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豆瓣一刻:科學家揭開冥王星脊狀冰山起源之謎: 冰山主要由甲烷冰構成

由 簡振武 發佈於 休閒

  美國航天局“新視野”號探測器曾於2015年傳回的圖像顯示,冥王星表面有一些外形像巨型脊狀的冰山,但其起源一直是個謎。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這種巨型冰山的形成與冥王星複雜的氣候和地質歷史有關。

  2015年7月,“新視野”號探測器近距離飛掠冥王星並傳回觀測數據。人們在冥王星赤道附近的海拔最高處發現了一些脊狀的冰山,高度參差不齊,有的可高達上百米左右。

  由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項目成員領銜的研究團隊近日指出,在冥王星高海拔處,大氣中的甲烷氣體會凍結成冰,該過程類似於地球上的霜凍,而冥王星上的冰山主要是由這種甲烷冰構成的。

  但為什麼冥王星上會形成脊狀冰山,而非分散在地面上的大片冰塊?研究人員指出,事實證明,冥王星經歷了長達上百萬年的氣候變化。早期的氣候條件可使甲烷氣體在高海拔地區結冰,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冥王星氣候變得暖和起來,致使甲烷冰“燃燒”,不經過液化過程直接昇華成氣體。通過這種特殊形式的“侵蝕”過程,最終形成了當前的脊狀冰山。

  研究人員認為,該研究結果有助深入瞭解冥王星的整體地貌。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美國《國際太陽系研究雜誌》月刊上。


  新視野號,又名新地平線號探測器,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於2006年1月19日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的冥王星探測器,其主要任務是探測冥王星及其最大的衞星卡戎(冥衞一)和探測位於柯伊柏帶的小行星羣。考察冥王星任務結束後,“新地平線”號會繼續向離地球更遠的宇宙空飛,將在2017至2020年抵達一個由彗星和其他宇宙碎片構成的中間環帶——柯伊柏帶,探測至少兩個直徑為40至90千米的柯伊伯帶天體,這一階段可能會持續5至10年。

  新地平線號是人類至今發射過起始速度最快的太空船,已經於北京時間2015年7月14日19時49分飛掠冥王星。目前,新地平線號(即新視野號)正在快速飛離冥王星、進入柯依伯帶中心地帶。2015年8月29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公佈了這艘探測器的下一個目的地:編號為2014 MU69的柯依伯帶天體。

  2001年6月8日,新地平線號任務計劃正式得到NASA的採納。

  2005年6月13日,NASA對新地平線號探測器作正式測試。

  2005年9月24日,新地平線號探測器被運往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

  2006年1月11日,主要發射窗口打開,探測器作最後的測試。

  2006年1月16日,Atlas V 551火箭搬運至發射架。

  2006年1月17日,由於大風的影響使發射推遲。

  2006年1月18日,由於電力供應暫時中斷時發射再次推遲。

  2006年1月19日,美國東部標準時間(EDT)14時00分00秒(協調世界時 (UTC)19時00分00秒),新地平線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2006年4月7日,新地平線號探測器穿過火星軌道。

  2006年11月28日,探測器首次拍攝傳回冥王星的照片。

  2007年1月8日,新地平線號探測器開始木星探測。

  2007年2月28日,協調世界時05時43分40秒,新地平線號探測器飛躍木星,最近距離2305000公里,速度達到21.219公里/秒。

  2008年6月8日,新地平線號探測器穿過土星軌道。

  2011年3月18日,新地平線號探測器穿過天王星軌道。

  2014年8月24日,新地平線號探測器穿過海王星軌道。

  2014年12月8日,新地平線號探測器被成功喚醒。途中累計休眠1873天,相當於飛行時間的三分之二,以便節約電力消耗。

  2015年7月14日,協調世界時11時49分,新地平線號探測器飛躍冥王星,最近距離13695公里,速度每秒13.78公里;協調世界時12時00分,飛越冥衞一,最近距離29473公里,每秒13.87公里。並測得冥王星直徑約2370千米,卡戎直徑約1208千米。

