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8~走進丙中洛,看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今天要先説一個幸福的小故事。
午後,從霧裏村來到秋那桶。一個寧靜的山莊,一邊是碧羅雪山,一邊是嘎瓦嘎普雪山,山坡下就是 怒江 的滔滔江水。
車子停在七三客棧與天主教堂旁的空地上,這裏沒有飯館,借用農家的小院子,坐在小木凳上,吃着泡麪,速食,解決肚子。
小雞小鴨在周圍覓食,小狗伏在你的腳邊,還有“尼古拉燈”優雅地踱着方步。
身後的柴火和木板房散發着原始木香,農家熬飼料的大鍋蒸騰着熱氣,
院外陽光下曬着玉米粒,午後的斜陽慢慢灑進院子。。。。。。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這不就是我們嚮往的生活嗎?
劈柴,餵馬,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
不,就現在
做一個幸福的人!
★★清晨的 丙中洛 ,雲霧繚繞,羣山好似被蒙上了一層柔美的面紗。
乘着早餐前的空隙,我們踏着美麗公路,一頭鑽進雲霧中去。
▼籬笆莊稼,農舍耕牛,遠離塵囂的寧靜,拙樸歸耕的田園。
▼返回時,雲霧更重了,藏家小院已被裹在濃霧之中。
站在格馬洛河大橋上的視角
▼途徑格馬洛河大橋,據説格馬洛河盛產黃金,幾年前還有人在此淘金,重丁村山坡離江邊100多米的半山腰,現還保留有三個金礦洞遺址。
▼從大橋上遠望,左邊是重丁村,右下是格馬洛河。
▼格馬洛河從密林中流淌而過。
▼經幡與公路相互交錯,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碰撞。
▼我驚詫於這麼高的山上,經幡是怎麼懸掛上去的?
▼白色的重丁教堂矗立在前方。從格馬洛河大橋右邊下去,可從小路穿過去。
刀劈斧削石門雄關
通往霧裏村,必過 石門 關。
▼ 石門 關位於貢山縣 丙中洛 鄉政府北上3公里的 怒江 兩岸。石門 關其實是一個峽口,兩座絕壁直插入江中,如刀劈斧削的堅實大門,最窄處僅二十餘米, 怒江 到了這裏,江水好像被什麼東西給卡住了似的,奪路而出,在這裏拐了一個小彎後再往 丙中洛 流去。據説從前兩岸居民往來,必須等到 怒江 水退潮時從沙灘走過,因為兩岸的峭壁根本無法立足,也無法固定溜索。
▼峽口間雲霧繚繞,美不勝收
走茶馬古道,尋雲中霧裏
▼沿着 怒江 西岸公路往北,過了四季桶村,站在江邊的公路上就能隔江觀霧裏了。霧裏村位於 丙中洛 鎮的北面,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寧靜美麗的小村莊。
