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索菲亞大教堂是我們遊覽伊斯坦布爾的第一站,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我們都會駐足在這個擁有眾多的博物館、教堂、宮殿、清真寺、市場以及美妙的自然風光的城市,所以我們在這裏買的是185里拉有效期5天的伊斯坦布爾博物館通卡。本來想租個語音導覽,看了一下竟然沒有中文的,看來中國人大量湧入土耳其旅遊就在近兩三年,時間還不夠長。
聖索菲婭大教堂建於君士坦丁一世統治期間,重修於提奧多修斯皇帝統治時期,這座長方形建築在叛亂中被燒燬,只能在現代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聖索菲亞大教堂,當年是東正教牧首的座堂,拜占庭帝王加冕典禮之所。為建起舉世最恢弘完美的教堂,查士丁尼大帝選用希臘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為建築師傾心打造。大量的圓柱、柱頭、大理石及彩石從安那託利亞地區的古城被運到伊斯坦布爾,用於聖索菲亞的建築工程。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穹頂跨度33米,高55米,以穹頂為中心的複雜拱券結構,被稱為拜占庭式的代表作。
這座令人歎為觀止的教堂建造花費了整整五年時間,大約有一萬名工人為它的建成,日以繼夜辛勞工作,在公元537年教堂終於竣工了。
聖索菲亞大教堂擁有當時世界上所有建築中最為浩大的穹頂,一千年後,甚至連偉大的米馬爾•希南的兩項傑作,蘇萊曼尼亞清真寺和塞利米耶清真寺也無法重現其廣袤無限的圓頂。世界上只有位於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位於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和位於米蘭的米蘭大教堂可與其比肩。
除了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外,馬賽克也是這一時期重要的牆面裝飾材料。在內前廳和旁殿中可看到這些最古老的馬賽克,鎦金表面上帶着幾何和花草紋飾,教堂中馬賽克鑲嵌畫的精緻是顯而易見的。
女皇佐伊馬賽克出自十一世紀,栩栩如生的馬賽克壁畫上,基督神像因拜占庭藝術的習慣身着藍色長袍,他坐在金色背景的中央位置,在他頭像的兩側分別寫有“IC”及“XC”指耶穌基督,身穿禮服的君士坦丁九世和佐伊女皇分別在耶穌的左右側,君士坦丁呈上錢包象徵着他在教堂的奉獻,佐伊女皇手持卷軸象徵着她做出的貢獻。
壁畫:抱着聖子的聖母,抱着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查士丁尼大帝,抱着君士坦丁堡的君士坦丁大帝。
聖索菲亞大教堂圓頂的四角分別有一幅六翼熾天使像,熾天使是神最親近的驛使,可以直接和神溝通。由於伊斯蘭教禁止偶像崇拜,這四幅畫像也被用石膏遮住了臉,直到二十世紀修復大教堂時熾天使的面部才得於重現。
淨潔甕:這個外表光滑形似酒壺的大理石壇子是淨潔甕,為何叫這個名字不得而知,它卻是就是個酒罈子,而且大有來頭。淨潔甕是專門用於盛放美酒的,淨潔甕的家鄉是帕加馬,由來自古希臘時期的一塊大理石雕刻而成,在穆拉德三世統治時期被帶到聖索菲亞大教堂,成為教堂裏的一處亮點,甕的下方可以裝水龍頭為釀酒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從教堂二樓的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金角灣,當年的蘇丹是不是就是在這裏眼睜睜地看着征服者的戰船從這裏駛向君士坦丁堡的。
聖索菲亞教堂在羅馬帝國916年的統治中被用作為教堂,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人攻陷後作為清真寺存在了481年,直到1935年才被改為博物館。
我們不知道1453當征服者穆罕默德的官兵衝進這座教堂時,那些修士是從哪一面牆隱身消失的。幸好征服者是個熱愛珍惜文化的人,沒有對這座宏偉的基督教堂進行大肆破壞,而是略做改造成為今天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才使我們今天有幸可以看到這座最輝煌的大教堂。土耳其人征服伊斯坦布爾以後,聖索菲亞大教堂進入了土耳其時代,並開始了各種復建。在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內部和宣禮台處都可以找到最美的瓷磚和用土耳其語言書寫的文字。
世界上的爭鬥很多,但聖索菲亞大教堂記錄了最重要的兩次:
一次是穆斯林挑戰西方世界,把伊斯蘭教神聖的符號貼在基督教的大殿上,可以説就在奧斯曼人最後砍倒聖索菲亞大教堂大門的那個瞬間,拜占庭嚥氣了。拜占庭歷代皇帝(除了末代皇帝這的確是個不祥的例外)都在這裏加冕。拜占庭帝國歷史上很多決定命運的事件,就是在“由一條金鍊從天堂垂懸”的巨大穹頂下上演,穹頂曾被地震摧毀過三次。它的大理石地板上曾經鮮血飛濺,這裏曾經發生過暴亂。
一次是東正教與西羅馬的東西大分裂,教堂威風凜凜的門廊,曾經目睹教皇特使手持絕罰詔書衝進來。維京人曾在它的牆壁上亂塗亂畫。野蠻的法蘭克十字軍曾經無情地將他洗劫一空。就是在這裏,俄羅斯訪客被東正教儀式的超凡脱俗之美深深震撼。以至整個俄羅斯民族都皈依了東正教。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歷史就是拜占庭的歷史。既聖潔又世俗,既神秘又賞心悦目,既美麗又殘酷。由於其獨特的歷史,聖索菲亞大教堂成為東西方建築的複合體,它是迄今為止保存完好的世界奇蹟之一。在這裏可以看到那拜占庭式建築的精美造型、基督教時期的馬賽克牆體飾面、以及奧斯曼時代增建的若干輔樓如此精妙地結合在一起,都會驚歎不已。
要去聖索菲亞大教堂最好趕早,十點以後排隊的隊伍會長到讓人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