  2017年2月6日,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用六天的時間對6顆遙遠的柯伊伯帶天體進行了成像,並啓動發動機進行了飛行軌道修正,開始向兩年後抵達的目標--柯伊伯帶小天體2014 MU69衝刺。

  2029年,新地平線號探測器離開太陽系。

  新視野號攜帶有冥王星發現人克萊德·湯博(Clyde William Tombaugh)的部分骨灰,一件是美國國旗,另一件是一張CD,CD上刻有曾在“飛向冥王星”網站上將近45萬簽名的網友姓名,並且安裝了一隻直徑2.1米(83英吋)的高增益天線,能夠與地球的深空網絡保持聯繫,接收來自地球的指令,以及將收集得到的科學資料輸送回去地球。另外安裝在高增益天線正上方的是低增益天線,是高增益天線的後備,以備不時之須。高增益天線有兩條頻帶收發訊號,頻譜寬闊,上傳下載速度高,相比之下,低增益天線只有一條窄頻帶,效率較低,但是在緊急情況之下,可以頂替高增益天線的工作。

  美國華盛頓NASA總部行星科學分部的主管吉姆·格林(Jim Green):NASA對遙遠的冥王星展開的首次探測任務,也將是全人類對我們太陽系中這個寒冷而又從未被探測過的世界所作的第一次近距離探查。“新地平線”團隊工作非常努力,做好了進入第一階段的準備,表現毫無瑕疵。

  新地平線號首席研究員、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西南研究院的艾倫·斯特恩(Alan Stern)説:從地球出發抵達首要探測目標,新地平線號探測器的這段旅程是所有航天器裏最長的。

  (2017-09-13)


  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花了近十年的時間飛越太陽系,並於2015年曆史性的飛過了冥王星。當時也拍攝下了冥王星上有高達五百公尺的巨型冰塔。這是在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以外,首次發現有這樣的現象,現在有新的研究分析解釋,這些山脊是經過什麼樣的大氣程序下所形成的。

  上方影像顯示刀刃的地形,是冥王星的塔爾塔羅斯區( Tartarus Dorsa Region ),新視野號於2015年7月飛過此地。這些山脊被稱之為齒列冰錐 (penitentes),在地球的高緯度地區可以看到這些高塔形狀、或是刀刃形狀的冰柱或雪柱,都指向太陽的方向。

  齒列冰錐的形狀象徵着一羣人跪着懺悔,所以被稱作penitentes (在英文penitent是懺悔的意思,中文則翻譯成齒列冰錐)。加拿大約克大學工程師John Moores帶領的研究團隊率先發現了這些冰錐存在於地球以外的地方。

  當NASA一開始分析新視野號拍攝的高塔時,很顯然的研究學者並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只好形容它們是令人困惑、錯綜複雜的藍灰山脊,中間帶着紅色的物質。當時對於這些冰錐的不瞭解並不意外,因為冥王星的冰錐相當巨大,高達五百公尺,遠比地球上的要高上好幾百倍,而且只有幾公尺寬而已。

  Moore與團隊把冥王星的大氣條件進行電腦模擬時,結果跟新視野號所拍攝到的冰錐一模一樣,這可以幫助我們瞭解為什麼太陽系其他地方並沒有這樣的冰錐。

  Moore表示 : 『我們辨別出塔爾塔羅斯區的山脊是齒列冰錐,代表了那裏的大氣條件足以讓冰錐形成,也解釋了為什麼之前在其他空氣缺乏、冰冷的衞星或者矮行星都沒有發現這樣的情況。』

  但是異地環境的不同造就的地理特質也會截然不同。拿冥王星來説,該行星的温度比地球還要寒冷許多,而且大氣層較薄,但是有着相同的物理定律。齒列冰錐是大氣侵蝕造成的。冰在極度寒冷下昇華,直接成為水汽而不是融成液體狀。冥王星上的齒列冰錐是由甲烷與氮所組成,而不是水。雖然它們體積龐大,但是跟地球上的昇華過程是一樣的。

