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是農曆大年初二,國內多個省市發佈的信息顯示,各地景區迎來大批遊客,文旅市場展現強勁復甦態勢。(1月24日《北京青年報》)
這個春節,熟悉的旅遊場景又回來了。很多景區人山人海,熱熱鬧鬧,擠擠挨挨,又開啓了“人從眾”模式。一些景區的門票售罄,遊客人數已達上限,不得不採取了限流措施。旅遊業在因疫情原因經歷了三年的“長淡季”之後強勢迴歸,實現兔年的開門紅,接待遊客數量、門票收入等“KPI”大幅反彈,直追疫情前2019年的同口徑數據,不僅烘托了節日氣氛,也釋放出積極的復甦信號,給旅遊業乃至整個社會都注入了強心劑。
疫情三年來,旅遊業受到嚴重衝擊,不少旅遊業鏈條上的市場主體都在艱難度日、慘淡運營。疫情防控措施調整優化後,人們出行更加順暢、自由,出遊有了更穩定的預期。且這幾年不少人的旅遊需求被壓抑,急於用一場旅遊來釋放。春節期間,人們有了假期,全國多地也適時推出了景區免門票等優惠措施,其中不乏一些知名景區,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把民眾積攢的旅遊勢能轉換成了“説走就走”的旅遊動能,轉換成了各景區的煙火氣,轉換成了紅紅火火的希望。
旅遊業是中國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旅遊業的強勁復甦能夠有效提振市場信心,激發經濟內生動力,能夠帶動交通、餐飲、住宿、文創、零售等上下游產業鏈的復甦和發展,給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給市場主體和民生提供了更堅實的保障。
旅遊業在春節實現開門紅是個好彩頭,也是個好兆頭。對新冠病毒感染實行“乙類乙管”後,疫情防控政策的走勢已經明朗,已經給民眾吃下了“定心丸”。這就意味着,影響旅遊業復甦的最大不確定性已經消失,人們出遊的環境和條件只能越來越寬鬆,越來越適宜,旅遊業也必將進入一個加速復甦、持續復甦的快車道。可以遇見的旅遊場景是,在接下來的清明、五一、十一等假期,各地文旅市場的人氣會穩步回升,“人從眾”會成為常態現象,在某一個節點,文旅市場的接待遊客人數、門票收入等數據就會達到或超越疫情前的高值。
當然,旅遊業的恢復不能光靠遊客的人氣,還得靠景區以及其他市場主體的創新意識和服務質量。各地景區以及相關市場主體應瞄準遊客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不斷創新服務模式,調整旅遊產品結構,提升服務質量,實現旅遊產品的多元化、誠信化、優質化,讓遊客擁有更好的旅遊體驗。
文旅、市場監管等部門也應堅持問題導向,依託聯合監管機制持續輸出責任,加強對文旅市場的監管,依法治理虛假宣傳、價格欺詐、哄抬價格、出售假冒偽劣產品、強制交易等違法侵權行為,並暢通投訴舉報渠道,提升受理處置效能,維護好遊客的權益,倒逼各類旅遊經營主體增強自律意識,守住法律底線和誠信底線,規範經營行為,遠離侵權問題點、風險點,為遊客營造誠信、安全、健康、有序的文旅市場環境。如此,文旅市場的復甦才能更強勁,更有長勁,更有底氣,更有質量。
(作者 李英鋒 來源 北京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