隔江遠望,嫩綠的山坡上錯落着一幢幢小木屋,裊裊炊煙從小木屋後慢慢升騰,彌散在空中,牛羊在路邊悠閒地吃草。前眺滾滾 怒江 ,背倚蒼蒼的碧羅雪山,這裏的田園風光完全就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 桃源 啊。
▼繼續沿着公路行駛,在一座人馬吊橋處停車,我們往下走一段坡道,就到橋邊,跨過橋就可以到對岸,走進霧裏村。這座人馬吊橋建成的時間不到5年,是專門為進入霧裏村而建設的。
▼站在橋中央,看這邊, 怒江 水拐了個彎,穿山而出,朝我們腳下滾滾而來。
▼橋那邊, 怒江 沒有絲毫停留,奔騰不息,遠離我們,滾滾而去。
▼霧裏村沒有通車,村裏的物資都靠馬馱或人背。我們剛過橋,一支馬隊託運着物資過來了,橋面上混雜着泥土與馬糞,驢糞。
▼過了橋,一段棧道依山而建,使得進村的山路不那麼艱難了。
▼棧道僅一米來寬,曲折向前延伸。
▼我們來時的G219國道和剛剛走過的人馬吊橋。
▼這條小道一直通向霧裏村村民居住的地方。
▼路上遇見好多從村裏出來的當地村民,他們用竹筐裝運貨物,習慣將揹帶套在頭上,這樣可以騰出雙手拿其他東西。這好像是獨龍族的風俗習慣。
▼這位送兒子上學的年輕媽媽,斜揹着竹筐。
▼正值上學的時間,路上遇見的小學生似乎在説什麼高興的事,笑得一臉燦爛。對於孩子們來説上學應該是件很快樂的事。
▼又遇見兩個笑容滿面的小姑娘。
▼我們被孩子們的笑容所感染,我們也很快樂。
▼蔣老師和當地村民。
▼繼續往村裏人家走,走到一個敞開的院子裏,看見一個可愛的小男孩很乖很乖地坐在那裏。
▼家裏的男主人揹着個更小的孩子,在幹家務,剛剛還在煮飼料,現在又在洗衣服。
▼上下樓的木梯都是這樣窄窄的,記得 鹽井 鹽田 也是這樣的木樓梯爬上爬下的。
▼馮姐,小波和蔣老師被一隻小豬吸引了。
▼走出小院,繼續徜徉在藍天白雲之下,綠水青山之間。
▼沿路一幢幢小木屋吸引了我們。這裏村民的房屋大多是傳統的幹欄式木楞石板房,也叫“圓 木壘 牆房”,形狀像一個長方形的大木匣。木楞房分兩層,壘圓木為壁,屋頂覆蓋薄石板。木楞房的木頭多為松樹圓木,風乾後很輕。村民們大都把木楞房建在山坡上,隨形就勢。
▼房前種植的不知道是什麼植物,一層層五彩繽紛的色彩,煞是好看。
▼拾級而下,穿越叢林,往江邊方向走。
▼前方是霧裏河人馬吊橋——雲中霧裏橋。
▼橋下霧裏河與其説是河,不如説是一條湍急的小溪。
▼跨過這座橋,前方不遠處就是名聞遐邇的霧裏村茶馬古道。
▼霧裏村最有名的,就是那段全國現存的唯一“活着的”的茶馬古道。茶馬古道有着一千多年曆史,是迄今為止保留得較為完好的茶馬古道。2004年,著名導演田壯壯的首部紀錄片《德拉姆》曾拍過這裏的茶馬古道。茶馬古道在 雲南 的許多地方已被現代交通公路所取代,唯有 丙中洛 鎮通往 西藏 林芝 地區 察隅 縣的馬幫隊今天仍在古道上穿行。
▼剛剛走上茶馬古道,就見一藏族大姐倚着山牆,抽着旱煙,怡然自得。也許是走累了,在此處歇腳吧。
▼踏上崎嶇的小道,樊帥大手一揮:出發!
