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園:藏在巷子裏的世界遺產,百年前的老夫少妻,把日子過成了詩
撐着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戴望舒《雨巷》
走在蘇州平江路,你會親身感到,蘇州之美,不僅在於詩人筆下那位丁香一般的姑娘,更濃縮在那一座座聞名遐邇的蘇州園林裏。
蘇州平江路
而就在距離平江路不遠的小新橋巷,咫尺之間隔絕了鬧市喧譁。
100多年前的清同治13年(1874年),辭官隱退的沈秉成攜愛妻嚴永華從外地遷到了這裏。
小新橋巷
厭倦了官場勞碌的他,與愛妻購下了一處原名"涉園"的寂寥庭院,在畫家顧澐的參謀下,一處世外桃源般的園林悄然降臨在姑蘇古城的東隅。
沈氏夫婦將這座園林命名為耦(ǒu)園。
從此,耦園住佳偶,城曲築詩城。
2000年11月,這所藏身小巷、佔地僅8000多平方米的園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耦園外景色
相信你一定會好奇:
與拙政園、獅子林和留園這樣的天下名園相比,這所相對冷門的耦園,究竟有何特別之處?
在它的背後,又深藏着怎樣的動人的歷史故事?
讓阿倫帶您一一解讀。
人常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天堂桂冠上最閃耀的珍寶,非古典園林莫屬。
當漫步蘇州古城,我們就像尋找桃源的武陵人。
蘇州古典園林目前共存50多處,散落街巷星星點點,千百年來讓無數文人身在鬧市迴歸山林,詩酒自娛,悠然忘卻世間喧囂。
蘇州古城景色
而當武陵人找到小巷中的耦園,一定會驚訝於,看似平淡的粉牆黛瓦,竟隔離出如此一方天地。
與其他園林相比,耦園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幾乎所有景物,都與"偶"有關。
換句話説,這所冷門的園林,一切都象徵愛情最美好的樣子,滿滿撒了一波狗糧。
首先是名字與用意。
耦園
耦園的"耦",既暗含着夫妻佳偶的意思,又直接引用自典籍《論語》,訴説着夫妻倆雙雙退隱的琴瑟之好。
《論語·徽子》"長沮、桀溺耦而耕"。
耦而耕,即是肩並肩耕地。
也就是説,在沈氏夫婦看來,你我夫妻雙雙把家還,不能一個開闢天地一個坐享其成,而要共同寫出人生的下一頁。
最好的愛情,不是你追我趕,而是並肩作戰。
另外,如果説"耦園"這個名字為這所園林定下了標題,沈氏夫婦則用他們這種對愛情生活的理解,共同完成了一部自己烏托邦夢想的傑作。
在這種理念的指引下,耦園造園藝術最獨特的一點,就是大量使用了園林造景中對景的手法:
只見園中山川亭閣、風物景緻,大多成雙成對,並且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對稱佈局,既實現了園林藝術的一次大膽創新,又處處喻示着男女主人地位相等、琴瑟和鳴的靜好時光。
作為江南地區的私家園林,蘇州園林大多依照"前宅後園"的造園佈局。
但耦園與眾不同,為一宅兩園。
耦園俯瞰圖
首先從整體佈局來看,耦園與周邊河道緊密相依。
東、南、北三面環繞河流,西面臨街為大門,南臨水巷,北枕河道,前後還建有2座碼頭,方便當時的船隻停靠。
正如那句古詩: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回到100多年前的歲月,搖搖晃晃的小舟載滿鮮果綺羅,從碼頭登岸魚貫而入,留下一片吳儂軟語笑聲盈盈。
耦園水景
此外,耦園獨創一宅兩園。圍繞中部的廳堂,採用了東花園和西花園的佈局,如雙星襯月。
在一宅兩園的基礎上,耦園還獨具一格,在蘇州園林中使用了"走馬樓"的建築形式。
也就是通過過道和走廊,將東西花園和廳堂聯成一體,可以直接從東花園最東部的雙照樓,走到西花園最西的藏書樓。
耦園走廊
由此可見,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沈氏夫婦的日常相處,很可能不是連體嬰兒般整天膩在一起,而是彼此各有空間,你往東花園我在西花園。
但他們隨時可以穿過走廊見到對方,甚至當蘇州沉入每年漫長而朦朧的雨季時,也不用擔心會被雨水打濕衣衫。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如果説整個耦園是一篇"佳偶"的命題作文,那麼整座園林分佈的樓閣廳堂,處處暗含着"成雙成對"的"偶數"主題。
首先是載酒堂。
載酒堂
作為整座園子的會客廳,"載酒堂"這個名字,雖然看似平常,但其實是向所有客人開篇聲明:
我家耦園屬於我們夫妻佳偶,連花園都有東西兩個。
載酒堂之名,取自南宋戴敏的詩句:"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琵琶一樹金"。
此外,載酒堂高懸的柱聯,也是直抒胸臆,道盡了沈氏夫婦攜手退隱的人生志趣:
"左壁觀圖右壁觀史,西澗種柳東澗種松"。
其次,位於東花園的城曲草堂,也像是一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誓約。
東花園作為全園景緻的精華所在,點綴峯石,形制疏朗。花木掩映下的城曲草堂,是一座面闊將近40米的重檐樓閣,分佈廳堂三間。
東花園景色
而城曲草堂之名,即是取自唐朝詩人李賀的詩句:
"女牛渡天河,柳煙滿城曲。"
在阿倫看來,伉儷情深的沈氏夫婦選取這句詩再貼切不過。
試想暮春時節,當柳絮隨風,目下所及白茫一片,正如漫天銀河,而星漢燦爛之下,牛郎織女得修前世緣分,在耦園中相聚人間。
此外,要尋覓偶數命題,我們怎能錯過城曲草堂之下的"雙廊"呢?
