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徒步海拔2400多米的彭州天台山,山腰見雪,山頂72歲老人獨守破廟

由 甫全勝 發佈於 休閒

知道彭州天台山已經很久了,這是一座很冷門的山峯。説起天台山,全國同名的不止一座,而對於長期生活在成都地區的人們來説,最熟悉的莫過於邛崍市境內的天台山,因為它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和4A級旅遊景區的身份,而與之相比彭州的天台山不過是一座籍籍無名的野山罷了。

彭州天台山之所以會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緣於它未被開發的原生態風景,是許多户外旅行愛好者的青睞之地。也正是通過户外旅行者的發現與分享,才使更多的人知道了它的存在。這座位於彭州市龍門山鎮、白鹿鎮、通濟鎮三鎮交界處的天台山,海拔2400米左右,山上森林茂密,山路崎嶇,夏季山上盛開着美麗的杜鵑花,冬季則是一片冰天雪地。

此次前往天台山,也正是被它冬季山上的雪景所吸引。從通濟鎮外的鄉村小道前行,沿着陡峭曲折又狹窄的水泥公路上山,山中霧氣籠罩,彷彿在雲裏霧裏。穿過一片片蕭瑟的山林,車行至半山腰,水泥公路的盡頭,在濃霧下視線可及之處,是一片亂石嶙峋,前方灌木叢中一條更狹窄的碎石路向前延伸,旁邊一塊並不算寬敞的平地上停滿了前來登山遊客們的車輛,考慮到前方路況,我們便將這裏作為徒步的起點。

踩在堅硬的碎石路上,迎着濃霧前行,完全看不清遠處的山勢地形,這樣的天氣不禁使人心生忐忑。行至大約1公里的距離,霧中出現一座紅牆黃瓦的建築,破敗毫無生氣,路旁草叢中倒着一塊褪色的指示牌,上面有白雲寺字樣,原來這是一座荒廢的寺廟。寺廟前方一座白色的樓房,門前壩子上同樣停滿車輛,旁邊一條石梯路通往密林深處,天台山的登山入口到了。

此處一片寂靜,並不見一個人影,踏上層層石階,前方是一片茂密的柏樹林,走進霧氣籠罩中昏暗的柏樹林,看不清周圍的方向,像極了傳説中的迷霧森林,使人迷茫前方的天台山到底有怎樣的風景?

行至一段距離,總算見到三三兩兩的遊人,上至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下至幾歲的小孩,儘管這段山路並不難走,可也累得每個人氣喘吁吁,還處於熱身階段,就已是恨不得手腳並用四肢往上爬了。剛好遇到一兩個已經下山的遊人,向他們詢問爬上山頂所需的路程時間,答曰:至少還要兩個半小時。

令人感到安慰的是,走了不到半個小時,路邊已能見到積雪薄冰,雖然只是比較零散的出現在樹枝、苔蘚上,但足以讓人興奮,至少此行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一半。一些艱難前行的遊人行到此處甚至已經打起了退堂鼓。

穿過昏暗的柏樹林後,光線總算亮了一點,越往上走,碰見的遊人越多,這時能看見一些裝備齊全的户外團隊已經下山了,還在繼續努力往上爬的只有我們這些業餘人士。輕裝簡行的年輕人稍微走得快些,帶着小孩的一家三口邊走邊歇,常常看見家長們雖然自己已經累得不行,但還是在很耐心的鼓勵自己的小孩繼續勇往直前。

與前段蒼翠的柏樹林相比,後面的山林就顯得有些蕭條,林間最多的是枯藤、老樹、落葉堆積,好在有積雪襯托,以至於景色不那麼單調。

行至大約一半路程,便到華光寺。“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遠觀深山裏的華光寺,植被掩映的廟宇在霧氣中若隱若現,身後的山巒起伏,山上薄雪覆蓋的樹叢遠遠看去像一樹樹盛開的櫻花。天空一片陰沉,似乎將會有一場風雪來臨。

