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箭嶺長城的昨與今(2)驢行東太行

插箭嶺長城的昨與今(2)驢行東太行

(二)烽煙瀰漫的歷史——插箭嶺野長城

本來對插箭嶺野長城知之不多,只是為了五一之行更豐滿、更有驢味,在網上搜索,突然引起了我的興趣,於是把徒步插箭嶺野長城加進活動之中,那知道這一走,還真走出了精彩。

插箭嶺長城的昨與今(2)驢行東太行

保定 淶源縣城西南16公里處,有一個插箭嶺村,是自古戰略要地、長城“內三關”之一的倒馬關。據傳説:當年宋將楊六郎曾與遼軍在倒馬關激戰,遼軍漸處下風。於是,遼軍答應以射箭劃界。六郎箭落之地,就是遼軍退後之所。楊六郎一箭飛出30多里落下,就是後來的插箭嶺。這裏離著名的黃土嶺很近,那正是抗日戰爭時期擊斃阿部規秀的地方。這裏也與我們明天去的白石山緊鄰。

插箭嶺長城的昨與今(2)驢行東太行

我們的車停在插箭嶺村的大牌牆下,和村民打聽路線,基本位置確定,給力哥的總領隊作用就充分發揮出來了,穿過比較古樸的村莊,就看見一道高高的城牆蜿蜒山脊,這自然就是插箭嶺長城了,這裏的長城和我們走過的八達嶺、箭扣長城不同,沒有規則的土磚,完全是因地取材的白石對起而成,由於缺少保護,已經坍塌破敗,原始至極,這也正和了我們驢友的味道。

插箭嶺長城的昨與今(2)驢行東太行

穿過一片田地,斜切而上,就到了長城腳下,一開始就是一段陡峭的碎坡路,大家協作而上,一條大彎型的長城呈現在眼前,這就是著名戰地攝影記者、被尊為“中國新聞攝影之父”的沙飛拍攝的八路軍在抗日戰爭時期在長城作戰的照片所在地。這裏曾經的八路軍115師楊成武支隊就是抗日的主力,而著名戰地攝影家沙飛用膠捲記錄了這一珍貴的歷史時刻《戰鬥在古長城》,這一組長城老照片成了經典。此時,我彷彿聽見了那炮聲隆隆、喊殺一片的怒吼,彷彿看見槍林彈雨中,為民族解放,生命不息,衝鋒不止的抗日英雄的身影。

插箭嶺長城的昨與今(2)驢行東太行

每次走長城,不管是八達嶺,還是箭扣,乃至這次的插箭嶺,都讓我心潮澎湃,激動萬分,那句“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一下激起不斷前進!前進!前進!進!的激昂。

這個彎曲的地方就是沙飛在1940年於插箭嶺拍攝八路軍指揮所的照片。站在70年前八路軍臨時指揮所的地方瞭望一片,只是現在圖片前兩個烽火台早已坍塌,據説第一個敵樓是因為日本鬼子用來做碉堡,才被八路軍給端掉了。

插箭嶺長城的昨與今(2)驢行東太行

沙飛用白求恩大夫給的照相機拍的八路軍歡慶勝利的場面讓人感動。當我們站在當年沙飛拍攝的地方時,鏡頭中長城雖已破敗,城樓已整體跨塌,青磚堆了一地,可昔日戰士們歡慶的喊聲依然響徹在我的耳旁,英雄付出生命獲得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更加幸福,更加砥礪奮進,創造輝煌。

插箭嶺長城的昨與今(2)驢行東太行

夕陽西下,古長城更顯得渾厚凝重,藍天白雲漸漸變成彩霞萬里,我們到達山頂的碉樓後,沿着左側山脊開始下山,天黑之前,下到山下,趕到白石山景區門口的住宿地。

壹點號 醉馬蹄途(名,鄒積平,魯威海)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30 字。

轉載請註明: 插箭嶺長城的昨與今(2)驢行東太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