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帝為自己建的陵寢,最後便宜了這個短命皇帝

北京晚報·五色土 | 作者 高建軍

圍繞十三陵,民間流傳着許多有關明帝陵的故事。其中,慶陵所在之處為何是“景泰窪”,就是一些明史愛好者喜歡探究的話題。

景泰帝為自己建的陵寢,最後便宜了這個短命皇帝

“景泰窪”和景泰帝有關

在沒有修建慶陵之前,十三陵中就已有“景泰窪”的名字了,這個地方曾經是景泰帝朱祁鈺為自己建造的陵園。

朱祁鈺是明朝的第七個皇帝,他的兄長是明英宗朱祁鎮。土木堡之變中,朱祁鎮被瓦剌抓住,成為中國古代少有的幾位被敵軍俘虜的皇帝之一。明英宗被俘後,瓦剌兵鋒直逼北京,朱祁鈺即位於危難之際,重用於謙等人,整肅內部、調集重兵、安定人心,取得了北京保衞戰的勝利。

景泰七年(1456)二月,皇后杭氏病故,朱祁鈺命欽天監在天壽山挑選吉壤,作為自己百年後的陵寢。作為明仁宗的孫子、明宣宗的兒子,朱祁鈺的陵園需要依照“左昭右穆”的昭穆制度,在其祖父明仁宗的獻陵左側選址建造。卜選陵地的大臣在獻陵左側700米處,相中了一處風水寶地,朱祁鈺同意後,工部會同天壽山守陵軍兵立即施工,到六月底建好了地下玄宮和明樓,安葬了皇后杭氏。不料,第二年正月,被朱祁鈺軟禁在南宮的明英宗朱祁鎮在“奪門之變”中復辟,並以皇太后的名義下詔廢朱祁鈺為郕王。二月十九日,朱祁鈺去世,英宗命令以親王之禮將其葬於京西金山口。後來明憲宗下旨恢復景泰帝號,將原郕王墓按帝陵的規格擴修為皇陵,是為景泰陵。

景泰帝為自己建的陵寢,最後便宜了這個短命皇帝

景泰陵

朱祁鎮被軟禁在南宮期間,身為皇叔的襄王朱瞻墡一直勸説朱祁鈺善待兄長。朱祁鎮復位後,召襄王進京,並以子侄禮接待。襄王進京後,又到天壽山祭祀長、獻、景三陵。他以皇叔的身份對英宗説,宣德皇帝的景陵尚未建造明樓,而朱祁鈺卻為自己建造了高大巍峨的明樓,實屬越禮犯分,他要求英宗將景泰陵的明樓和地宮拆除。英宗一聽,正中下懷,於是命令工部尚書趙榮率守陵官兵5000餘人將景泰陵的明樓和地宮拆毀,並將已入葬的杭氏改葬金山。自此之後,此地成為一片廢墟,荊棘叢生,滿目荒涼,拆除後的地宮位置形成一個坑窪地。因朱祁鈺在位期間的年號為“景泰”,人們便將這個地方稱為“景泰窪”。誰知一百多年後,在景泰窪這個地方,又修建起明光宗朱常洛的慶陵。

明光宗是短命皇帝

在十三陵中,有兩座帝陵的院落佈局很特殊,中間以小土山為界,將整個陵寢院落分為山前山後兩部分。這兩座特殊的帝陵分別是明仁宗朱高熾的獻陵和明光宗朱常洛的慶陵。

景泰帝為自己建的陵寢,最後便宜了這個短命皇帝

明光宗朱常洛像

朱常洛比較悲催,只當了短短一個月的皇帝。他是明神宗的兒子,於萬曆四十八年(1620)明神宗駕崩後即位,坐上皇帝寶座未滿一個月,就突然暴病而亡。短短一個多月,大明王朝相繼有兩個皇帝死去,整個明王朝的重擔落在了朱常洛的長子天啓皇帝朱由校的身上。朱由校即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到天壽山為老爹選陵址。泰昌元年(1620)10月10日,朱由校派大學士和禮部尚書等人到天壽山陵區查看吉地。經反覆察看,這幾個人看中了“黃山寺二嶺南麓”,畫了地形圖呈現給朱由校,他很滿意,拍板在此地興建慶陵。慶陵的地下玄宮自天啓元年(1621)三月定穴營建,七月二十九日合龍門,歷時四個月,耗銀150萬兩。地下玄宮所用材料全部為石料,玄宮“後、中、前殿”,都有“重門相隔”。九月四日,光宗朱常洛葬入玄宮之內。

