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年前,古人是如何將40噸鐵鏈搭建在大渡河上,僅一年就建成
東環瀘水三千里、西出鹽光第一橋。
在我國四川省甘孜州的瀘定縣內,有一條大河滾滾流過,這是岷江最大的支流大渡河,而大渡河上最出名的橋樑,就是位於瀘橋鎮的瀘定橋。這座因為“飛奪瀘定橋”而出名的鐵索橋,由13根鐵索構成,橫跨在奔騰洶湧的大渡河上,即使如今走在鐵索木板上依舊令人膽戰心驚。
最令人驚訝的是,瀘定橋的始建時間為康熙四十四年,也就是1705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到底是什麼人才能讓古人在300年前,將40噸重的鐵鏈搭建在大渡河上?
瀘定橋全長103.6米,寬3米,其主體就是13根鐵鏈,每根重1.6噸,總重40餘噸。為了方便人們行走,後來在鐵鏈上加了許多木板,形成了一條寬3米的木板走道。關於瀘定橋的建造,當地還流傳着一個著名傳説。
在瀘定橋的西岸,有一座嘎達廟,廟裏供奉的是一位名為嘎達的藏族大力士。據説當時修建瀘定橋時,因為13根鐵鏈太重,因此無法牽引到對岸,用了各種方法都失敗了。直到嘎達出場,他雙手各提一根鐵鏈,乘船渡過洶湧的河水,來回數次才運輸完鐵鏈。
可惜在運完13根鐵鏈後,這位大力士也力竭身亡。當地人為了紀念他,就在瀘定橋的西岸修建了一座嘎達廟,用來供奉他。當然這只是當地的傳説故事,畢竟現實中幾乎沒有人能夠提起3噸重的鐵鏈,還可以渡過洶湧的河水,那麼歷史上古人究竟是怎樣利用智慧在大渡河上搭建這座40噸重的鐵鏈橋的?
康熙四十四年,康熙皇帝為了溝通藏區和漢區,以維護國家統一,於是決定在大渡河上修建一座橋樑。當時的漢族人民和藏族人民唯一溝通物資的方式就是通過渡船,只有少數人才能夠利用溜索轉渡。而這樣的方式無疑不利於物資運輸,因此許多新鮮的食物腐敗了都還沒有運送出去。
就這樣一座鐵鏈橋在大渡河上橫跨而起,首先是材料的選擇,古代沒有高科技,造橋極易受到地形地勢的限制,講究因地制宜。大渡河地處邊遠又河流湍急,所以採用木橋和石橋都不太可能。於是人們決定修一座鐵橋,不過礙於技術原因,康熙時期的古人只能夠以鐵鏈為載體,修一座鐵鏈橋。
為了選定優良的材料,當地召集了幾乎周圍所有的鐵匠,連夜監工趕製了13根鐵鏈,以及許多負責固定的小鐵鏈。在這些鐵鏈上還著有負責鑄造的工匠和鐵匠鋪的標記,一旦那一根鐵鏈出現問題,都可以追查到人。這項監督機制,直到現在依舊在使用。
鐵鏈造好了,如何把鐵鏈連通河流兩岸又成了問題。古人嘗試過用羊皮筏子或者船隻運輸,但是最後不是因為鐵鏈太重就是河流太急,最後只能罷休。好在當時的人們利用了“溜索”的原理,把鐵鏈固定在溜索上,然後人拉着鐵鏈溜過大渡河,就這樣一根根的將13根鐵鏈都固定在大渡河上。然後利用兩岸的大塊石頭修建了牢固的橋頭,在橋頭挖深井,把鎖鏈澆築在深井的地龍樁上,這樣一來就堅固可靠。
利用智慧,古人征服了大渡河,化不可能為可能,在這條湍急的河流上搭建了一座40噸重的鐵鏈橋。而後來,在瀘定橋山上海發生了許多驚心動魄的故事,紅軍戰士更是打出了“飛奪瀘定橋”的勝利。
在著名詩人陳運和的詩中,他如此評價瀘定橋:
人間從未望見這種橋,一座如此簡陋的橋,一座十分驚險的橋,一座跨越激流的橋,一座飛躍峽谷的橋
或許正是因為瀘定橋獨特的風貌,才讓它成為中國獨有,世界唯一的橋樑,也為安定我國西南邊陲做出了巨大貢獻,實現了“十三根鐵鏈托起一個共和國”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