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觸動,在路上 篇一百三十七:自駕中國,西遊記 第二回:滄海桑田誕天驕,歸綏百召築青城

由 老巧雲 發佈於 休閒

作者:黑白的觸動

文中照片均為“黑白的觸動”作者所攝,版權所有,未經允許,嚴禁盜用!

4月8日,看過烏蘭哈達火山羣后,驅車向西南220km,到達呼和浩特。從這天開始就較少走高速了,路上時間更長,但更便宜,景觀也更豐富。

呼市休息一晚,第二天參觀了內蒙古博物院。之前在呼倫貝爾一文中提到呼倫貝爾草原是北方遊牧民族的搖籃,他們是如何從草原一隅擴散到橫誇東北、華北和西北的廣袤土地?內蒙古不僅有草原,還有森林和荒漠,多樣的地質孕育了怎樣的人文和自然景觀?這些問題在博物院都能找到答案。

內蒙古博物院位於呼和浩特新城區新華東街,一處寬闊廣場上兩座新穎的建築即是博物院大樓,外觀恢宏,線條流暢,是呼和浩特乃至整個內蒙古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廣場四周還有其他展館等文化建築,大都具有時代特徵和現代美感,讓人眼前一亮。

華美建築中收藏着一部厚重的“百科全書”,濃縮了中國北方億萬年的生態變遷史和草原文明的發展史,如果錯過這些知識,接下來的旅程多多少少會有些無的放矢。

首先來了解一下內蒙古地區的生態變遷。

內蒙古在距今大約20億年前是一片生活着菌藻類生物的汪洋大海,經過數億年演變,無脊椎動物在內蒙古海洋中繁衍起來,形成一個生機勃勃的生物世界。到距今約2億5200萬年的中生代,這裏的地理環境大變,河湖遍佈,氣候濕潤,植物茂盛,爬行動物迅速發展,其中的恐龍在白堊紀佔據了統治地位。

(晚白堊世的內蒙古贊格爾龜化石和竊蛋龍模型)

內蒙古地區是恐龍集中活動的家園,諸多地區因盛產恐龍化石而蜚聲中外,如錫林郭勒的二連鹽池、巴彥淖爾的巴彥滿達呼、鄂爾多斯的查布地區、阿拉善的大水溝、赤峯的寧城等等。

(查干諾爾龍骨,查干諾爾龍是亞洲白堊紀時期體型最大的恐龍,體長26米)

又經過億萬年的滄桑變幻,荒蕪和綠洲交替變更,形成了今天內蒙古層次分明、結構複雜的生態系統,東西橫跨2400公里的廣袤土地上,有茫茫林海、無垠草原、廣袤沙漠和眾多河流湖泊,為生物生息繁衍提供了優越條件,造就了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

草原是內蒙古最重要的生態系統,縱橫幾千公里的大草原佔土地總面積的55.4%,使得內蒙古成為我國主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之一。內蒙古草原從東到西包括森林草原帶、典型草原帶和荒漠草原帶。森林草原是森林與草原的過渡帶,森林與草原植被共存,位於內蒙古東部大興安嶺針葉林帶邊緣。典型草原從東北的呼倫貝爾到鄂爾多斯高原東部,跨度可達1700公里。荒漠草原是草原到沙漠的過渡地帶,分佈於典型草原以西,從內蒙古高原中部向西延伸到鄂爾多斯高原中西部。這些草原地帶涵蓋了內蒙古鼎鼎有名的五大草原——呼倫貝爾草原、科爾沁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烏蘭察布草原和鄂爾多斯草原。

荒漠是內蒙古另一大主要地貌,主要位於西部,面積約30萬平方公里。這裏生態條件嚴酷,氣候乾旱,降水稀少,土地貧瘠。荒漠包括沙地、沙漠和戈壁。沙地是在半濕潤、半乾旱條件下的沙質地帶,在風和水的作用下,既有起伏的沙丘,也有茂密的植被;沙漠是荒漠、半荒漠中的沙質地帶,風力作用下形成大小各異的沙丘,沙丘之間呈面積不等的丘間低地;戈壁是荒漠、半荒漠區域內以礫石和碎石覆蓋的地區。內蒙古五處有名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烏蘭布和沙漠、騰格裏沙漠、巴彥温都爾沙漠和庫布齊沙漠。