  Moore説:『這些冥王星上龐大冰錐形成的原理,與地球上的一樣。事實上,我們比對過體積、分割、冰錐的方向以及年齡,這些證據都足以證明這些是齒列冰錐。』

  科學家之前猜測木星的衞星歐羅巴 (Europa)上都可能有齒列冰錐,但是這是首次在太陽系中發現齒列冰錐的確認案例。研究學者表示,現在透過他們的電腦模擬,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其他的,無論遠或近的行星上,是否有這樣的冰錐存在。

  Moore説:『這個測試齒列冰錐的模擬系統或許可以讓我們在太陽系的其他地方,或者其他的星系中,在大氣條件允許都對了的情況下,找到同樣的冰錐。』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竹葉青”:這好像是地球吧!

  網友“靈魂歌手阿拉蕾”:咯某了額可口可樂

  網友“Lee”:中國繼續玩月球,尋找嫦娥姐妹

  (2017-09-08)


  在最新的研究當中,紐約康乃爾大學的天文學家指出,或許瀕臨死亡的恆星能夠為一些死亡行星帶來一線生機,令它們成為適合生命體生存的星球。

  我們就以離我們最近的太陽為例,當太陽到達中年時期時,會逐漸演變成紅巨星,在這過程當中它的核心會達到1億開氏度,然後開始發生核聚變並釋放出大量的熱量,而這個過程會持續數百萬年。

  然而,在恆星演變的這個過程當中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將會擴散到它周圍的行星系統當中,這樣,將會使得一些寒冷的星球變得温暖起來,擁有適宜的温度,從而出現生命體。

  與此同時,當太陽釋放出比原先更多的熱量時,那麼地球會變得怎樣呢?正如來自康乃爾大學的研究人員Ramses M. Ramirez所説:“當一顆恆星老化並且明亮起來時,適居帶會向外推移,基本上會給行星系統再次振作起來。”

  換而言之,就是地球會受到高温的來襲,或許會成為第二個水星、金星,變得不再適宜生命的居住,又或許會因高温而化為灰燼。屆時,距離太陽較遠的行星將會擁有適宜的温度,成為適合生命體居住的地方,而我們或許能夠移居到那去。

  但這目前也只是科學家的猜想而已,畢竟生命體生存的必要條件除了適宜的温度,還需要豐富的水源,空氣等等。而這些,目前在除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都未曾發現。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南極洲用户66XX658”:木星和土星都是氣體行星,目前還不知道內部有沒有星核或者地面,因為根本沒辦法探測內部,沒辦法登陸

  網友“善緣”:人生幾十年都難掌握 管他億萬年之後的事

  網友“吳慶華大青蛙”:都把冥王星踢了你還想再去上門女婿

  網友“ygrbjm”:不可能的死心吧

  網友“死豬”:幾十億年後的事想來多餘

  網友“大將軍令牌”:人類就是從金星上移民過來的

  網友“無の緣”:做這個管子用整個月球做材料做都不夠,而且能把大部分發達國家都窮死,你也就小學水平吧

  網友“換成看小了”:到時候我們可以用一個很長的管子!把地球上的水啊空氣啊排到冥王星上面去或者天王星海王星上面去!這樣就太好了哈哈!有沒有科學家比我先想到哈哈

  網友“意大利麪”:去木星吧,木星大……

  網友“有何不可”:老夫就等宇宙重整歸零。

  (2017-09-20)


  冥王星是離地球比較遠的星球,人類對這顆星球的探索也沒有停止過,最近科學家表示,冥王星的表面出現大規模的冰蓋,主要是含有甲烷冰製成,並且與地球上的冰雪一樣(短得多),稍微不仔細看的話,可能會認為這個還有幾分相似與地球上的冰川。

  在15年的時候,人類的太空飛船飛躍冥王星的時候,科學發現這個星球上面有驚人的各種地形,行星表面隨着時間的推移,形成不同的地質活動,組成和演變。通過科學在15年公佈的照片我們可以看出來,冥王星就是一個冰球一樣,只是這個冰不是人類所認識可以使用的冰,而是一種危害人類的冰,主要含量是甲烷。

