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木蘭陂,千年一座城
(配音/莆田市廣播電視台婉笛)
木蘭溪,莆田的母親河
在莆田境內,西起山脈,東入大海,全長105公里。(攝影/郭勁瑜)
木蘭陂
跨木蘭溪而建
是拒鹹蓄淡工程典型代表
01
一座陂,一千年
滄海桑田
木蘭陂建成前
木蘭溪水氾濫成災
海水因漲潮溯溪而上
潮去洪退,鹽鹼遍地
木蘭溪兩岸的南北洋
只生蒲草,不長禾苗
木蘭陂建成後
使鹹淡水分開
一邊為淡水,一邊為灘塗
上引溪洪灌溉,下阻海潮侵蝕
變滄海為桑田
使“蒲田”為“莆田”
木蘭陂
始建於1064年
歷時20載,兩次功虧一簣
第三次方告成功
三次築陂史
第一次築陂,被洪水沖垮
1064年,長樂女子錢四娘傾盡家財攜10萬緡錢入莆建陂,功成之時被山洪沖垮,錢四娘悲憤之下投水殉陂。
第二次築陂,被潮水沖垮
1068年,長樂人林從世攜10萬緡錢來莆築陂。接近完工時被潮水沖垮。
第三次築陂,大功告成
1075年,北宋朝廷倡導興修水利,應召而來的閩侯人李宏攜7萬緡錢來莆,在智日禪師協助下築陂,莆田三餘七朱、陳林吳顧十四大户捐錢70萬緡,歷時8年築陂成功。
站在木蘭陂上
腳踏宋代花崗岩
聽千年潮音,捧千年潮水
看一天兩次漲潮
觀九月天文大潮
潮水漫過木蘭陂與溪水相會
彷彿一眼千年
木蘭陂擋潮圖
南洋渠系
通過回瀾橋閘,引水灌溉南洋平原。莆田三餘七朱、陳林吳顧十四大户,舍私田5000畝,資助南渠建設。(攝影/蔡昊)
北洋渠系
塔仔塔
位於木蘭溪出海口溪海交匯處,是引導船隻航行標誌,至今已有400多年曆史,歷經數次地震,仍然屹立於海天之間。(攝影/林明基)
木蘭溪水通過南北渠
灌溉南北洋平原16萬畝良田
蓄水3100萬立方米
素稱“平原水庫”
造就了莆田的農耕文明
興化平原,魚米之鄉
福建四大平原之一。(攝影/蔡昊)
02
一座陂,一古城
文獻名邦
古譙樓
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八年(983),是福建省僅存完整的一座鼓樓,也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鼓樓之一,現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圖片/莆田文旅)
莆田市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
內有大路街、縣巷、后街、衙後路、廟前路和坊巷等6條古街,街巷格局至今保存完好,是莆田傳統的商業繁華地段。(攝影/蔡昊)
三清殿
始建於唐貞觀二年(628),是福建省現存最大的古代道教建築,被譽為江南古建奇葩,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圖片/莆田文旅)
仙遊文廟
始建於北宋鹹平五年(1002),是福建現存四個縣級文廟之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圖片/莆田文旅)
東山報恩寺
始建於宋淳化元年(990),是莆田儒釋道三教合一思想的起源地。寺中石塔最為有名,屹立在中軸線上。(圖片/莆田文旅)
蘿苜田歷史文化街區
位於涵江區,曾經是商賈雲集、物資往來的最繁華地帶。從這裏出發,興化商幫行走天下,足跡遍及海內外,開創出“無興不成鎮,無莆不成市”的商業傳奇。(攝影/李翔)
蘿苜田·東方二十五坎
二十五坎即二十五家門店,是現今唯一一座體現涵江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繁華景象的商貿建築,是涵江“小上海”歷史遺蹟。(攝影/蔡昊)
一座陂,一未來
跨溪新城
木蘭陂
興化大地上的不朽傳奇
跨越歷史長河
不僅造就了一座歷史文化古城
更造就了一座宜居宜業宜商的跨溪新城
莆田市博物館,位於綬溪之畔(攝影/蔡昊)
莆田市圖書館、科技館、青少年宮,位於木蘭溪原河道玉湖之畔(攝影/蔡昊)
奮勇拼搏,砥礪前行 (攝影/張洪榮)
三築方成一座陂
養育一方莆田人
見證古府新發展
激勵鄉梓再奮楫
END
值班主任: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