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成都“新鐵三”上熱搜。繞城綠道上騎行畫圈、城市公園裏搭起帳篷、夜爬龍泉山看看日出,公園城市獨有的運動模式把成都人生活的儀式感拉滿。其中,因不受地域、年齡、時間等限制,騎行更是火爆出圈。綠道及沿途的麥田、花海、各式各樣的路橋和網紅打卡地頻繁出現在成都市民的朋友圈。
圖據成都天府綠道
今年,車迷健身節走到了第13個年頭。13年,車迷健身節已經從“車迷”走向了市民,從節日走進了日常,賽事輻射出的活力,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市民的生活、城市的氣質,乃至產業、經濟。
辦賽營城·車迷節增添城市活力
如果説擁有百年曆史的“環法”讓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成為自行車運動員的“聖地”,那麼成都的車迷節雖然剛剛走進第13個年頭,但已惠及了越來越多的人羣,帶動了更多的人加入到騎行的行列中來,天府綠道已成為廣大騎行愛好者的“天堂”。
今年初,環城生態公園100公里綠道全線貫通,為無數騎友提供了全新的騎行場景。來自金牛的張先生是一位發燒友,已參加了10年的車迷節,除了日常上下班、週末出行,成都的三環、繞城綠道、龍泉山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車輪印。自環城生態公園環線100公里一級綠道全線貫通之後,他已經環遊了8次。他説:“這條綠道騎行線路中,既有原生態田園風光,也有各種網紅建築,最近的好天氣下,優美的景緻讓越來越多的愛好者加入到環遊的行列中來。”
環城生態公園全環圖
據騎行愛好者介紹,全國各地不少騎友專程飛到成都挑戰環城一百公里,“到成都挑戰百公里騎行”已經成為騎友圈體驗户外時尚運動的一個風向標。可以説,環城生態公園的全域呈現,翻開了成都市民户外休閒運動的新篇章。
根據智慧綠道大數據中心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天府綠道小程序騎行專區的使用次數達29萬餘次;美團單車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前三天騎行總里程為36.65萬公里,環比增長139%,相當於騎了3665圈環城綠道。
車迷節作為成都自主的IP賽事,融專業競技與全民健身為一體,為幼兒、青少年打造的賽事活動以及全家參與的親子户外嘉年華,帶動着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騎行中來。經過一輪歲月發展的車迷節,堅持以倡導低碳環保、健康出行的騎行運動為初心,以騎行方式見證了城市發展變遷,親歷了公園城市建設帶來的生態環境提升,並以騎行運動營造公園城市健身新場景,實現了天府綠道生態價值創造性轉化。
“我女兒每次視頻通話都勸我少打麻將、多運動,我身邊的老夥伴騎行的也越來越多,這不,我也就跟上大家的節奏,來購置一輛摺疊自行車,方便放車裏,可以停車就騎行,動一動身體、看一看風景。”日前,紅星新聞記者在一家摺疊自行車品牌店內遇到66歲的王女士,她的話其實很有普遍性——越來越多的人因為騎行,改變了自己的習慣,生活也愈加健康起來。“體育改變城市”,“運動讓生活更美好”,是近年來成都市體育局一直秉持的理念,這兩個理念正通過騎行,印證在成都的大街小巷、綠道山地上。
騎行背後·賽事產業鏈正在迅速發展
在車迷節這12年的歷程中,改變的不僅是市民的運動習慣和生活方式,更有對自行車運動和賽事相關產業鏈的帶動和提升,為體育產業整體發展加賦新動能。近日,央視財經頻道CCTV2聚焦成都市民騎行運動“帶火”自行車租賃、銷售,一些熱門公路自行車甚至全線賣斷貨。
來自美國的淺劍(原名羅伯特)在成都已經工作生活了10年,在健身房工作的他本人也是騎行愛好者。“我也算是見證了成都騎行的發展,看到身邊越來越多朋友開始了自己的騎行生涯。”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淺劍表示成都不僅有天府綠道,還有非常多適合騎行的區域和線路,“環城綠道讓我們能夠挑戰自己的速度,一些小眾騎行路線,則讓大家有探索城市的感受!”此外,他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身邊也有很多自行車行的老闆,“他們很多店裏的各種自行車都斷貨了,大家的熱情太高了。”
紅星新聞記者瞭解到,在錦城湖2號湖區與綠道接入處的自行車租賃驛站,一到週末自行車供不應求。據成都某專業自行車運動裝備銷售商透露,今年前5個月的高端自行車銷售已超過去年全年,而且銷量仍呈現上升趨勢,預計全年銷售額將增長150%以上。
與此同時,成都的自行車相關產業也逐漸發展成熟,目前已成立成都市自行車運動協會和15個區級協會、60餘傢俱樂部和車隊,專業裁判員隊伍發展到200餘人。賽事堅持由成都本土團隊執行,打造了一支高效專業的賽事執行團隊,成為自主品牌賽事扶持本土體育企業的成功範例。
12年來,車迷節共引入體育用品、健身體驗、地方特產等多品種數百家優質商户入駐賽事、參與服務,“引流”超500萬人次;帶動體育消費、旅遊消費等上億元,帶熱了一批體育賽事消費新場景;車迷節更是真正成為體育賽事助力鄉村振興的標杆——火爆的活動氛圍帶動了舉辦地經濟升温,比賽期間當地土雞被吃斷貨了,酒店、民宿都客滿了。去年,《人民日報》以《成都車迷節 越辦越有範》為題進行了報道,聚焦“車迷節”打造户外休閒新場景、推動體育新經濟、倡導市民户外休閒時尚新生活,為車迷節和它帶來的影響點贊!
紅星新聞記者 劉海韻 裴晗 攝影報道
編輯 歐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