接下來是從舊石器時代到草原文明的人文陳列。

內蒙古地區的史前文化被譽為“文明太陽昇起的地方”,舊石器時代,這裏森林茂密,水草豐美,動植物資源豐富,原始人類在此使用打製石器,從事採集狩獵活動,過着羣居生活。如今內蒙古地區共發現20多處舊石器時代遺址,從距今50多萬年跨越到距今1萬年,石器製作從早期的石核、石片都晚期的石葉、細石葉,代表了人類社會生產力進步的不同階段,反映出人類從“直立人”到“智人”的發展歷程。

(鄂爾多斯烏蘭沐淪遺址出土的石核)

人類社會大約於距今12000年進入新石器時代,而同期的內蒙古遺址大都處於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是孕育北方新石器文化的搖籃。這一時期內蒙古先後出現了興隆窪文化和紅山文化。

下圖為興隆窪遺址的人豬合葬場景復原:人骨右側有量具完整的豬骨架,一雌一雄,上下排放,具有明顯的原始宗教意義,是以豬為圖騰崇拜的意識反映。

下圖為紅山文化戴尖帽紅陶女神像:紅山文化因首次發現於內蒙古赤峯的紅山後遺址而得名,其經濟生產方式以農業為主,輔以漁獵,建築、製陶、玉雕、泥塑等手工業興起,晚期社會結構分化,出現掌管祭祀的特權階層,等級制度確立,文明曙光顯露,神像反映了祖先崇拜的原始信仰。

距今4000年前後,中國北方地區的氣候經歷了一個由高温濕潤向低温乾冷的漸變過程,導致農耕文明衰落和原始畜牧業興起。青銅器的使用、方國的大量出現,標誌着本地區進入更高文明階段,先後誕生了夏家店下層文化、夏家店上層文化等青銅文明(大致相當於夏商時期)。

(嵌貝彩繪陶鬲和彩繪陶鼎)

(竊曲紋青銅簋)

春秋戰國時期,內蒙古高原生活着林胡、樓煩、東胡、匈奴等民族,中原諸侯國中的燕、趙、秦三國與其接壤,互相之間時有衝突。後來三國將其轄境擴展到蒙古高原南部邊緣地帶,築長城,置郡縣,開始了中原政權對古代內蒙地區的有效治理。

下圖為出土於鄂爾多斯的戰國時期的鷹頂金冠飾,是迄今所發現的唯一的匈奴酋長金冠飾。

兩漢時期,稱雄於內蒙古高原的北方遊牧民族主要為匈奴、鮮卑和烏桓,他們與漢王朝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漢初因國力較弱,採取和親政策,漢武帝時,國力大增,開始北征匈奴。西漢時期修築內外長城,陰山南北遍築障塞,增設郡縣,遷徙人口,發展農業,對這一地區的開發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圖為漢武帝為抵禦匈奴入侵建造的居延障城(模型),障城是漢塞沿線最嚴密的防禦設施,同時也是邊防最高級別官員的治所和居室。

下圖為鑲寶石金冠飾,造型獨特,工藝繁複精湛,應為受希臘影響的中亞地區文物,發現於內蒙古,表明當時北方遊牧民族與西方的文化交流,是草原絲路肇興的見證。

下圖為漢朝的龍首青銅灶,灶是當時中原定居民族的生活必需品,在內蒙古長城地帶的漢墓中,多作為冥器出現。

(漢朝的紅彩陶馬)

下圖的嵌貝青銅鹿鎮是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天然交融的傑作,鏤雕卧鹿,內包貝殼,鹿表面有彩繪及鎏金,造型生動,巧奪天工。

魏晉南北朝時,匈奴、烏桓等民族多遷入內地,鮮卑則分化出諸多部落,逐漸成為蒙古高原最為強盛的部族,羯、氐、羌各族也紛紛進入蒙古,“五胡”先後建立多個地方性割據政權,最終內蒙古東北的鮮卑拓跋統一中國北方,開創了北魏,與南朝形成對峙,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入主中原的北方遊牧民族。

(北魏的舞樂陶俑)

從春秋戰國到魏晉南北朝的一千三百餘年是中國歷史上各民族走向大一統、大融合的重要歷史階段,也是以北方遊牧民族為主體的草原文明孕育、發展、壯大的歷史時期,崛起於大興安嶺北端的鮮卑民族在南遷過程中迅速壯大,助推了草原文化和中原文明的融合,為中原傳統文化注入了生機活力,為隋唐盛世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唐代的黃綠釉鸚鵡形提樑壺)

