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總該有一些東西是一定要堅守的。人這一生起起落落,難免會充滿各種各樣的波折,可能會因此丟了初心,可能會因此丟了拼搏之心,但唯一不可丟的就是做人的底線!
古人説:“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就是説做人做事要有底線意識。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守住自己的底線,不僅在於你做了多少事,更在於明白哪些事做不得。
什麼是“底線”?
底線,是我們做人的根基,是一步不能退的最後防線,也代表了你的處世態度。
人生不能越界,底線必須堅守。你失守得越多,人生淪陷得也就越多。一個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的人,是不會輕易被慾望或他人思想所左右的。
因此,無論是誰,遇到什麼事,什麼年紀,以下這6個底線都是要守住的。一旦堅守,人生方向才不會歪斜,才會更容易成功!
孟子言:“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人生在世,擁有兩三知交好友,是難得的緣分,更是一份真心相待、無條件信任的情誼。
但是,有的人在虛榮和利益的驅使下算計朋友,但算計來算計去,最終也斷了自己的路。
《水滸傳》中林沖和陸謙是好友,但陸謙覬覦林沖教頭的位置已久。
當他知道高衙內看上林沖妻子,知道自己機會來了,於是與富安琢磨幾條毒計。
首先,騙林沖外出喝酒,讓高衙內趁機調戲林沖妻子,結果被撞破而逃。
然後,讓府里老都管告知高衙內的義父高太尉此事,獲得高太尉的承諾。
其後,使人賣寶刀給林沖,並誘使他帶刀闖入白虎堂這個軍事禁地,最終林沖被扣押,刺配滄州道。
林沖
陸謙為了自己的前途,一而再再而三地出賣朋友,讓林沖家破人亡,最終被逼上梁山。自己也難得善終,為了徹底除掉林沖,他火燒草料場,最終被林沖反殺。
知己難覓,一個有底線的人,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會坑騙朋友,更不會為了利益而算計朋友。
如果一個人為了利益出賣朋友,那這個人就沒了良知,沒了底線。比如傳銷組織喜歡拉親朋好友,龐氏騙局喜歡找最信任自己的人等等。明知道里面有坑,卻不惜拉朋友入坑。這樣的人終究會自食惡果。
人無信不立!守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
如果自覺能力不足,就不要輕易許下諾言;既已答應別人,不管再難,都應該盡全力做到!
魏文侯魏斯,是戰國時期魏國開國君主,在位時禮賢下士,言而有信,用心傾聽臣下勸諫,讓四方賢士接踵歸附。後來在羣賢的輔助下開拓大片疆土,使魏國一躍成為中原的霸主。
魏文侯不僅對自己的臣子虔誠守信,對一般百姓也言出必行。
一次,魏文侯大擺酒席與羣臣同樂,正是意酣情濃時,外面風雨大作,見此魏文侯讓人備車去郊外山野,羣臣摸不着頭腦,魏文侯解釋説:“我與山野村長約好了今天打獵,雖然這裏很歡樂,但也不能失約。”説完登車,親自奔赴山野,告訴約定之人今天下大雨不能去打獵。山野村長很受感動,暗自讚歎:大王,真信人也!
信任的建立是非常漫長、艱難的事情,但一次不守信用,就會親手毀掉信任!
比如在借錢的事情上,誰都會遇上經濟困難的時候,能在這時候雪中送炭的人,都是真心待你好的人。對於這樣的幫助,要心存感激,到了約定還款期,一定要如期履行承諾,若是賴着不還,就會讓誠心幫助你的人寒心。
人生再難,守信用是一個人的底線,否則難以取信於人,更無法擁有真心的友誼,還會有礙於家庭和事業。
常言道:“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告誡我們,即使再富有,也不要狂妄自大,即使再強大,也不能目中無人!
