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旅遊促江南古鎮保護是唯一解?伍江:需要從三個維度謀局破題

由 終廷花 發佈於 休閒

採訪對象供圖

日前,“多元協作遺產創新”古鎮保護同裏論壇2023在蘇州同裏古鎮舉行,同濟大學原副校長、教授伍江表示,江南水鄉古鎮等一批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着四大新挑戰,需要從三個維度謀局破題。

四大新挑戰

青石板的老街,靜水深流的河道,縱橫交錯的巷弄、臨河築閣的民居和院落……作為中國最早開始區域人居型遺產保護地區——江南水鄉古鎮的保護始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在全國乃至全球都識別性很高的區域文化景觀。目前,江南水鄉古鎮正在積極籌備聯合申報世界遺產的工作。

伍江表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但是面對經濟發展壓力,依然會被看成“包袱”,保護面臨四大新挑戰。

第一個挑戰是,相關部門重視文物保護,但對建成遺產缺乏完整有力的保護體系。1982年,中國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讓一大批非常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得到保護。然而,對中國現成的遺產,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缺少完整的保護體系。

第二個挑戰,重視單體文物保護,但對成片歷史風貌(文化景觀)的保護理論弱、方法少、成效差。目前,全世界專家都在探討線性文化遺產、文化景觀保護等,在中國缺少相關理論研究。

第三個挑戰是重視規劃設計,但對常態化維護缺少制度設計與技術手段。人們談遺產保護,大多關注談規劃搞設計,卻沒有深入研究日常維護保養。

第四個挑戰是重視遺產展示,但缺乏更新活化機制。歷史文化遺產的更新“活化”是不是隻有一個辦法——開發旅遊?值得更多人思考。

同時,有些地方在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時存在四大誤區:熱衷高喊“保護優先”,但在實際工作中並未執行好;熱衷推動文物申遺,但對保護工作本身缺乏熱情、缺乏手段、缺乏機制;熱衷發展文化旅遊,但卻往往本末倒置,將旅遊作為目的甚至不惜以破壞為代價;熱衷“歷史風貌再現”,但對現存的遺產及其環境視而不見,甚至拆除後“再造”“重塑”。

三大創新維度

“對於一個建築,對於一個物質對象來講,它的維護階段遠遠大於它的建設階段。”伍江直言,歷史文化遺產都有一套管理機制,但管理機制互相之間是有高有低,有好也有不足之處,比如有些地方歷史文化遺產被掛牌以後,一夜間成為旅遊熱點、網紅打卡點,是一件好事。然而,相關管理部門則將日常管理轉向如何疏導客流,而不是怎麼去維護保護對象,本末倒置了。

破解當下遺產保護工作的新挑戰,伍江表示,有關部門需要從三個維度進行融合創新:理論創新,專業工作者需要研究、擴大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價值內涵;對建築的原真性與街道空間的原真性進行研究、界定;原始功能的延續與新功能的植入該如何取捨?

第二是技術創新。數字技術、建造技術、修復技術一直在發展,但是技術進步的陽光沒有照到遺產保護領域。伍江説:“我們嘗試為歷史保護建築安裝傳感器,隨時監測建築是否存在晃動、出現裂縫等問題,提高修繕、日常維護的效率。”

第三是機制改革。圍繞“規、建、治”一體化建立全過程、全要素、全覆蓋的保護體系;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資金平衡,既要尊重市場規律,也要加強全社會資源統籌。

業內大咖紛紛建言獻策

水鄉古鎮保護得益於旅遊發展的助力,遺產地旅遊產業也大大激發了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但近年來,大家越來越意識到,單純以旅遊促保護的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古鎮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古鎮保護區大都面臨人口流失、老齡化、產業單一等棘手的社會問題;傳統的旅遊方式也越來越受到大眾文化需求轉向的挑戰,而對水鄉古鎮的保護,依然存在歷史建築修繕不足,舊建築利用不充分,遺產社區缺乏活力等各種老問題的困擾,有的甚至直接威脅到了古鎮文化遺產核心價值的保護與傳承。舊的保護體制和思維方式正在遭受新形勢的考驗,如何積極適應變化,尋找遺產管理的新方法是江南水鄉古鎮面臨的共同挑戰和機遇。

同裏論壇旨在為江南古鎮保護髮展營造一個更具創新性視角的討論空間,論壇不僅邀請各地遺產地管理者、專家,更邀請年輕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者、藝術家、其他交叉學科的學者、本地公眾,共同探討古鎮保護與發展的話題,希望形成一個更多角度,更多創新思維和實踐案例分享的遺產公共領域。

“長三角地區水鄉古鎮星羅棋佈,彼此地理相鄰、文化相似、語言相通、民俗相近、情感相聯,11個古鎮攜手聯合申遺也已走過23個年頭。”同裏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周佳雨表示,正如本次論壇的主題“多元協作遺產創新”,當古城古鎮古村的居民、專家、遊客攜起手來,古典與現代相融、城市與鄉村相匯,一幅中國式現代化的江南水鄉新圖景已然躍然紙上。

“在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中,我們都要做有心人。”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表示,同裏古鎮留下了眾多美好的歷史人文景觀,是經久不衰的旅遊資源,我們要好好地保護和愛護她,要讓她適應現在時代的要求,並得到新的成長和發展。

新民晚報記者 楊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