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神秘“舍利子”的前世今生

由 酒書端 發佈於 休閒

舍利子是什麼?按量子糾纏理論,高僧大德通過修行後,禪定,一旦去世,量子間形成穩定關係,就形成了舍利子!不再受意識影響,所謂“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成佛也就是“心無罣礙”,不受意識影響!

要了解“舍利子”我們先談談“舍利”。舍利是梵語?arīra的音譯,是印度人(包括普通人在內的所有人)死後身體的總稱。在佛教中,則把僧人死後所遺留的頭髮、骨骼、骨灰等也叫舍利。
最早的舍利記載,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火化後,得到的就是頭蓋骨、兩塊鎖骨、四顆牙齒、一節中指指骨,這堆骨頭作為聖物,被稱為舍利。
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為了迎接釋迦牟尼指骨一節舍利,造成了一次巨大的佛儒之爭,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因為反對、諫阻這一活動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諫迎佛骨》,當然結果就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被貶斥到當時非常落後的廣東潮州去當刺史。
“舍利”在火化後所產生的珠狀堅固的微粒或結晶體,一般受到特別重視和尊敬,即稱“舍利子”(又稱“堅固子”)。依據傳統的佛家典籍,舍利子是大德高僧生前因戒定慧的功德燻修而自然感應得到,難能可貴而應該受到尊重。

《金光明經》卷四《捨身品》雲:“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燻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又安置佛舍利之寶塔,稱為舍利塔;安置佛舍利之瓶,稱為舍利瓶;供養佛舍利之法會,則稱為舍利會。
可見,舍利子是心和佛相合的表相,道行與功德所化之物,所以舍利和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特別尊敬和供奉。
從佛學的角度來看,舍利子基本上分為真身舍利,即大德之人圓寂火化的靈骨或不腐肉身;碎身舍利,即舍利子,大德之人圓寂火化後發現的一種特殊物質,其大小不一、外觀圓潤、色澤亮麗、表面堅硬;法身舍利,即佛教一切大德經典,為留給後人的智慧結晶。
基於尊敬遺體的佛家理念,高僧大德生前剃下的頭髮、剪下的指甲、脱落的牙齒、焚化後的骨灰等都是舍利,通通受到尊敬;民間流傳則認為:高僧久離淫慾,精髓充滿,就會有堅固的舍利子。

依據緣起性空的義理,佛教認為舍利子只是物質元素並無靈異成分,佛教徒尊敬佛和佛門弟子的舍利,主要是由於高僧大德生前的功德慈悲智慧所致,而不是其本身有什麼特別的靈異功能。
現代科學意義上的舍利子形成機理目前在實驗研究方面還沒有定論,大多推測則認為舍利子的形成是由於人體骨骼和其他物體共同火化所發生的複雜物理化學反應有關。

如長期素食在體內沉積的磷酸鹽、碳酸鹽等的結晶體,人體的骨骼和牙齒中的無機鹽在灼燒時發生重結晶現象,人體內的結石,高僧佩戴的生前飾物等都會在特定温度的灼燒過程中發生複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導致“舍利子”的產生。
這些舍利子,堅固如金剛,閃閃發光。其形態各異,有舍利珠、舍利花、舍利塊、牙齒舍利等,各種顏色都有。其小如芥子,最大者如雞蛋。
在印度,人死後的遺體多用火葬,火葬後的骨灰(舍利),藏在金屬、石質、陶質容器中,埋在地下。稍高出地面的部分即稱為塔,所以印度的“塔”相當於中國的墳,這種藏舍利的塔就是中國寶塔的來源。因此,舍利與塔在印度民族宗教中成為尊敬的對象。

《大正藏》記載:當時建塔廟供奉舍利,以佛塔彰顯、昭示舍利的存在,見佛塔如見舍利,見舍利如見佛祖,認為瞻禮、供奉舍利可以“生獲福利,死得上天”。正是因為世俗人對偶像的崇拜或者追隨,使得舍利子最後走向了聖物崇拜之路。
為什麼大量的世俗之人和佛門弟子都崇拜舍利呢?高僧大德生前慈悲智慧、普度眾生,一旦圓寂後有舍利,必然受到信眾崇敬、供奉,這其實是一種“慎終追遠”的表現。更為重要的是供奉舍利以紀念高僧大德,與中國傳統信仰——祖先崇拜及民間信仰相融合,契合了中國文化之深層心理結構,因而能夠在中國受到人們的熱捧。

衍生開來,人們供養舍利或可祈福祝禱,君不見全國各地佛教寺院的香火日益旺盛?此外,舍利示現以度人。從佛教教理上説,人們信仰崇拜的佛、菩薩有三身,即所謂法身、報身、應身。法身是證顯真如的自性法體,代表了佛法常駐不滅,是人人本身具有的成佛的真性。
最後,舍利靈驗、感通以啓信。各種宗教都有一套説明其信仰的體系,它是宗教行為的內在根據,是宗教組織藉以建立信仰體制的骨架,對整個宗教體系的構成起着基礎性的作用。如《大般涅磐經》雲:“若見如來舍利,即是見佛。”又云:“供養舍利即是佛寶,見佛即見法身。”

聖物崇拜是宗教裏的常見現象,比如基督教金約櫃、都靈裹屍布、聖盃、聖包皮、真十字架、朗基奴斯槍等,伊斯蘭教的克爾白等。舍利子的出現,就是聖物崇拜的一個例子。
舍利子的作用是教人向佛、向善,但也沒有必要把它神化到玄乎其玄的地步。舍利子一開始就是指的佛祖遺骨 本身在佛教裏並沒有被神化到一個很特別的程度,只不過是現代人演繹多了一點,結果越傳越神,其實也偏離了最初佛家本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