▼一路走一路看風景, 怒江 兩岸景色非常漂亮,儼如一幅山水畫卷。
▼這一段的古道兩邊植被茂密,一人寬的小路上曾踏過多少馬蹄的腳印,留下多少趕馬人的汗水。
▼站在茶馬古道的小道上,霧裏村的景色盡收眼底。
▼以前馬幫就是順着這條古道,沿 怒江 峽谷溯江北上,穿河涉水、翻山越嶺,將茶、絲綢、瓷器等貨物,馱到 西藏 ,再把 西藏 的鹽巴和馬匹,帶回 雲南 。在當年,走一個來回要好幾個月。這條當年馬幫由滇入藏的必經險路,如今也是霧裏村民與外界聯繫的 通道 ,依舊是生活的一部分。
▼茶馬古道上沒見到馬幫,卻見到一摩托騎行者。
▼茶馬古道一邊是壁立千仭的山岩,一邊是與江水落差40米的險峻懸崖,崎嶇不平,只夠一人通行,貼着山體一側行走,最寬處僅容兩人交會,沒有任何遮擋的另外一側,腳下懸崖陡峭, 怒江 驚濤拍岸。
▼這條小道完全是從山壁上摳出來的,腳踩的是山,身靠的是山,頭頂的還是山,只有一面是滾滾 怒江 水。
▼細看這裏山石的紋路,一絲絲,一條條,天然的岩石如人工雕琢般細膩精緻。
▼這裏的山壁上長滿了青草,長長的垂下來,絨絨的感覺,就像一幅掛毯一樣。
▼茶馬古道上, 怒江 兩岸風景如畫。
我們時而望山,時而看水,
時而遠望對岸的霧裏村,時而近觀身邊的奇異石,
短短1.5公里,我們足足走了1個小時。
▼小道盡頭,有一塊寫有“霧裏人”的石碑,並指着方向。這裏是進入霧裏村的方向,而我們則是反方向走過來的。
▼最早的朝紅橋是一座簡易的小木吊橋,年久失修,現在已破敗不堪。
▼邊上是一座鋼板鋪建的人馬吊橋。第三座是 新建 的公路橋。三座橋比肩而立,與滾滾的 怒江 一起見證着霧裏村的歷史和未來。
▼蔣老師站在鋼板吊橋上,豪情萬丈。
▼過了朝紅橋,就是寬敞的水泥路面的公路。
▼站在公路這邊可以清晰地看到對岸山壁上的一條縫隙,在綠色中蜿蜒着,那就是先人硬生生地從山壁上鑿出來的茶馬古道。而整個山壁幾乎與 怒江 水面垂直,如果沒有這條鑿出來的小道,霧裏村的人們很難與外界溝通。
怒江大峽谷北段最後的村子——秋那桶
跨過朝紅橋,我們直奔 怒江 大峽谷北段最後一個村子——秋那桶村。
早上小波就跟我們説秋那桶村沒有什麼地方吃飯,要自己帶些乾糧點心。朱姐背了一路的自熱米飯終於登場了。
▼在秋那桶教堂邊上的空地上,我們停下車,走到一户農家的院子,大媽大姐正在忙活,看他家院子夠大,就問能不能要點開水,借個地方吃個飯,大姐爽快地答應了。
▼大媽大姐依舊在忙活着,我們卻對院子裏的小雞小鴨很感興趣,對着他們狂拍。
▼小雞小鴨受不了我們的特別關照,紛紛逃離出院子,那隻特別像“尼古拉燈”的大鵝,還一步三回頭,表示不願意離開家。
▼秋曬
▼從小院出來,我們沿着一條水泥小路向前。秋那桶的路況要比霧裏村現代,水泥路上都能開汽車。
秋那桶的路燈,就像一把滿弓待發之箭,那是傈僳族的民族特色。
▼這個隱秘在青山之後,坐落於雪山之下,面向碧水白浪的村落,生活着四十幾户怒族和傈僳族居民。
▼路過一個小院子,看見一位大媽正在織着麻線毯。小狗狗安靜地趴在邊上,見來了人,才抬起了頭。
以前獨龍族男女都用麻織布幅——獨龍毯裹身為衣。我以為這位是獨龍族大媽,後來才知道這裏的怒族,傈僳族,獨龍族都使用這種麻織毯。這位是怒族大媽。
▼古老的織布法,傳統的民間技藝,代代流傳下來。
▼山巔上的秋那桶很安靜,就連山下的 怒江 在這裏也放慢了腳步,靜靜流淌。
山間的村寨在叢林中若隱若現亦幻亦真,詩情畫意中帶着一絲絲鄉愁。據説這裏將大山奉為神的少數民族,認為住得越高越接近天上的神靈,能得到護佑。
田裏的綠色,四周的山峯,無一不是靜默的獨立存在,卻又構成了一幅神也偏愛的桃花源景象。
