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點鐘左右的時候從窗台飄來縷縷清風,給人的肌膚帶來一絲絲愜意的感覺,日上三竿後取而代之的是某種讓人想要逃離的燥熱,這種燥熱帶着沉悶和濕熱的騷動向心間襲來,也許只有躲在寫字樓空調房或者寄情山水綠意間才能更好地適應下來。
在居家雲旅遊的過程中可以三百六十度觀看四處優美的風景,鏡頭從江西廬山層巒疊嶂的雲霧轉到巴西里約熱內盧高聳的雕像,從敦煌清澈月牙泉又飄忽於絢麗奪目神秘北極光......雲旅遊的好處是不需要購買機票,也不需要奔波勞累制定各種繁瑣計劃,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賞七大洲四大洋的良辰美景。
古詩詞配上良辰美景的美學欣賞是非常合適的,這些富含哲理韻味的文化之美給人帶來心得,此時來幾杯冰鎮鮮榨果汁更加是極好的,夏天充滿了美景,不得不説那些詩詞歌賦也充分體現了古人們的驚人思維創造力,我們在思考創造力的時候也能從中欣賞美景和智慧。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 · 其二
宋 ·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在如此美麗的晴天出遊,詩人看到西湖之水閃耀着波光粼粼,陽光照耀下更是神采飛揚。突然下起的雨,讓遠處的羣山籠罩在這令人深醉的煙雨之中,時隱時現若即若離的神秘感撲面而來,淡妝也好濃妝也好都是非常瑰麗的韻味,沒去過西湖但是卻讓人在想象中去過了無數遍,想起這首詩詞總有種寄情山水的微妙。
大文豪蘇軾的筆觸勾勒出了一副美妙的山水畫卷,聽到文字就能夠在格式塔作用下想象出“個人心中最美的那副淡妝濃妝西湖”,即使是從來沒有去過西湖的人可能也能知道西湖之美讓人神往,生命中遇見的這些景色在一定條件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不變的或許就是變化本身,如這首賦:
前赤壁賦
宋 · 蘇軾
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讓我們與朋友紅塵作伴,在加上有江上的清風還有山間的明月萬里相隨,這些都是公共的大自然給予人類的寶藏。是屬於所有生靈所能夠享用的美好,通常來説享用這些也不會有竭盡的時候。
因為這是大自然的沒有窮盡的大寶藏,綠水青山是可持續發展的金山銀山,正好與當下的可持續發展觀不謀而合,所以近年來我們會看到退耕還林還有加大建立自然保護區的力度,從開發到保護的配套措施也表明了綠色文化的洗禮深入人心。
相關政策出來人民積極擁護,最終受益的還是人民本身,人均綠地的觀賞面積能夠有所提升,讓各種婉約或者大氣的景色盡收眼底,提升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生命體驗,讓新蟬、沉煙、微雨、小荷、榴花......的美好意象停留在靈魂深處,讓都市人有天然的庇護所,在美景中享受着舒適的人生體驗。
引用心理學教授Sam Osherson的觀點¹:“進入美景中所體驗的活動使我感到精力充沛,並使我集中注意力,安靜場所不會讓創作過程分心,但我們也可能誤認為創造力是一種源於我們與周圍世界隔絕的產物,為了獲得靈感和精力,我們如何面對和體會身處自然、地貌、自然環境中的感覺尤為重要........”
當人立足自然界的各種雄偉秀麗中可以滋養我們的想象力,不單單是體驗某種孤獨的內心世界,以致於多年以後仍然可以回憶起其中的點點滴滴並且拼湊出美妙的感覺,在峽谷中感受疾風驟雨,在山頂觀看壯觀的日出,追蹤紅色的岩石與九曲迴腸的河水在現在山頂的自我面前栩栩如生且印象深刻,那種感動無法用言語來言表。
如果你有經歷過乘坐熱氣球俯瞰沙漠的經歷或許就能夠共情到一些我所説的畫面,我們可以慢點再拍照,可以先去嘗試體會到這些風景帶給我們的感受,能夠通過本子記下來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的那個瞬間也是極好的,讓筆尖的細節載着感動留存長久。
融為一體的瞬間通常是在內心感到非常愉悦的氛圍中時才能夠出現,這種愉悦的感受是非常內在的力量,帶出身體的本質和思維創造力,可以説有了美好的體驗那麼這些創造力所帶來的藝術、冥想或者文學造詣都是非常自然而然的衍生產物。
吶喊奔跑盡情呼吸,盡情在風景中感受和體驗自己,有時候我們渴望那種非常偉大的平靜,這不是深處鬧市中各種嘈雜裝修聲、地攤叫賣聲、或者汽車喧鳴聲所能夠理解的狀態,這種平靜是真的讓人能夠暫時進入心靈保護圈,能夠保護自己的聽力提升感知覺的敏感性,也能讓血壓脈搏慢慢降下來。
天氣很熱也出了太陽,我們選擇在不到一米深的河邊附近拍照,順便戲水,記錄了所有那些令人驚歎的大自然色彩,那種流水帶給指尖的感動令人驚歎,如此柔軟卻又如此堅韌的水源,對生活在這種風景中的熱愛,即使是週末的短暫相處也能讓自己洞察到自身的人性碎片和產生新的人生規劃創意。
平常我們都是怎麼來形容創意的呢?創意就是等同於新思想嗎,或許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創造力也可能是某種行動,這意味着創造力超越普通人的思維範圍,並超出了有關創造力心理學研究人員的學科選擇範圍。
我們都可能會在某些時刻體會到自身的創造力或者驚訝沉醉於其他人的創造力所帶來的情感中,創造力影響人們與自己的關係,影響人和世界的關係,創造力為人們的幸福做出了貢獻。
我們在日常創意活動的發現中可以嘗試預測個人成長的軌跡,因為創造性思維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能夠保持自我獨立並且去獲得想要的生活。
心理學家Zorana Ivcevic説過²:“創新活動改變了世界,我們可以輕鬆地想到一些示例,這些示例説明了創造力是偉大的藝術作品,例如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全新視角介紹,或科學世界中青黴素的發現如何改變了世界.........”
電磁波的普及如何保護海上人們的生命,還有科技革命的重大嘗試。也許這些例子還不太明顯,但是創造力的確通過改變人本身行為還有社會本身運動來改變世界。這種創造力可以吸引着非常多的有趣的現象,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各種新產品新手機,各種神器各種方便人們生活的事物都離不開創造性思維。
我們知道神經質低或意味着情緒穩定和剋制,所以在真實的自然環境下這種穩定的性格可能會獲得更多的創造力,由於實驗設計的種種不足這將需要後續科學家的進一步研究,以確定在哪些階段、哪些性格和職業的人羣、以及在什麼具體水平上培養創造力,以及在這些條件下最有效的工作方法或方法類型適應什麼人,這都是可以在今後的工作環境或者學習環境中有所思考的問題。
嘈雜的或者充斥各種髒亂差的環境往往容易分散人的注意力,並且可能在情緒上面就會有負面影響,可以看到那些在辦公室的職場人士,往往會選擇添置一些盆栽放在辦公桌上,這是用來防輻射、養眼、舒緩情緒還是保持創造力呢。
聯想到前段時間人們經常談論的一些“文化輸出博主”的世外桃源生活,真的吸引了很多國內外粉絲去觀看,其中騎馬、砍竹筍、燒菜的過程讓人感覺相當舒適,或許在那樣的美景觀賞體驗當中,我們的活力、三觀與認知角度都在瞬間得到了提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