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東縣用好“四色”資源要素 鍛造文旅品牌賦能鄉村振興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肥東,是一方多姿多彩的旅遊沃土,既有鮮豔的“紅色”、滿眼的“綠色”,也有濃郁的“古色”和厚重的“底色”。

近年來,肥東縣用好“四色”資源要素,擦亮文化名片,鑄造文旅品牌,走出了一條以文化旅遊撬動民宿、農家樂等相關產業發展,助力農民增收的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點燃“紅”引擎

合肥中心縣委的起源、東進抗日的烽火、渡江戰役的風雲,都曾在肥東激盪起鏗鏘有力的音符,這裏有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中共合肥歷史館、蔡永祥紀念館等44處紅色遺址舊址。

其中,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安徽省直機關主題黨日教育基地,僅2021年就接待遊客16.8萬人次。

肥東縣用好“四色”資源要素 鍛造文旅品牌賦能鄉村振興

正在建設中的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文化生態園。黃帥攝

目前,肥東縣正對這一品牌資源全面提檔升級,投資7.88億元,在舊址所在地撮鎮鎮瑤崗社區,以“渡江戰役,紅色瑤崗”為主題,打造佔地100多公頃的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文化生態園,力爭成為合肥市首個5A級紅色主題沉浸式體驗景區,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釋放“綠”動能

肥東南部濱臨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東部沿山、北部江淮分水嶺、西部水庫濕地羣,山水林田湖草等要素齊全,旅遊資源較為豐厚。合肥近郊第一高峯浮槎山,橫卧於肥東縣石塘鎮境內,峯巒疊嶂,清幽宜人。“大廟、乳泉、巧石、浮茶、飛瀑”等元素賦予浮槎山獨特的自然人文氣質,浮槎飛瀑更是合肥近郊唯一瀑布。

肥東縣用好“四色”資源要素 鍛造文旅品牌賦能鄉村振興

浮槎山盤山公路美景。羅祥勇攝

肥東縣深入踐行“兩山論”,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羣眾的金山銀山,投資8.5億元,在浮槎山景區規劃佔地面積約5500畝,聚焦康養休閒等業態,全面升級景區,旨在打造一個全時、全齡、全域的旅遊度假區。

現在,浮槎山“人”字形遊步道及盤山公路已經鋪就,一大批隱於大山的奇石、飛瀑即將揭開神秘面紗,吸引八方遊客競相打卡。

激發“古”活力

“青磚小瓦馬頭牆,木雕門窗冬瓜梁。小橋流水環村繞,百米長街古色香”。“安徽第一僑鄉”六家畈古鎮,是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這裏走出去4000多名海外華僑,遍佈17個國家和地區。明清時期古村落建築羣——六家畈古民居羣,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在長臨河、在六家畈,古街、古巷、古景、古物……處處散發着古樸的氣息。

肥東縣用好“四色”資源要素 鍛造文旅品牌賦能鄉村振興

江淮僑鄉·六家畈入口形象區。李小榮攝

肥東縣以“江淮水鎮、文化僑鄉”為主題,打造江淮僑鄉六家畈項目,項目佔地面積3908畝,一期投資5.5億元,致力打造成合肥“鄉村振興”新名片。

如今,在巢湖北岸的江淮僑鄉,“畈塘·拾吾舍”“僑鄉里”“四頂山居”等獨具特色的文旅項目已成為合肥周邊最熱門的網紅地。僑鄉初步形成一條集城鄉微度假、研學旅行、户外運動、沉浸式夜遊生活等特色文旅產業為一體的旅遊產業鏈。

夯實厚“底”子

肥東縣素有“包公故里 吳楚要衝”之美譽,2000多年的歷史,孕育了中國古代清官廉吏的典範包公,形成了享譽世界的包公廉政文化品牌,包氏宗祠現為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肥東縣用好“四色”資源要素 鍛造文旅品牌賦能鄉村振興

包公故里文化園雪景。羅祥勇攝

肥東縣投資2億多元,在包公出生地的包公鎮打造佔地5.01公頃,集人文、生態、文化為一體的包公故里文化園,計劃今年10月1日對外開放。面向未來,這裏將建成全國廉政文化教育培訓基地,吸引全國各地遊客的目光,帶動周邊相關服務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彭紅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04 字。

轉載請註明: 肥東縣用好“四色”資源要素 鍛造文旅品牌賦能鄉村振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