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漢獻帝住過的山陽故城,南水北調因它而改線,卻淪為村民菜園

由 聞人海瑤 發佈於 休閒

喜歡小編嗎,關注點一點,評論走一走,謝謝各位啦非常感謝您能點開小編的文章,如果能關注小編,小編將不勝感激!導讀: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和欣賞衰敗中的美麗,但真實的東西,總能直抵心靈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古村鎮,不論規模的大與小,繁華與衰落,它們都是這座城市歷史的縮影,文化的沉澱。焦作是商湯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紂的前沿根據地;是後漢光武中興的大本營;是“正始玄風”的策源地和以八封為靈魂的太極文化的產生地。而分佈在焦作大地上的一些古村鎮,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美麗而神奇。

山陽故城位於焦作市山陽區新城街道牆南村,是中國最早建立的城池之一。據史料記載,山陽城最早為戰國魏邑,秦朝時稱為“山陽邑”,漢朝時設立“山陽縣”。漢獻帝劉協被曹魏廢黜後居山陽邑,稱山陽公。

上世紀90年代,山陽城還處在郊野之中,四面開闊,無遮無攔,南端為牆南村的越牆村落,東、西、北三面的黃土城牆高高隆起,其長方形輪廓清晰可見。城內北部有公路穿城而過,其餘皆為農家田地,種着綠油油的莊稼。

隨着城市化的發展,山陽城已經成為焦作中心城區的組成部分。城內的多處田地也變成了建築羣,多處城牆都被掩於高大的建築物之後。山陽故城整體呈長方形,面積約300萬平方米,歷經千年歲月的洗禮,現僅存東西南北四重厚重的城牆保存較好。而這四面城牆中,西牆保存得最為完好。

現存的西城牆寬約20米,但舊時的城牆最寬處可達63米。這個寬度超過了西安長安城、中國漢魏故城洛陽城。高厚的城牆主要是抵禦當時的來犯之地,歷史中的山陽城,戰爭不斷,故在山陽故城城牆上散落着數以萬計的箭鏃,每逢下大雨過後,當地的村民只要到城牆上轉上一圈,就會撿到很多古代的箭鏃。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經過焦作,原設計河道從山陽故城穿過,後改從故城外繞行。1963年就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又被升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水北調為它改線繞城而走,等級也在不斷提升,但卻一直沒有受到其應有的保護。因為看管的不力,村民在此生活、開墾、種地,對山陽故城遺址的破壞很大,甚至不少遺蹟都被毀壞。歷史上有多少城垣都早已灰飛煙滅,且大多是人為原因造成,山陽故城牆已有三千年歷史,如果不加以保護,可能在本世紀也將消失。

當地每年都説要保護開發山陽古城,但不知是什麼原因,在開發利用古城資源方面總沒有像樣的手筆,對古建築的保護和修繕也只是小打小鬧,沒有大的規劃和行為。很多人文景觀也被人為地改變了,希望山陽故城在得到關注之後能夠很好地保護起來,再現當年大漢盛世的雄風,而不要淪為一堆破爛的磚土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