天啓六年(1626),慶陵的地面建築完工,其陵園建築由神道、陵宮及陵宮外附屬建築三部分組成。神道上建單孔石橋一座。近陵處建神功聖德碑亭,亭內立神功碑。慶陵建築總體佈局呈前方後圓形狀,佔地約2.76萬平方米。整個陵園分為前後兩進院落。第一進院落以祾恩門為陵門,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院內建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各五間,神帛爐兩座。第二進院落前設三座琉璃門,內建兩柱牌樓門及石供案,供案之後為圓形寶城,在寶城入口處建有方形城台,城台之上建重檐歇山式明樓。

景泰帝為自己建的陵寢,最後便宜了這個短命皇帝

慶陵陵園院落

雖然慶陵從選址到施工,時間上十分倉促,但建築用料都不遜於其他陵寢,這是因為附近有兩座廢棄的墳園可以為建造慶陵提供大量的建築材料。這兩座廢棄的墳園,一座是位於東井的明神宗之皇貴妃王氏墳,另一座是位於泰陵園的明光宗之郭皇后墳。由於她們相繼被遷出分別與神宗、光宗合葬,她們的墳園成為了兩座空墓,遺留有大量建材可以用於建造慶陵,因此建造慶陵時,石料充足,地下涵洞全部用的青石,排水溝兩面牆基用兩層大石條,以往各陵玄宮均為磚石並用,而慶陵則全部使用石料。

排水系統巧奪天工

除了有小土山相隔外,慶陵的建築特點還表現在它具有其他帝陵所沒有的排水系統上。慶陵的排水系統分兩部分,一部分由地下排水,另一部分由地面排水。據胡漢生先生所著的《明十三陵大觀》描述:慶陵“寶城兩側山谷間的水流,其他陵園都是用明溝排水的方式從陵前繞道而出。而慶陵則在明樓前修建平面為‘T’形的地下排水涵洞,涵洞修建十分考究,全為大塊條石起券,券頂高3米,券寬3.5米,總長200餘米。寶城兩側的水流從左右宮牆下的地下涵洞流入,在明樓前的地下匯為一流向前排出,從地下躲過環抱於前的龍砂,然後注入砂前的排水明溝,經裬恩殿後的三座石橋,從前院的右側繞過陵前注入河槽。”慶陵採取的這種排水方式,書中認為是“水繞山纏”和“龍砂不可損傷”的風水之説。慶陵之所以採取這樣的排水方式,是由於慶陵所在位置是一個小盆地,每到夏秋汛季,慶陵兩側山谷之間的山水暴漲,都彙集於此,設計者為了便於排水,不得已而採取這樣獨特的排水方式。

景泰帝為自己建的陵寢,最後便宜了這個短命皇帝

慶陵排水系統

明亡之後,天壽山的明帝陵因年久失修,建築瀕於倒塌,損毀嚴重。清乾隆五十年至乾隆五十二年,清朝對明十三陵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修繕。當時慶陵的明樓、享殿、宮門等“頭停瓦片、檁、枋脱落,椽望柱木傾欹”。修葺時,將陵前神功聖德碑亭拆除,只留無字石碑,並於碑外四邊建成齊胸高的矮牆。祾恩殿、祾恩門均縮小規制復建,原來的重檐廡殿式的祾恩殿,改建成單檐歇山式,拆除了左、右配殿。清代在修葺中,用磚封塞了寶城城台券門洞,在其外抹灰塗紅,門洞內堆塞殘磚斷瓦等工程廢料。在城台右側增建了由城台前可以直達城台之上的礓礤路,將慶陵在內共十座陵的明樓頂部由原來的楠木樑架結構改成了條石發券的結構。

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後,十三陵特區開始對慶陵進行搶修。搶修的項目有:規整無字碑石構件,修復祾恩門,規整月台和祾恩殿遺址,對現存殘牆做遺址保護;大修明樓、琉璃三座門,規整方城枱面和馬道;修復寶城牆、啞巴院及影壁等。慶陵搶修工程結束後,暫不對外開放,仍然實行封閉管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87 字。

轉載請註明: 景泰帝為自己建的陵寢,最後便宜了這個短命皇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