  科學通過發現,在冥王星的表面存在冰,可以完全的證明出冥王星的温度是多低,甲烷是氣體,能夠在冥王星的空氣中流通直接被冷卻成甲烷,從氣體變成固體,而不是液體。當然冥王星不可能是一直存在低温的,也會有氣候變化升温的情況,部分甲烷固態會升華在空氣中,所以冥王星是最不可能適合有生命和居住的。

  而發現這大量的可燃冰蓋,科學肯定是十分驚喜的。在發現的時候,就有科學家提出,能不能把這些可燃冰轉移到地球上面來,這個看起來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按照現在的科學方法,實現可燃冰的轉移不是不可能的,並且能夠實現,只是這個成本太高了,冥王星離地球那麼遠,就飛去一個來回成本就不可估量的。

  科學表示,這樣的實驗可以做做。其實這些不是最為重要的,能夠到冥王星上面去才是最為重要的,至少科學要解決這樣的問題至少百年之久吧,要解決的是人上去如何採集,如何抵擋冥王星的温度才是最重要的。這樣的科學實驗百年之久真的能現實的話,將會為地球帶來不可估量的資源。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環球科學貓”:感謝點評,你這個確實考慮到了高額的成本

  網友“為了”:來回時間就超過20年,而且用作燃料回收的價值還沒製造探測器加火箭的費用多

  網友“觀音坐蓮”:看了圖片我只想把冥王星點燃

  網友“偉仔”:這叫逆天而行人類貪婪會造就地球毀滅。

  網友“環球科學貓”:感謝點評,主要現在資源缺乏想的事情太多哈哈

  網友“꧁༒༺子⃢☬⃢衿༻༒꧂”:得不償失,這個任務交給美國了

  (2017-09-27)


  在太陽系的邊緣地帶,是一個還未被探索的地域,在這個地方有着太多我們不瞭解的天體,很多星球都是最近才發現,然而技術在不斷的進步的同時,我們探索宇宙的範圍也在不斷的擴大。

  雖説目前的我們就連太陽系還沒有完全探索完全,但是我們想象總有一天我們能夠將整個宇宙都給瞭解透,數百年前何曾有人幻想過我們能過飛出地球,但是僅僅百年時間我們已經飛出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探險。

  人類發射一個個衞星抵達遙遠的太空中,探索那些未知的地方,最新目標定在一個離冥王星遠十六億公里的地方,那裏充滿了寒冷與黑暗。

  新視野號在宇宙中的探索給人們帶來驚喜的數據,每天都有着不一樣的數據,令人激動萬分,現在還在不斷的探索太陽系外的地方,完成了科學目標,甚至超越了起初的預期,在當時發射的時候根本就沒想到。

  然而新視野號拍攝到一副令人驚奇的畫面,冥王星和MU69雖説位置大致相同,但是這兩個星球卻截然不同,在MU69的附近有一個小物體的存在,現在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這是什麼東西。因為這裏可是一個神秘的地方,一個從未被人類所踏足的地方。

  新視野號將要飛越MU69,超越這個里程碑,打破深空探測最遠的記錄,在今後的日子裏,新視野號還會繼續的前進,探索那個人類還未抵達的地方,探索那無窮無盡的奧秘。

  在未來,我們不僅僅要探索太陽系還要探索銀河系,甚至整片宇宙,百年不行那就千年,萬年,總有一天我們的子子孫孫會做到的。

  (2017-09-21)


  專家們獲得的新資料顯示,我們太陽系中最遙遠的天體冥王星( PLUTO )可能已經有生命存在。行星科學家Michael Summers説:「天體生物學與此有直接的關連,這是毋庸置疑的。你可以看到有機物質、水、能量存在。冥王星上有生命所需的事物:有機物、原料、能量。 」