華光寺並不大,據説十多年前曾在地震中損毀,目前只剩這一座正殿,兩處偏房,十分簡陋。房頂上覆蓋着一層積雪,房檐下滴着水珠,接水的盆子裏已經結冰了,此處海拔已有2000米左右,明顯感到寒意。守廟的是一位老婆婆,廟裏會提供開水和簡單的食物,相當於是徒步天台山的一處補給站。遊人行至此處都會在此歇腳,但大多數人走到這裏就原路返回下山了。

此時已有很多人在這裏歇息,有的已經準備下山往回走了。我們離開華光寺繼續朝山頂出發,山中霧氣仍然存在,估計是不會消了。仍然是沿着層層石梯前行,但比之前的路要陡得多,積雪也越來越多。除了户外團隊外很少看到其他遊人。或許是沒有了前段路程的壓抑與距離目的地越來越近的原因,這段路程走起來竟不覺得費力。

只有在臨近登頂的時候,出現了一小段十分難走的路段。這是石梯盡頭的一段爛路,融化的冰雪使泥巴路面變得泥濘濕滑,崎嶇陡峭,儘管有好心人在路面鋪上了樹枝木棍,但還是需要手腳並用的往上爬。霧氣越來越濃,温度越來越低,積雪越來越厚,無從下腳的路面已使人無心賞風景,一心只想趕快爬上山頂。

終於,爛路的盡頭,山頂到了。兩顆高大的高山杜鵑花樹後面,一座小房子在濃霧中隱隱若現,周圍一片朦朧,這就是天台山的山頂了。

不出所料,山頂也是一片霧茫茫,什麼都看不清,更別説什麼風景了。或許是登頂的成就感彌補了對天氣的失望,已經上山的遊人們仍然比較興奮地在四周轉轉,留影拍照,甚至不畏寒冷在雪地上準備野餐。

拖着疲憊的步伐走近那座小房子,一位老人站在門口熱情地招呼着上山的遊人歇息,門口放着幾個小板凳。原來這也是一座寺廟,只是比下面的華光寺更加簡陋,甚至是破舊。牆體用簡單的木板搭建,外圍堆滿木料和用具,顯得有些雜亂,門內正中供奉着一尊菩薩像,門上並沒有牌匾,只在門框邊上有三個略顯粗糙的毛筆字——天庭寺。

在門口的小板凳上坐下休息片刻,那位老人也在另一邊凳子上坐下,他穿着厚厚的棉衣棉鞋,帶着帽子,看不出來是僧人。老人很和藹也很健談,通過交談得知,老人已經72歲了,是這個廟裏的守廟僧人,這座寺廟十多年前曾在地震中被毀,後來一直沒有重建,只有他一個人守在這裏。老人説,他雖然一個人在山上,卻並不孤獨,因為喜歡清靜。平時都是提前把食物準備好,所以很少下山。老人還向我介紹,此處山頂海拔已經有2400多米了,天氣晴朗的時候周圍風景很好,運氣好的話能看見雲海,還可遠眺九峯山以及一些高海拔山峯。

跟老人交談了很久,登山時因運動產生的熱在靜止的狀態下逐漸消失,越坐越感覺寒冷,於是起身告別老人準備下山。離開時老人告訴我明年5月份再來,因為那時正是杜鵑花開的時候,天台山風景更漂亮。

下山的步伐比來時輕鬆得多,再路過途中的華光寺時,此處已沒有一個遊人,一片寂靜。此時已接近傍晚,登山的遊人相繼原路返回,一路上腳步匆匆,不再留戀沿途風景,都只想早點回家。

雖然此次徒步天台山碰上大霧只看見了雪,沒有看見山頂風景,有點小小遺憾,但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留點遺憾,作為下次再來的理由,而且守廟老人説過,5月份山上還有美麗的杜鵑花,就那時再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