這處建築更是"佳偶"的點題之作。
雙廊之一
雙廊環繞在城曲草堂兩側,為覆頂長廊,分別命名為筠jūn廊和樨xī廊。
筠的本意為竹子,因此周圍種植翠竹,而樨廊字面意思為"木樨",也就是桂花,故而為桂花圍繞。
金秋之時漫步期間,只見竹影斑駁,鼻端都是馥郁的花香。
此外更重要的是,筠廊和樨廊暗含着"君廊"和"妻廊"的諧音。
於是,整座東花園最美的景緻,都可以在君廊和妻廊環抱之下映入雙眼,正如沈氏夫婦盛宴之後執手相隨,陪伴賓客遍覽其間美景。
看到這裏也許你會問:耦園的看點,就只有這些亭台樓閣嗎?
當然不是。
欣賞蘇州園林最精髓的要義,除了建築文化,絕對是園林中的山水景觀,也就是假山與水池。
事實上,正如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蘇州園林在方寸之間融入的山水美景,象徵着中國古典文化對嚮往自然、物我兩忘境界的執着追求。
拙政園中水景
縱觀各大名園的山水,往往各有特色,它們通過創造變化萬千的環境,讓其間居住的主人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而天下之山,得水而悦,談到具體的山水佈局,蘇州古典園林亦極有講究。
比如拙政園和網師園,往往採用集中的用水之法,讓園林以曲折自然的水池為中心,配合佈置溪澗、水谷和瀑布等景觀,創造了無限延伸的空間。
拙政園中水景
特別當春明景和,落英繽紛,在花木掩映之下,溪流循環往復。
往往看似山窮水盡卻別有洞天,彷彿柳暗花明就在下一處轉角。
此外配合水景,蘇州園林還創造了另外一絕,那就是疊石造山。
園林的石材往往選用太湖石和黃石,取樣山體的姿容,疊造出山峯、峯巒、山嶺和山谷等等天然景緻,橫看成嶺側成峯,以小山之形傳達大山之神。
於是,當山水合一,儘管園林身處鬧市,也能營造出山依水活,水繞山轉的山水自然。
耦園假山
作為自成一格的耦園,與其他名園相比,自然別有一番與眾不同的意趣:
耦園山水,多了幾分"佳偶"的寓意。
首先是假山的分佈。耦園假山分為東西假山兩大部分,呈現出男與女,陰與陽的區別。
其中,東園假山為黃石疊加而成。
黃石屬於細砂岩類,雖然質地非常堅硬,但因含礦物呈現出橙黃色,具有國畫裏的"折帶皴"質感,能夠創造出古拙而蒼勁的陽剛美感。
東花園假山
東園假山的營造,別出心裁地將黃石的橫直石塊大小相間,配合黃石的天然紋理,創造出了懸崖和絕壁、峯巔和峽谷,或高峻挺拔,或曲折低迴。
特別是靠近水池的一邊,山勢陡增,直削而下,池水順山岩蜿蜒而行。站在山高之下望水,讓人頓時生出如臨深淵的感覺。
而如果説東花園走的是"鋼鐵直男"的風格,那麼移步西花園,沈氏夫婦匠心獨具地創造出了一片温柔的天地。
西花園與假山
西花園的假山營造,質地風貌和東花園截然相反,選用了太湖石。
與冷峻陡峭的黃石不同,太湖石纖巧多姿,玲瓏多竅,呈現出柔美的風格。
經過精心排布,西花園的太湖石假山,正如婉約女子,亭亭而立。
耦園太湖石假山
因此,當東西園假山並列,一個美得蒼勁,一個美得婉柔,不就是一對佳偶雖保持距離,但仍在傳情彼此愛慕嗎?