生活中,若是隻懂仰着頭生活,就會給人一種趾高氣昂的感覺,讓人避之不及。久而久之,自己就會產生一種“天下第一”的傲慢,最終招來災禍。
年羹堯,文武全才,屢立戰功,受到雍正皇帝的重用。與之探討朝廷要事、官員任免,關心其妻子兒女,這種重用已然超越了普通的君臣關係。
年羹堯長期手握大權,逐漸“狂”起來了。他插手吏部和兵部的人員任免,比他品級低的官員向他上貢時要行跪拜之禮,這在古代可是犯了大忌,因為只可跪天子不可跪朝臣。到後來,他見雍正的時候,已經不行人臣之禮了。
最終年羹堯的結局是非常慘的,一共定了90多條罪狀,包括斂財、結黨營私等等,在罪狀當中還有一個叫作威作福。
生活中,越是有真材實料的人,越懂得低調謙卑;而越是低調謙卑,越容易成功。
正所謂人外有人,做人不能太高估自己,越是強大時,越要低調做人,踏實做事。
《史記》有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逐利是人性的需求,無可厚非,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能因為貧窮而貪求不義之財,更不能因此做出違反法紀的事情。
范仲淹在鄒平醴泉寺讀書時,日子過得非常清貧。一次,他無意間發現兩個老鼠洞,裏面藏着黃金和白銀,而他不為所動,繼續努力讀書。
三十年後,醴泉寺遭受火災,慧通大師不忍寺廟毀在自己手中,便派人向范仲淹求援。他得知情況後,熱情款待來人,但隻字不提援修寺廟之事,只修書一封並贈送了兩包上好的茶葉,讓來人回覆慧通大師。
廟中和尚聽説范仲淹閉口不提修廟一事,心中憤然。慧通大師展開范仲淹書信,原是一首五言詩:“荊東一池金,荊西一池銀,一半修寺院,一半濟僧人。”眾人恍然大悟。
范仲淹
現代社會的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開始耐不住性子,總希望走捷徑賺大錢,於是踩着底線、打着擦邊球去賺些不義之財。殊不知靠投機取巧省下的力氣,早晚要一分不剩地還回去,而踐踏底線得到的東西,很可能會讓人走向窮途末路。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不管是生活中還是職場上,都應保持學習,踏實做事,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取每一分錢,才能用得安心。 曾國藩28歲那年,準備進京參加會試,但無奈囊中羞澀,幸虧他的五舅賣了家裏唯一一頭牛才湊足上京的盤纏。
後來,曾國藩順利高中,做官的第一筆津貼發下來,就原封不動寄回老家。讓父親將二百兩轉送五舅,如果五舅不收,就購置田產掛在五舅名下。
當五舅去世之後,曾國藩還一直接濟五舅的後人。他認為:“君子不輕受人恩,受則難忘。”
曾國藩
一個人自出生起,每時每刻都在接受世界的饋贈,也得到很多人的幫助,我們應該常懷感恩之心,惜福待人,人生才會越來越順遂。
父母生養之恩,師長教育之恩,貴人幫助之恩,指點迷津之恩,時間再久,這些恩情必須牢記於心,若有回報的機會,也應盡力報恩。
骨氣,是人格的硬度。
古語云:“人有志,竹有節。”生而為人,無論生活如何艱難,都需有志氣和骨氣。
有了骨氣,身上就有一種氣勢,誘惑近不了身,受人尊重和認同。
古時候那些值得敬佩的人,大多都身具骨氣。
孟子説,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屈原説,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李白説,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文天祥説,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們生動地演繹了,不管身處何種境況,必須撐起脊樑骨、挺直腰桿,在困厄中求出路,雖苦猶榮。
丟棄了骨氣,人就難以立命安身、立心行事,更讓人看不起。
宋代趙明誠痴迷於金石之學,與妻子李清照志趣相投、相濡以沫,但趙明誠的仕途並不平坦,生活也受到當時朝內黨爭的衝擊。
建炎三年,御營統治官王亦叛亂,下屬向趙明誠彙報此事卻沒有得到重視,當晚王亦果然造反,被有所準備的下屬擊敗,天亮時卻發現趙明誠早已利用繩子從城牆上逃跑了。
此後,趙明誠被朝廷革職,李清照為丈夫的臨陣脱逃深感羞愧,當兩人逃亡行至烏江,李清照寫下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詩句,怒斥宋廷的軟弱,也暗喻丈夫的苟且和軟弱。趙明誠聞聽之後愧悔難當,從此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而亡。
李清照
人活着,必須要有骨氣!
遇貴人,不刻意巴結、討好,不奴顏婢膝,而應坦坦蕩蕩地結交。若是被忽視,應努力提升自我,莫要心生怨恨。
遇難事,要承擔起責任,踏實做事,儘量自己解決。若要尋求幫助,也須誠懇請求,莫要強人所難。
一個有骨氣的人,不因金錢名利而失去自己的原則,不被慾望所惑而降低自己的底線。
結語 :
底線,雖然看不見摸不着,卻是衡量一個人尊嚴與品質的重要標準。
一個有底線的人,再損也不會坑朋友,再難也會守信用,再強也不會狂妄自大,再窮不會取不義之財,再久也不會忘恩負義,再苦不會丟骨氣!
若守住了這6條做人底線,為人坦坦蕩蕩、行事堂堂正正,一輩子活得心安,福氣也會不請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