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中的活力重陽節:菊花黃,茱萸紅,天子同慶,女子登高

唐詩中的重陽節7首:茱萸插玳筵,開門有菊花

重陽節的來歷,起源的非常古老。農曆的9月是晚秋,作物成熟,有寒露和霜降節氣。此時正宜祭祀天地神靈,慎終追遠,而秋季亦多瘟疫,古人春近水,以流水祛除疾病,秋近山,以秋氣保佑身心。

而九月九日,逢雙逢九,天地輪迴,寓言天地長久輪迴,生生不息。九又為陽數,此時金秋陽盛,所以此日叫做重陽節。

漢朝唐朝兩朝尊崇道教,敬畏自然,又追慕長生不老,所以重陽日是普天同慶的狂歡和祝福,但正式定位一個官方日曆的節日,是在唐朝。

唐詩中的活力重陽節:菊花黃,茱萸紅,天子同慶,女子登高

此日,天子率先登高,遊名山,晏羣臣,海天清宇,四海臣服,實際是大型聯誼會。而民間更是熱鬧。長安附近的山路遊人絡繹,男女簪花滿頭,歌舞助興,以沐浴晚秋最美的陽光,而菊花酒,絲竹筵,吹奏着秋之太平。

此時正是菊花怒放的季節,家家有菊,處處有花,唐朝相對前朝富庶安定,培養了許多品種的菊花,以供都市人簪戴欣賞,其中出現了雜交品種的白菊,紫菊,它們和野外的菊花妝點帝國秋色。而重陽節不可缺少的就是菊花酒。以菊花和糧食混和在一起釀造不算,另外將新鮮的菊花瓣浮在酒水之上,其芳香解穢清熱,其菊花解毒防疫,平肝潤肺。

以天子重陽日的菊花筵最為豪華。

唐詩中的活力重陽節:菊花黃,茱萸紅,天子同慶,女子登高

“捧篋萸香遍,稱觴菊氣濃。

更看仙鶴舞,來此慶時雍。”唐朝李乂《奉和九日侍宴應制得濃字》

此人是唐高宗武則天時期的官員,可以看到內廷重陽日酒宴的熱鬧,宮女用竹箱捧着茱萸,酒宴上有菊花酒,還有出人意料的歌舞,是真的仙鶴還是人扮的就不知道了,但是很是喜慶。

此官員還隨皇帝去長安城慈恩寺和總持寺,可見這天的熱鬧是天子與民同慶。

“大唐造昌運,品物荷時成

俯臨秦山川,高會漢公卿。

未追赤松子,且泛黃菊英。

賡歌聖人作,海內同休明。”唐朝李泌《奉和聖制,重陽賜會聊示所懷》

在《長安十二時辰》裏我們見識了年輕英俊的道士奇人李泌,就是他。此時他是唐玄宗的待詔翰林,陪着唐玄宗登秦山川,賜宴羣臣。唐玄宗也是逸興遄飛,跟着大臣們吟詩作賦,筵席上少不了菊花酒。

同時期的王維則補充了李泌沒有寫的豪華。

“芍藥和金鼎,茱萸插玳筵。

玉堂來右個,天樂動宮懸。”

王維是個音樂家,所以他的觀察非常細緻。那桌子上擺着芍藥花,酒席上插着茱萸。大型的演奏會開始了,殿堂裏飄滿了音樂。

唐詩中的活力重陽節:菊花黃,茱萸紅,天子同慶,女子登高

那麼這茱萸數次出現在唐詩裏,到底是什麼呢?

茱萸現在已經很少有人佩戴,但是在古代醫藥中,它是一種芳香辟邪的藥用植物。重陽節户外活動時,身上佩戴茱萸可以防蚊蟲,香氣辛烈,可以抗風寒,避瘟疫。而且它的葉子是綠色,果實是紅色的,非常喜氣。

它運用到什麼程度呢,就是重陽節前後,軍隊大規模購進茱萸,讓士兵佩戴。這是古代防止瘟疫流行的一種做法。

的確大型集會如何防止瘟疫也是古人想辦法解決的問題。於是我們從唐詩就可以看到,當時佩戴茱萸的盛況,從宮廷到民間。還有專門種植茱萸的山區,為人們源源不斷提供茱萸。

説完了宮廷,説民間。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朝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7歲的王維中唐的時候來到了長安,實際他的運氣相當好,他是作為令人矚目的歌舞少年明星出道的,他英俊,有音樂的才華,上流社會貴族的歌舞都少不了他。可以説他的重陽節實際是非常忙的。他還是孩子氣性,看見別人悠閒娛樂,自己卻困在各種事物裏,到底想起才告別不久的弟弟和童年。

如果在家裏,此時兄弟倆一定和親戚朋友一起登高,手裏按人頭分發茱萸枝吧。他想到一向離不開他的弟弟一定惘然有失。也的確是他自己的失落。在陌生的地方,金窩銀窩趕不上草窩,富貴朋友哪裏趕得上無猜的家人和兄弟?