偶有屋舍散落在翠綠的田園之間,靜靜地沐浴着陽光,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寧靜而純樸。
▼自然之神常常在這裏小憩,給它更多的眷顧,將最豔麗最鮮活的色彩都在秋那桶用盡了。
▼秋那桶可愛的天藍,激起了我們久違的童心。
歲月永遠年輕,我們慢慢老去,你會發現童心未泯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山裏修建了一條很寬敞的水泥大路,使得秋那桶與外界的交流越來越通暢。我們走在夕陽下的山 林邊 ,離開醉人的秋那桶。
丙察察路線的起點——滇藏界
那恰落峽谷為 怒江 大峽谷的最上段,從秋那桶村開始至 西藏 察隅 察瓦龍 村,也是 怒江 大峽谷的精華所在。由於山體險峻,江流湍急,人煙稀少,故此段峽谷顯得幽深神秘。
我們從秋那桶出發,沿着那恰落峽谷往 西藏 方向前行,中途並未停車。兩岸高山陡峭,車下江水咆哮。有的地方高山對峙,河牀只有幾十米,湍急的水流發出驚天動地的怒吼。
天近黃昏,濃重的霧氣,給那恰落峽谷更增添了幾分神秘。
那恰洛最末端,便進入 西藏 地界,是通往 西藏 察瓦龍 的要道。
▼江邊佈滿了大大小小的卵石,有些滑入江中,滾滾而來的江水撞擊着這些巨石,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
▼這裏是滇藏界,是以驚險刺激而聞名的丙察察進藏線的起點。這也是我們此行的第二次進藏了。
▼滇藏分界點是茶馬古道滇藏馬幫的必經點。相傳。當年藏民通過此道進出滇藏區域做貿易,每次到了這裏就得面向 梅里雪山 主峯卡瓦格博磕頭,口唸六字真言“嗡瑪尼唄美哄”虔誠地祈禱,無論是誰都會受到 梅里雪山 眾神的護佑,一路平平安安,生意越做越火。
▼一進入 西藏 界,就能看見 怒江 路邊的岩石上堆滿了瑪尼堆,這是藏區特有的標誌。也是為進入藏區的人們祈福,一路平安。
▼滇藏界距離 察瓦龍 52公里,距離 察隅 263公里。
▼滇藏界留個影
▼沿着公路返回,又一次經過霧裏村觀景台,再次駐足,隔江遠望霧裏怒族傳統民居建築羣,這個如夢如幻的美麗小村。
▼從不主動上鏡的樊帥這次也按捺不住了,穿上藏袍,拿出玉簫,在風景如畫的小村前,動情地吹走起來。簫聲悠揚,飄向對岸,飄向遠方。
▼樊帥再一次佔據C位,成為所有單反,手機,IPAD的焦點。
多種宗教和諧相處——重丁天主教堂
丙中洛 不僅自然風光秀麗, 丙中洛 還是一個多種宗教並存且和諧相處的地方,這裏的少數民族各自信仰着天主教,基督教,藏傳佛教和原始宗教,從而形成了在國內其他地區難得一見的多民族多元文化交融並存的人文景觀。
▼在 丙中洛 ,村村有教堂,甚至一村會有三種教堂,一家會有兩種不同的信教。每座神山都有自己的神主,每個奇峯怪石,每棵 大樹 ,每個菁溝都有自己的神靈。
▼重丁天主教堂就是 丙中洛 最著名的教堂,地處 丙中洛 甲生村,遠遠就能看見白色的重丁教堂高高聳立於村子中央,成為這裏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這是一座法式天主教堂,哥特式結構建築風格,前部兩邊為三層鐘樓,中間為兩層,後部為禮拜堂。拱形門窗和白色牆壁,與雙塔尖頂,形成高聳別緻的整體輪廓。
▼重丁教堂看門人丁大媽,是藏族人,説話帶着濃濃的 德欽 味道。因為今天不是週末,我們只是觀看了重丁教堂的外觀,並沒有進入室內。
▼重丁教堂邊上的狗狗貓貓。
▼提前跟老闆預訂好了晚餐,回到藏家小院,今晚吃雞,滇西行的第三次土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