  冥王星上覆雜的分子

  行星科學家 Michael Summers:「冥王行上可能有碳氫化合物和腈( nitriles,另一種有幾分子)產生,這讓更有趣的、生命的前期化學反應有機會發生,複雜的前期生物分子可以開始建構。」舉氰化氫為例,它可能是引領生命起始前的化學反應的關鍵分子。如同NASA所報告的,新視野號( New Horizons )在十月時傳回地球的資料數量很可觀,將會讓科學家們花上數年來完成詳細目錄、為結果建立模型。早期的研究為那些複雜的化學反應提供了有趣的線索,或許冥王星表面下的生物前期過程也提供了一些線索。

  新視野號任務中的其中一個驚喜是:在冥王星上發現水質冰山,它很可能漂浮在由液態水構成的地下海洋上。

  行星科學家 Michael Summers 説:「這裏有生命所需的東西:有機物、原料、能量。」

  不久之前, NASA 科學家們説,冥王星( 曾是行星,現降級為矮行星 )是有生命的,並且酷似地球。事實上,天文學家表示,冥王星( 我們太陽系中最遙遠的天體 )擁有藍色的天空。這個迷人的事實是在 NASA 的新視野號太空船飛過冥王星、收集大量資料的時候發現的。透過新視野號太空船提供的照片,科學家發現冥王星具有與地球相似的特徵,而且冥王星與地球非常相像。科學家對新視野號太空船收集的大量資料感到驚喜。事實上,行星科學家 Michael Summers 坦承,他之前從來不覺得冥王星能有這麼多可能性,即使他已經研究冥王星一輩子了。他説:「 我一輩子都在研究冥王星,但之前我從來不覺得冥王星上能有這麼多東西。」

  另一個從新視野號太空船傳來的驚喜是:在冥王星上發現薄霧,發現位置要比科學家預估的高很多。

  行星科學家Michael Summers 與其他共同作者就這個主題寫了兩份研究報告,第一份報告的標題是「 由新視野號照亮的冥王星大氣層的光化學」,這份報告在九月份時被刊登在伊卡洛斯期刊上( Icarus )。第二份報告的標題是「 新視野號傳回的發現、冥王星上的光化學煙霧的微物理限制 」,這份報告同樣被刊登在伊卡洛斯期刊上。

  複雜分子、藍天以冥王星內部的一片巨大海洋

  除上述之外,專家們相信冥王星內部有一片海洋,這片海洋的容量幾乎等於地球所有海洋的加總,而且有「可居住的潛力」。

  然而,這片海洋是否能支持生命還是未知,我們需要一段時間來查證。

  冥王星偏紅的色調可能是因為託林( tholins ),託林是一種複雜的有機化合物,同時可能是生命化學反應的前驅物。

  來自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 Francis Nimmo 是新視野號的科學家,他説:「事實證明,即使是冥王星這樣寒冷遙遠的星球也會有地下海洋,這表示,就算是看起來明顯荒涼無望的地方,也可能有潛在棲息地。」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妹妹的註冊這麼難”:誰告訴你外星人一定要水啊!如果外星人全部是機器人呢?

  網友“孤獨的樹上一袋熊”:回頭大哥統一的時候我要你的資產

  網友“娃哈哈”:冥王星人:看,UFO

  網友“雨季”:火星已經滿足不了人類的探索慾望了,這是下家

  網友“三峽截流小浪底”:其實外星人早已發現,與美國簽了協議,美國負責保密以及保護,外星人負責技術以及信息。對外依然宣稱在尋找外星人,你當我們傻嗎?

  網友“卍罵死你全家”:相信我,人類的來源是在遠古時代的星球大戰後核福射下的底級屎蟲進化而來的,X檔案有記載、

  網友“二營長”:驚人消息:小編竟然是頭豬!

  網友“貴陽用户66xxxx658”:生命一定是以現有認識形態嗎?沒有別的了嗎?

  網友“舉個栗子”:外星人還要球人保護?