這首詩是唐朝重陽節的名詩,望鄉與思念,都寄託在一枝小小茱萸上。雖然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茱萸是什麼了。但是在唐朝,那就是身邊事,於平凡中見真情呀!

唐詩中的活力重陽節:菊花黃,茱萸紅,天子同慶,女子登高

但是關於菊花的記憶是永恆不變的,直到今日。這是因為菊花生命力更強,更有一種秋天生生不息的絢爛。

茱萸未必處處有,而菊花實在是到處可見。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節錄

最近看了一些報道,説國外的蘋果樹板栗樹長在庭院裏沒有人採摘,落在地上腐爛,有些人士認為是浪費,提出了收集這些水果,勸人們不要浪費糧食。

那麼讓我感動的是中國人的物盡其用。比如這野生的菊花,正是古人的智慧,不但可以觀賞,更重要的是發掘了它的食用藥用價值。

這野菊花是釀酒的佳品,重陽節釀造菊花酒有暖身延年的作用,菊花更是藥材,清火解毒。

孟浩然在故人處吃飽喝足,故人卻説,重陽節這裏菊花開了,所謂就菊花,可不單純是就着看,那是可以也必須就着喝的。

最美麗的菊花盛況,當然是一開門就有人送花送酒。

“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

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唐朝王勃《九日》

雖然這首詩的本來意思是,重陽節我開門就看到一地的菊花,但是居然沒有人給我送酒,真寂寞呀。但顯然王勃這處境絕對是個另類。

因為重陽節在唐朝是個熱鬧的日子,人人戴花,家家出行,處處有酒,實際你很可能早上一開門,就有親人或朋友來過,給你送來了一大把菊花還有菊花酒。除非你抑鬱到沒朋友,沒交際。

那麼唐朝在菊花茱萸菊花酒之外,就是身體力行的爬山登高了。幾乎人人都往山上跑,樓台都是次選。

唐詩中的活力重陽節:菊花黃,茱萸紅,天子同慶,女子登高

我説的人人,當然包括女子。大唐又不纏腳,是古代社會最平等的時期,雖然讀書這種廢錢財的事,很少落在女子身上,但是誰也擋不住一雙天足呀!

“萬里驚飆朔氣深,江城蕭索晝陰陰。

誰憐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唐朝薛濤《九日遇雨兩首》其一

這説的是什麼意思呢,這一年的重陽節因為有雨,薛濤小姐姐只好困在了家裏,看見菊花在雨中那種淒冷。可是她的心總想往外面飛,想去登山。

那麼這説明唐朝女子在重陽節是可以和男人一樣登山的。比如在另外一首李白的《憶秦娥》裏,裏面那個女子就是登上了長安城南邊的樂遊原,她還玩到半夜。

唐朝的富強有女子一半的功勞。唐朝尚武,大部分男人要服兵役,女子則支撐着長安的家庭和城市繁華。正是這樣的開放和活力,讓唐朝的每一個節日都多姿多彩,有仙氣更有人間氣。

那麼到了宋朝,女子就不能隨意出門了。登高就成了吃糕,當然流動人口和大規模聚會也相對少些,醫藥也發展更精細,所以茱萸就淡出了人們的生活。

唐詩中的活力重陽節:菊花黃,茱萸紅,天子同慶,女子登高

但是宋朝發展了另一個重陽節內涵,就是家庭成員的長壽,於是菊花成了幾乎沒有陪襯的主角了。

不過重陽節的宋詞雖然更有情致,我還是愛唐朝的重陽節,那真正是全民狂歡且有活力的日子。就憑着女子能夠爬山,我也果斷拋棄穿越宋朝!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02 字。

轉載請註明: 唐詩中的活力重陽節:菊花黃,茱萸紅,天子同慶,女子登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