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户外運動目前已擁有1.3億愛好者 “井噴式”的發展令人欣喜
原標題:我國户外運動目前已擁有1.3億愛好者,“井噴式”的發展令人欣喜
走出家門 擁抱自然
經過多年發展,户外運動的參與者越發廣泛,户外俱樂部的數量也在持續增加。與此同時,俱樂部管理體制不完善、行業歸屬不明晰等問題也日漸顯現。規範行業發展,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服務,已經成為業界和消費者共同的期待。
每個週末清晨,不少旅遊大巴就會等候在北京地鐵公主墳站、北土城站、惠新西街南口站附近,拿着各色旗幟的領隊招呼自家隊員上車後,大巴車便奔赴京郊各處,送他們去開展各自選定的户外運動。
户外運動的定義很寬泛,包括徒步、露營、攀巖、登山等。其中,門檻最低、最受消費者青睞的運動當屬户外徒步。據《中國徒步旅遊發展報告(2019)》統計,2019年,徒步連續第四年成為户外人口最常參加和最喜歡的户外運動項目。在我國,户外運動已經擁有1.3億愛好者,這與當前體育消費需求的持續高漲密不可分。
經過多年發展,户外運動的參與者越發廣泛,户外俱樂部的數量也在持續增多。與此同時,俱樂部管理體制不完善、行業歸屬不明晰等問題也日漸顯現。解決這些問題,規範行業發展,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服務,已經成為業界和消費者共同的期待。
消費羣體越來越廣泛
我國的户外運動是被一羣年輕人帶火的。1998年起,一些崇尚自然、嚮往自然的年輕人開始在網上彙集,他們自發組織起來在山野間進行徒步活動。據北京户外網創始人胡月星介紹,這些志同道合的年輕人揮舉着徒步登山的旗幟,很快就將户外運動的熱潮帶向全國各地。
2012年至2018年,户外運動迎來了爆發式增長。2018年,我國户外運動產業規模達到537億元,參與的人羣越來越廣泛。
“高峯時,每天有100多輛大巴同時發車,1天至2天的近距離活動和3天至7天的長線活動都很受歡迎。”胡月星説,由於户外運動能增強團體凝聚力和協作力,很多企業開始選擇以户外運動的形式進行團建、拓展等。
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更多人開始走向户外,擁抱自然。來自京東的銷售數據顯示,近3個月,户外裝備用品累計銷售額超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約69%。
有趣的是,受電子產品普及、加班常態化等因素的影響,年輕人的參與比例反而變小了。“年輕人加班成了常態,節假日更願意在沙發上追追劇、打打遊戲。”逸米陽光户外俱樂部領隊李建寶説。這也得到了90後户外運動愛好者林敏的認同。一開始,她和男友也會叫着朋友、同學一起參加活動,但屢次被拒絕:“來回路程4個小時,徒步登山4個小時,太累!還是宅在家更舒服。”
李建寶説,“有錢有閒”的60後、70後成為户外運動的主力,“他們基本每週都會參與活動,而且一旦認定了某個領隊,隊員也會相對固定,互相之間都成了老相識。”
此外,中小學生也參加進來。特別是在“雙減”政策出台之後,一些重視孩子身心健康教育的家長選擇户外運動讓孩子鍛鍊身體、磨鍊意志。
“户外運動是有門檻的。”中國探險協會副秘書長蔣琬文告訴記者,參與者除了需要具備相應的體能以應對各種難度的户外運動之外,還要對其風險有充分的認識。“要時刻保持對大自然的敬畏”。蔣琬文説。
市場主體越來越多
户外運動愛好者的爆發式增長帶來了無限商機。AA制的約伴形式之外,開始出現其他商業模式——户外隊伍由領隊召集,參與者繳納交通費、餐飲費、領隊服務費等費用——這是目前市場上廣泛存在的户外俱樂部的雛形。
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户外運動俱樂部的數量逐年增長,種類也在不斷細分。針對不同的消費羣體,有主打文藝、攝影的户外俱樂部,有為80後、90後組織相親、交友活動的户外俱樂部,也有專注於中老年人或者少年兒童的俱樂部。
不同的俱樂部提供的產品也千差萬別。“中老年人更喜歡強度在10公里之內、爬升在400米之內的户外線路。”李建寶説。
“户外運動讓年輕人有機會接觸到更多朋友。在運動的狀態下和自然的環境中,他們更容易敞開心扉。”8090户外俱樂部户外運動領隊楊樂樂告訴記者,在做領隊的6年時間裏,户外活動促成了20多對年輕人相識相知、走入婚姻。
還有一些户外俱樂部專注於親子户外運動。王豔松的121户外俱樂部有個專門的“親子微信羣”,用來組織6歲以上的孩子和家長一起參加户外運動。為確保孩子們的安全,俱樂部為親子户外運動配備了更多的領隊。“孩子們的潛力是很大的,只要進行科學引導和適時鼓勵,他們會慢慢喜歡上這項運動。”王豔松説,特別是對一些沉迷於電子產品的孩子,“户外運動讓他們更專注,忘記了手機的存在”。
但隨着消費需求的迅速增長,如雨後春筍般成立的户外俱樂部在經營中存在很多亂象。記者在調查中瞭解到,有的俱樂部只有兩三名正式員工,大部分領隊是兼職,忙於“趕場”;有的俱樂部甚至沒有註冊公司,缺少運營資質,隨聚隨散;有的俱樂部為壓縮成本,僱傭非正規運營車輛。這給消費者人身安全帶來了很多隱患,也造成了户外運動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行業發展需更加規範
近年來,户外運動事故時有發生。為此,中國登山協會、中國探險協會多次呼籲户外運動參與者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户外活動。中國探險協會還制定了《探險者行為指南》《探險應急救援指南》等行業規範。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户外領隊和户外俱樂部一直缺乏明確的准入門檻和考核標準。“户外運動不同於一般運動,也區別於旅遊活動。領隊除了要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外,還要有相應的體能、對户外運動風險的把控能力、户外運動意外的救援能力以及豐富的户外運動經驗。”蔣琬文告訴記者,中國探險協會和中國登山協會分別組織了關於户外探險領隊、户外指導員的技能培訓。“但在實踐中,很多户外運動俱樂部並沒有將資質作為招聘領隊的硬性條件,行業層面也沒有持證上崗的硬性要求。”蔣琬文説。
此外,在户外運動的行業歸屬問題上也存在不少分歧。有人認為户外運動是運動行業,也有人認為,户外運動具有旅遊活動的沉浸式特徵,劃歸為旅遊行業更合適。這導致有些户外俱樂部註冊了體育運動公司,有些則註冊了旅遊公司。
這種情況不可避免地造成監管“盲區”。胡月星坦言,作為從業者,他希望有明確的主管部門來監管、規範行業發展,“只有這樣,户外運動行業才能健康發展,才能為户外運動參與者提供規範、標準、高質量的服務。”(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 蓉)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