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席波
“崮”,是指四周陡峭、山頂較平的山(多用於地名)。
陳毅元帥在1947年春孟良崮戰役之前曾寫《如夢令》:“臨沂蒙陰新泰,路轉峯迴石怪。一片好風光,七十二崮堪愛。堪愛,堪愛,蔣賊進攻必敗。
關於詩中提到的七十二崮,還有一個傳説。
相傳,七十二崮最早是玉皇大帝在沂蒙山區插上的七十二根擎天石柱,可後來因海龍王的龍子龍孫們經常順着柱子爬到天庭去騷擾宮女,玉皇大帝一怒之下,揮劍斬斷了這些擎天柱,因此留下七十二個柱樁,才演變成今天的七十二崮。
而科學的解釋是,沂蒙山區在中生代侏羅紀晚期的燕山運動和新生代第三紀的喜馬拉雅運動過程中,由於地層沿着斷層組的上下錯動,形成無數地壘式的斷塊山,經過1.5億年的風化剝蝕,逐步演變為崖壁峭立,山頂平坦的方形山峯,地貌學上稱為“方山”,當地習稱為“崮”,最為典型的是稱之為“崮之模特”的松崮(主峯松崮頂)。這些態勢奇特宛如古城堡式的數百座崮羣,遍佈沂蒙大地,形成中、外罕見的地貌奇觀。
現在,岱崮地貌已經是繼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峯林地貌之後的中國第五種典型地貌。
這裏所説的“沂蒙七十二崮”,也並非確指。事實上,整個沂蒙山區的崮,大大小小加在一起至少也有上千座之多。 而在這些大大小小的崮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孟良崮和岱崮了。
還有一個説法,“沂蒙七十二崮,三十六崮在蒙陰”。最著名的孟良崮和岱崮確實都在蒙陰縣。
孟良崮地處沂蒙山區腹地,位於蒙陰縣東南部的垛莊鎮泉橋村北側,這裏山峻峯險、植被茂密,是全國著名的革命傳統、愛國主義、國防教育基地。孟良崮主峯海拔575.2米,相傳宋朝楊家軍將領孟良曾屯兵於此,因此得名。
1947年5月,這裏曾創造了人民解放戰爭史上山地運動戰、速決戰的範例,同時扭轉了華東戰局,孟良崮由此名揚海內外,被譽為“英雄孟良崮”。
岱崮,坐落於蒙陰縣東北部,為臨沂、濟南、萊蕪(鋼城)、新泰、沂源的交界處。這裏有“天下第一崮鄉”的美譽,是中國大陸首批 “中國最美小鎮”之一。
岱崮地貌鍾靈毓秀、造化天工,一個個神奇的方山形態,造就了無數奇絕美景,彷彿上天賜給人類的一個個光芒驚目的神奇明珠。在岱崮鎮境內,分佈了30多座“崮”,數量多,造型美,分佈密集,在中國造型地貌中首屈一指,在世界造型地貌上也十分罕見。
岱崮,同樣有着光榮的傳統,有着紅色的基因。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魯中第三軍分區的十一團八連,在岱崮創造了堅守陣地18晝夜,斃傷日偽軍300餘人,勝利地牽制住40倍於己的敵人,突圍後與大部隊會師的奇蹟。八連也被授予了“英雄岱崮連”的光榮稱號。
解放戰爭期間,魯中軍區監護營一連,在岱崮又創造了堅守岱崮42天,打退敵人百餘次進攻,斃傷敵副團長以下官兵250餘人的奇蹟。一連被授予了“英勇頑強第二岱崮連”的光榮稱號。
億萬年來,“崮”宛若世外桃源、恍若精靈居所,不被世人所認知,而等到“崮”這種奇崛的形態一個個如花朵般宛如仙子映入你的眼簾時,你除了讚歎和驚奇,可能帶給你更多的還有激動。
詩人王心鑑《岱崮》一詩讚嘆:“靜心入深山,爽氣越重巒。惠風櫛田壟,祥雲縈桃園。幽澗惘朝暮,洞天無暑寒。徜徉龍鬚上,石人已通禪。”
崮鄉之美除了獨特的地貌奇觀和壯美的自然風光之外,更有其深厚的紅色文化基因。無論是孟良崮戰役在解放戰爭中的重要意義,還是英雄岱崮連在抗日戰爭中阻擊日軍、在解放戰爭中阻擊國民黨軍隊創造的以少勝多的奇蹟,都足以載入史冊,為後人傳頌。
崮鄉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壹點號 微風又起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