  網友“剎那永恆”:有點微生物也是外星生命,不是人形的你説個籃子,不是人形煎炸就好了擔心什麼

  網友“三峽截流小浪底”:保護不被發現,保密

  (2017-09-08)


  今天是月之後第二週,最近寶寶睡的比較多,所以閒來沒事就翻了下自己孕期檢查的一些資料和花費,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看了下單子,從開始懷孕到女兒生下來,總共花了將近2萬。也許有人説很多,但是我給大家細説下也許就覺得沒那麼多了

  孕前檢查

  女性孕期檢查項目,常規檢查12項分別有:血常規、尿常規、ABO血型、乙肝兩對半、肝功能、梅毒檢測、RH血型、動態心電圖、腎功能、口腔檢查、微量元素、艾滋病毒檢測,婦科檢查5項,不孕不育2項,優生檢查3項。

  男性孕前檢查項目:B超、精液常規、前列腺液常規、泌尿生殖系統常規檢查、乙肝、艾滋病、梅毒、抗精子抗體檢查。

  這一套總共花了2100元

  孕期檢查

  孕期檢查有幾個大項目花錢比較多,8次B超(由於我情況特殊,羊水總是少,所以B超做的有點多),每次135元,合計:1080元,唐篩:700元,唐篩不通過,羊水穿刺2400元,另外我貧血,整個孕期補血補鈣的藥物花了1200多點。其餘的雜七雜八的掛號,還有胎心監測等小的項目大概有不到1000元。

  合計:6380元

  生產費用

  由於羊水較少,胎盤早熟,我家女兒還是臀位,所以只好剖腹產,合計費用花了8000多一點。

  我將自己算的這些費用拿給自己的閨蜜看,閨蜜竟然給我説這只是冰山一角,以後孩子花錢的地方多的是,現在的孩子花錢真的那麼多嗎?(我只是一個二線省會城市,我和老公一個月也就七八千元的工資,還得還房貸,以前還考慮要二胎,現在是真的不敢想了),各位網友對生孩子和養孩子的費用都有啥感慨?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嘟嘟。嘴”:一次無創就得2000多,

  網友“sugar”:同意,我做的Nt100多,唐篩300多,四維還沒做

  網友“倘若 。”:我做B超才60一次啊,而且醫生也説經常檢查對胎兒也不好

  網友“然後”:剛懷孕三個月,兩次產檢就用了二千多了

  網友“sugar”:我昨天抽了6管血就是1000.生孩子在我們這1萬

  網友“星空”:第一次孕檢我只花了120

  網友“『觸不可及』”:每個地方不一樣,老家那邊醫院建卡就給一張磁卡,説是裏面有錢有很多檢查可以免費的,而且掛號是免費的,只要有醫院的卡就可以掛號,有些B超也是免費的,,然後五六個月時跟老公來到上海,去一次就要一次掛號費,然後又是很多各種檢查,在老家驗尿是免費的,這邊是要錢的,反正來上海又建小卡又建大卡的,才去了兩次產檢,花的錢已經夠在老家順產生個孩子了,據説在這邊醫院順產也要一萬多呢,這樣一算前前後後到時也得兩萬左右吧,要是剖腹產可能更多,心累啊

  網友“A*^¤^*wei”:話説,你的問題有點多,一般正常情況沒這麼多的!

  網友“茶色 琉璃”:懷孕後第一次產檢 帶了2000塊錢去的剩2塊錢回來的

  網友“冰果凍qq”:做NT那次400多,第二次抽血1000,第三次唐篩150,四維600,不算中間零碎的,後面還有喝糖水亂七八糟的,到順產完大概需要兩萬塊,刨婦產得三萬多,哎呀,給孩子買小抱毯,濕巾,消毒巾,圍嘴,毛巾等等等等零碎的,最重要的尿不濕無數個

  網友“silverney”:我這B超才60多一次啊

  (2017-09-16)


  九大行星,是我們一直以來耳熟能詳的天文詞彙。即使大眾對天文了解不深,也知道太陽系中有九個大行星。可是在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決議重新定義行星,並且將冥王星“貶為”矮行星。一時間,輿論譁然,而這一決議積極推動者就是“冥王星殺手”——麥克·布朗。

