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地理》雜誌8月27日文章,原題:中國加速推進雄心勃勃的國家公園計劃 副題:新(國家公園)體系旨在使野生動物和人類都從中受益,但平衡保護與發展旅遊業之間的關係並非易事 在中國(四川平武縣)關壩(村),沿着霧濛濛的林間山路駕車行進,一幅高約3米的卡通熊貓壁畫突然映入眼簾。附近的新社區中心位於中國新(建)的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核心地帶。一座微型博物館和圖書館展示了該地區的自然遺產,尤其是其極具吸引力的明星——大熊貓。
此類旅遊設施正在四川高海拔竹林中拔地而起,這個新大熊貓公園按計劃將在年底建成。這是橫跨中國12省份的龐大新國家公園體系的一部分,旨在保護瀕危物種棲息地,包括從中俄邊境的東北虎到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雪豹(如圖)再到華南熱帶雨林中最後幾十只海南黑冠長臂猿。
通過把數百個受不同部門和省份管理的保護區統一起來,中國正在建立新(國家公園)體系。這些試點公園的規模已相當於美國國家公園體系的2/3。其中最大的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面積與密西西比州相當。美國智庫保爾森基金會首席環保官羅絲·牛説,儘管疫情期間經濟放緩,但中國很可能會堅持實現在今年年底建成這些公園的目標,“建立國家公園是中國政府的最優先要務之一”。
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定會遇到一些阻礙,其中最難的莫過於與當地人合作並平衡旅遊業需求和野生動物保護之間的關係。例如,中國99%的貧困縣位於既有自然保護區60英里範圍內。“關壩自然保護區”幫助管理社區合作的李欣瑞(音)認為,相關構想要想成功,依賴這些土地生活的當地人也必須成功。事實上,許多生活在中國自然保護區內的人如今都在從事生態旅遊業——已成為30億美元的產業。但中國在這方面仍有長路要走。例如,有關部門尚未出台與美國類似的偏遠地區露營許可證制度——規範人們如何享受自然;尚未公佈國家公園護林員計劃。一些地方政府正招聘護林員,但不同試點項目並未提供正式編制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