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曉明/攝)
走在夜晚的沈家門濱港路,海鮮夜排檔的帳篷沿街一字排開,商業街區霓虹閃爍。兩岸燈如繁星,隨着波光粼粼的海面一起盪開,熱鬧彷彿快要滿出來。
(柯軍/攝)
2009年11月18日,也是在這條長街,沈家門漁港迎來600歲生日,漁家鄉親們敲着鑼鼓、穿着綵衣踩街巡遊,為這個祖祖輩輩賴以生息的港灣“慶生”,11個漁民方陣依次走過,歡樂如潮,漫延漁港。
濱港路是歷屆民間民俗大會陸地巡遊的重要場地。今年11月11日,這條濱港路上,又將再次集聚沈家門民間民俗表演,集中展示沈家門人的精氣神,以及沈家門漁港開拓變遷的歷史記憶。
(資料圖)
從600餘年前“建立沈家門水寨”,到文人筆下“茅屋繞白沙”的小漁村,再到近代“萬條漁船一港收”的世界三大羣眾性漁港之一,這座“活水碼頭”歷來是中國東南沿海漁民的主要集聚地。1932年,沈家門首次建鎮,一批又一批的閩浙商販、漁民遷移到這座飄着魚腥味的海島小鎮,一個充滿獨特風情的街市便很快形成規模,逐漸變得熱鬧繁榮。在長期的生產作業中,各地民俗文化交融發展,孕育了帶有漁港特有的海洋文化烙印。
漁歌號子可以説是漁港海洋文化最好的見證,漁民們將所見所想寄於簡單的哼唱,並在日復一日的辛勤勞作中,進一步編織旋律,演變成了漁歌。漁嫂曬制魚鯗時會唱漁歌,漁家漢子捕魚搖櫓時會唱漁歌,年輕人打情罵俏時會唱漁歌......
更有意思的是,漁歌不僅是表達感情,也是漁民傳承知識和技能的一種方式。比如《水路歌》,將船隻從寧波港航行到南洋的主要山頭、洋麪、岙口、島礁全都唱出來,猶如一張活的航海圖;《舟山漁場蠻蠻長》把舟山漁場的範圍交待得一清二楚;《海山謠》寥寥幾句細數舟山羣島中一些主要島嶼的地理環境和特點。區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表示,古往今來,許多一字不識的漁民,就靠這種方法,學習古人知識,掌握生產技能,戰天鬥海,駕驅海洋。
(資料圖)
漁民們蓬勃的生命力,不僅躍動在喉間,也衍生出多樣的藝術形式,比如詼諧有趣、獨特個性的跳蚤舞,比如歌舞結合、祈願美好的馬燈舞。它們是漁港文化發展中的吉光片羽,被人們妥善保存至今。
時光飛逝,如今的沈家門人大多數已不再直接從事漁業相關工作,但依然對海洋滿懷眷戀和深情,以更加有時代風格的筆觸温柔描摹着這方水土、這灣漁港。
“……我看得見,鮮活的魚蝦在老舊的水桶裏蹦跳,墨綠的精緻的漁網在陽光下閃光,你的柔荑撫平了海的怒氣,將歡愉灑向大街小巷……”沈家門漁港詩會上,一首《致親愛的你》道出了沈家門兒女的心聲。作為沈家門漁港的文化品牌,漁港詩會已經連續舉辦八年,人們堅持用詩歌訴説着與大海長久的羈絆,追憶不斷演變的民俗歷史,也驕傲地展示着沈家門人當下的生活。
與此同時,在漁港集聚的各地漁民、慷慨無私的大海和四季流轉的海風,也催生了漁港特色的飲食文化,既有臘月風帶魚、苔香烙鯧魚等十大名菜,也有海鮮麪、魚皮餃等十大名小吃……
(資料圖)
其中,沈家門美食的集大成者,必然要屬沈家門海鮮夜排檔,大排檔的由來,要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説起。幾名下崗工人迫於生計,依託碼頭海產新鮮、漁民交易便利的優勢,在沈家門輪渡碼頭旁,開起了海鮮排檔。一桶水洗魚、一桶水洗碗,一張桌子、幾條凳子、一隻煤氣瓶、一輛手推車便是全部家當,做的也是幾道平常不過的漁家家常菜。後來,隨着轉崗轉業漁民漸多,原先零星的排檔漸成規模。夜幕下,濱港路上攤位燈光依次點亮,蔚為壯觀。沈家門十里漁港和海鮮夜排檔的名號由此廣為流傳。
(諸葛曉明/攝)
隨着城市的發展,沈家門大排檔的食客隊伍越來越龐大,半升洞地塊進行了改造提升,如今的夜排檔已經改頭換面,在濱港路沿線,一排黃色紅色橙色的鋼結構小屋一字排開,屋頂和牆面還裝飾着各種卡通海洋生物,中央廣場、音樂噴泉、停車場等公共設施配置到位,夜排檔華麗轉身,變成舟山的美食網紅打卡點和沈家門標誌型景區。
(資料圖)
夜排檔的興旺、變革與重新出發,也是沈家門城市發展乘風破浪、厚積薄發、兼顧“鄉愁”與品質的縮影。這裏完整保留了魯家峙沿岸燈塔、船塢、冰場、碼頭、廠房等漁民生產作業特色遺產,進一步夯實了漁文化發展的基石,散落的漁文化瑰寶再度集聚,舟山鑼鼓、漁工號子、船模、民間民俗大會等傳統漁業文化再度復興,“十里漁港”“魯嶼燈塔”“泰來街”等景點續寫漁港故事,漁民畫、魚拓畫、海洋刺繡、岑家木船等傳統文創制品迎來生機……
漁港“十里繁華”是過去的老相片,也是當下熠熠生輝的新地標。
來源:中國舟山普陀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