  冥王星。圖片源自網絡

  爭議中的第九大行星當湯博剛剛發現冥王星的時候,他錯估了冥王星的質量,認為它比地球還大,所以當時被認為是名副其實的“大行星”。進過好幾年的仔細觀測,天文學家們發現冥王星是異常的小,它的直徑只有2300千米,比月球還小;並且它位於短週期彗星的故鄉——柯伊伯帶上。這一系列新的發現,嚴重動搖了冥王星在行星家族中的地位。

  可是這時候,“冥王星是第九大行星”的觀點早已被寫入教科書,大眾對冥王星的認知早已根深蒂固。

  冥王星。圖片源自網絡

  殺死冥王星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天文學家們就陸續發現了許多柯伊伯帶的天體。對柯伊伯帶的認識越深入,就越讓天文學家們懷疑冥王星的地位。

  其中,天文學家麥克·布朗專門從事柯伊伯帶天體的研究。從2002年到2005年,每一年,他和他的研究團隊都能發現新的柯伊伯帶天體,這是這一連串的發現,正式宣告了冥王星行星地位的終結:

  2002年,布朗和他的團隊發現了創神星,直徑達到了冥王星的一半。

  2003年,他發現了塞德娜,直徑小於1000千米。

  2004年,發現了妊神星,大小為1960x1518x996千米(類似一個橄欖球)

  2005年,發現鳥神星,直徑為1430—1502千米,幾乎為冥王星大小的一半。

  2005年,發現了鬩神星,直徑為2397千米,(當時認為比冥王星還大)

  如果冥王星還被認為是大行星,那麼直徑有冥王星一半的柯伊伯帶天體和比冥王星的還大的鬩神星也應該加入行星之列。這樣一來太陽系中行星的數量會出現猛增。所以布朗向國際天文聯合會提議,需要重行考慮一顆行星的定義。

  其他類冥王星天體。圖片源自網絡

  終於,在2006年的國際天文聯合會(簡稱IAU)上,IAU給出了行星的新定義。由於冥王星不符合新行星的定以,而被趕出了行星家族,“貶為”矮行星。當決議公佈之後,一時間大眾難以接受,紛紛抗議。

  科學只講究事實,雖然大眾的心裏無法接受冥王星被降級,可是這一事件對於天文學而言,是一次重大的進步,認識的更新。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xuqunxiang”:想象力豐富!

  (2017-09-23)


  在太陽系裏冥王星是最晚被發現的小行星,2006年聯合國決定將冥王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除名,重新定義它為太陽系的矮行星。

  由於發現得比較晚,距離地球遠,科學家對冥王星的瞭解比較少,直到2015年地球發射的探測器才到達冥王星。

  科學家們根據圖片,看到冥王星周圍有一個模糊的光圈,科學家懷疑是雲。

  根據宇宙網站的報道,NASA發佈信息稱冥王星可能存在雲。

  我們目前對冥王星的氣候印象是大氣稀薄,但是如果探測器的數據準確的話,人們對冥王星的印象就要改變了,因為如果冥王星有云,就證明冥王星大氣有一定的厚度。

  負責探測器的科學家表明他們發現了許多高密度的霧團,數量多達二十多個。這些霧團向高空延伸,最高可以延伸至200公里。

  根據NASA六月的照片顯示,冥王星低空可能散佈有云。但這些雲的成分和地球的不同,冥王星的雲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科學家斯登説:“我們沒有觀察到雲層或是大雲團成分為氮氣還有少量的甲烷,乙烷,乙炔等。”

  冥王星對科學家們來説是一片新天地,但是隨着越來越深入的研究探測,冥王星的地質和氣候越來越清晰,科學家們認為冥王星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星球。

  冥王星存在很多山峯,這些山峯大多是雪山,富含水冰。科學家甚至猜測冥王星有藍天,他們對這個“藍色星球”十分感興趣。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糾正者”:chainNo.1

  (2017-09-25)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