也許它們正在説:雖然你是你,我是我,但我們碰巧相愛。
作為如此愛情美景的創造者,當年熱戀中的沈秉成和嚴永華,曾互贈對方一首詩:
沈:籤軸琳琅壓鏡台,名姝也合住蓬萊。瓊樓玉宇清虛境,我共羣仙賦月來。
嚴:韻事爭誇玉鏡台,早知仙籍注蓬萊。為他鴛錦翻新樣,靜好緣從翰墨來。
看來,面對沈秉成的熱烈讚揚,嚴永華並沒有和他商業互吹,而是淡然一句"靜好緣從翰墨來"。
你我歲月靜好的緣分,一切還從書香味開始。
細品這句詩,能讓我們覺察到他們愛情生活中的兩個關鍵的細節。
首先,沈秉成和嚴永華的伉儷情深,建立在彼此互相欣賞,志趣相投的基礎之上。
耦園秋景
另外嚴永華雖身為女子,但詩情才華絲毫不遜於沈。
因此從某種程度説,他們不是舊社會里男尊女卑的傳統關係,在精神上是平等對視的。
而事實上,沈秉成比嚴永華年長了整整13歲,即便放到今天,這也是一對名副其實的老夫少妻。
但難得可貴的是,他們用一座處處象徵“佳偶”的園林,見證了對彼此的愛情。
甚至對於沈秉成來説,遇上嚴永華,是他人生中最幸運的事情。
出生於浙江湖州的沈秉成,雖然在道光29年(1849年)考中舉人,但一生仕途並不算順遂。
終其一生,他的官場升遷基本只在江南一帶。
耦園
儘管曾擔任蘇淞道台和安徽巡撫等要職,特別是在上海任職期間,他敢於直面當時氣焰熏天的洋人,曾多次與英法勢力博弈,捍衞大清利益。
但此時的清朝,早已忽喇喇似大廈傾,最終他因直言進諫被罷官。
從此與所謂的錦繡前程絕緣。
此外沈的情感世界也不順利,雖曾娶過兩任妻子,但都不幸早逝,先於他離去,留下他一人煢煢獨立於世界。
就這樣,遇上嚴永華之前的沈秉成,已年近四十,肩負着事業與家庭的困境,疲憊的他開始萌發退隱山林的想法。
在與嚴永華相遇後,這份決心則更加堅定。
耦園花窗
兩人相識純屬偶然。1860年的一天,沈秉成看到同事嚴緇生隨手翻閲一本精美的花鳥畫冊,沈好奇之下也看了幾眼,誰知隨即被其中丹青與詩句深深感動。
而當他聽聞同事津津樂道這位小妹"性情最敏,領會最多"時,一段姻緣就此在不經意間拉開了序幕。
很快,兩人情意相投,喜結連理,這年沈秉承42歲,嚴永華29歲。
雖不是青梅竹馬,況且還有十來歲的年齡差距,但讓所有人欣喜的是,嚴永華擁有超越年齡的成熟和才華。
換句話説,她不僅才華橫溢令丈夫傾慕,更是他的人生知己。
當沈決心退隱時,嚴永華毅然決然放下了榮華富貴的官太太生活,轉身與沈秉成來到蘇州,白手起家營造起理想中的天堂。
蘇州水景
如今看來,從頭再來的人生必定辛苦。但兩人歷經種種艱辛,終於相攜築成耦園,相守度過8年寫意時光。
從此再不過問江湖風雨,而是以詩歌會友,以藏書自樂,流連山水之間,找到了心靈深處真正的平靜,直到人生的盡頭。
與此同時,耦園的歷史證明,除了修築園林,沈秉成和嚴永華擁有着其他共同的愛好。
比如酷愛收藏,他們珍藏保存了超過萬卷的藏書,包括大量宋刻本珍貴典籍。
耦園內藏書地
如上海博物館所藏的一件《草書千字文》,作者是貴為唐代三大草聖之一的高閒,這件極為罕見的書法至寶,上面就保留着"耦園至寶"的收藏印章。
此外更重要的是,在沈氏夫婦的呼應下,當時的蘇州還蔚然形成了清末造園的最後一波高峯。
在他們共同的雅好下,吳雲的聽楓園、李鴻裔的網師園、盛康的留園、張之萬的拙政園等等後代名園都驟然興盛起來。
網師園
在這些園林中,沈氏夫婦與眾人常常效法唐宋詩人,結社"吳門真率會",雲遊雅集,品鑑詩畫。
於是蘇州古城繁星般的精緻園林裏,留下了無數詩章與繪畫,從此讓蘇州成為了一座充滿詩意的城市。
而沈秉成和嚴永華,也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首詩。
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後,歸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後,歸於其室。
正如這首詩經。如果説耦園是無心的相機,記錄了歷史,那麼歷史就是多情的鏡子,留住了耦園的永恆。
我們看見,沈氏夫婦與他們的耦園,雖歷經百年滄桑,但至今仍在蘇州古城的一隅,光照着後世的園林藝術與文學。
耦園
可以説,作為最具代表性的蘇州古典園林之一:
耦園之偶,集萃並創新了蘇州古典園林的造園藝術,讓中國古典歷久彌新,今人仍可走近觸摸脈搏。
耦園之偶,也承載了大量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信息,象徵着中國文化"物我兩忘"的精神境地,是一筆當之無愧的世界文化遺產。
最後更重要的是,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耦園之偶,讓我們隨處可見浮生六記一般的温情畫面,穿越銀漢迢迢,為後人留下了一段只羨鴛鴦不羨仙的詩意人生。
我是作者史徒行者阿倫,關注我,分享走心歷史,品鑑寶藏文物。
凡是過往,皆能打開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