤和園的關聯。
尹正
而參加錄製的年輕藝人們,同樣對頤和園流連忘返,甚至被“頤式生活”深深吸引。毛嘉稱,年輕藝人在現場其實無需太多提示,都像求知若渴的小朋友一樣不停地圍着張國立和頤和園的專家提問。而鄭爽更是在沒有拍攝的時候,還要抽空來頤和園旁觀,“她坐在一旁本來沒有打算出鏡。但當我們把她叫到鏡頭前,她又很自然地融入到節目中。節目殺青以後,鄭爽給毛嘉還發了一段話,“不知道為啥,就是挺想你們的。這是好特別的一次體驗,好特別的一次綜藝。國立老師無可取代,頤和園也無可取代。”
張國立
轉場靠徒步和坐船
對節目組而言,《我在頤和園等你》遇到的最大困難是“轉場”。頤和園的面積是故宮的四倍,地形和建築格局也很複雜,有山、有水、有橋,這也造成頤和園內幾乎不能使用電瓶車,只能靠徒步。在轉場時,攝影師經常頂着40攝氏度的高温,扛着笨重的攝影機,爬完山後又下坡,下坡後沒多久就要爬橋上的樓梯,“每天都是辛苦的拉練。”
有時為了節省時間,節目組也會安排嘉賓分別乘坐快船、小型遊船。但由於拍攝不能影響正常遊客觀光,頤和園的船隻也很緊張,所以經常出現從A點到B點轉場,整個導演組要使用四五種不同的交通工具。
毛嘉透露,第一期節目僅流程表就長達27頁,從轉場節點、如何轉場、嘉賓的行走路線和方式、第一波攝像和第二波攝像不同的轉場,都計劃得十分詳實,“因為我們要去不同的地方打卡,這要求節目組對頤和園整個的路線、景點串聯都非常瞭解。”
綜藝帶文創不為賣貨
近年來隨着文化綜藝的推動,故宮、天壇、頤和園紛紛成為一時無兩的文化“網紅”,接連推出的一系列文創產品,如擺件、書籤、首飾、趣味插畫等,都成為網絡的熱賣單品。據悉,《我在頤和園等你》以蘇州街店鋪為基礎,在電商平台推出的頤和園文創同樣獲得不俗關注。
劉兵認為,《我在頤和園等你》與文創的鏈接是存在歷史必然的,因為蘇州街在乾隆年間便是一條皇家買賣街,吸引了當時全天下各式各樣的產品。劉兵希望當下的蘇州街也可以成為一個體驗文化的場所。觀眾除了可以在線上跟着鏡頭走到這條街,節目之外,也可以到頤和園親自感受這些歷史店鋪的存在。
在劉兵看來,文創的作用更多是橋樑和傳承。“文化如何使大家感同身受,首先就需要有它的實用性,需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體驗。文創就可以讓大家自然在生活中感受到,自己與文化其實是密不可分的。”
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 佟娜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