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中國行後,韓國教授為自己的偏見感到羞愧,中國真的崛起了

作為毗鄰中國大陸的韓國,兩國之間的關係甚是微妙。過去的韓國也不過是個亞洲小國,直到19世紀才正式以“韓國”為名出現在大家的面前,在這麼長的歷史發展歷程中,其實韓國吸取了很多中華文化,甚至將中國流傳過去的文化佔為己有,竟申請為自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波操作夠厲害。

韓國這樣偏執的做法也深深影響到大眾,對中國的認識偏差真的很嚴重,有次韓國媒體做了一份調查,關於韓國大眾對中國的印象,在大部分他們眼裏中國竟然是“窮的、山寨”等等。

然而中國並不是這樣的,有位韓國首爾大學教授金蘭都,來到中國他才發現,現在的中國的眼裏再也沒有韓國了,這一次經歷徹底擊碎他對中國過去的偏見,同時擊碎了身為韓國人的自豪感。

長期以來,韓國人對我國的認知停留在上世紀50年代,當初新中國剛成立,我國經濟水平低、人們吃不飽穿不暖、資源嚴重不足等,還處於謀發展階段。正是因為大部分韓國人沒有來過中國,也不知道中國發展成啥樣了,還認為中國貧窮又羸弱不堪。然而只要他們踏出國門,來中國走走,也能徹底擊碎他們的高傲美夢。

當金教授將他的遊中國的經歷帶回韓國,並通過媒體告知民眾們,我們必須要向中國屈服,為自己的一無所知深深感到羞愧。自從韓國人看完影片中的中國後,才開始懂得金教授説的那句話:韓國已經落後中國很多了,中國人真的崛起了。

當初一口咬定的“三明治理論”,也已成為過去了。而且,金教授對我國年輕人的印象特別深,中國年輕人有勇有謀,敢於嘗試挑戰自我,走出舒適圈,關心自己切身利益的同時,心中還有着偉大的目標,單憑這點已經比很多發達國家的年輕人厲害很多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韓國不應再用以前的眼光看待中國,要直面中國的崛起,與中國合作互利共贏,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09 字。

轉載請註明: 一次中國行後,韓國教授為自己的偏見感到羞愧,中國真的崛起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