公元六世紀末,北周外戚楊堅滅北周建立隋朝,繼而平定南陳,至此結束東漢末年以來長達三個世紀的分裂割據、南北對峙的局面。與隨後的隋唐盛世同期,蒙古高原上新興的遊牧民族——突厥、回紇、契丹、蒙兀室韋等次第登上歷史舞台,其中契丹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契丹發端於今內蒙古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流域,是鮮卑宇文部後裔,北魏時形成八部聯盟,隋唐時勢力強盛,五代時建立了強大的遼國。遼國曆九帝,立國二百餘年,先後滅後唐、後晉、吞併燕雲,與北宋簽訂“檀淵之盟”,達到鼎盛,契丹採用“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治漢人”的“因俗而治”方針,促進了契丹社會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十二世紀初期,契丹宗族傾軋,國力衰微,最終滅於女真人建立的金國,遺族分散於大漠南北,融入女真、蒙古等其他民族。

(遼國的骨鳴鏑)

下圖為遼代的黃金覆面,為殯葬服飾的組成部分,是死者身份地位的象徵,為遼代等級觀念在葬俗中的反映。

女真原為契丹的藩屬,其首領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後於1115年建立大金,金朝歷十帝,共120年,鼎盛時期統治疆域包括今天的淮河、秦嶺以北,還有中原、漠南草原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金朝建立後與北宋定“海上之盟”,向契丹宣戰,1125年滅遼,1127年滅北宋,1234年在南宋和蒙古的夾擊下滅亡。

(金朝的兔毫碗)

北方草原民族你方唱罷,我方登場,要説其中影響最大最廣的,莫過於蒙古人建立的元朝。

蒙古與契丹一樣,也是古鮮卑族的一支,他們均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東胡。西漢初,東胡與匈奴爭雄失敗,退保山中,形成後來的烏桓、鮮卑,後鮮卑的一支拓跋鮮卑南遷建立北魏,而仍居原地的各部落統稱為“室韋”。唐代室韋中的一部叫“蒙兀室韋”,他們是最早的蒙古人。

(折箭訓子:蒙古早起傳説——尼倫部女祖先阿闌豁阿看到諸子不和,以折一箭易,折一束箭難來教育他們要團結互助)

公元九世紀,蒙古人從額爾古納河山林“熔鐵出山”,西遷至草原,居於不兒罕山地區,形成眾多氏族部落,這些部落分為兩個部分——尼倫蒙古與迭兒列勤蒙古,成吉思汗就出自尼倫蒙古的孛兒只斤部。

(熔鐵出山:蒙古人曾燒山熔鐵,開山劈道,從山隘走出到原野)

諸部紛爭激烈,天下擾攘,十二世紀中葉,鐵木真(後來的成吉思汗)開始統一蒙古高原的大業,歷盡艱辛,征戰無數,到1206年,終於將互不統屬、操持各種語言的部落統一於自己的旗幟下,這年春天,鐵木真在斡難河源頭舉行大聚會,豎立國家旗幟——九遊白旗,建立大蒙古國,並稱“成吉思汗”,一個統一的蒙古共同體開始形成。

成吉思汗不僅能征善戰,他還創立了完整的國家制度,包括組編千户、分封黃金家族、組建護衞親軍、頒佈大扎撒法令、創制蒙古文字等等,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隨後他征討西夏,進攻金國;收服畏兀兒,使新疆地區歸附蒙古;追擊高原殘餘敵對勢力,滅亡西遼;又西征中亞哈喇子摸等國,使蒙古民族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舞台。

(西夏的金碗)

下圖為移相哥石碑(複製品),又名“成吉思汗石”,原件藏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埃米塔什博物館,碑文為畏兀體蒙文,漢譯為“成吉思汗討薩爾塔兀拉人還師,大蒙古國全體那顏聚會於不花蘇赤孩之地之際,移相哥射矢中558米遠”。它是現存最早的畏兀體蒙文石碑。

下圖為成吉思汗賜丘處機聖旨石碑(複製),原件藏於青島嶗山太清宮。丘處機曾應成吉思汗召請,於1222年抵達大雪山(西征營帳所在),他力勸成吉思汗清心寡慾、減少殺戮,成吉思汗感其道業精深,欽命他掌管中原地區道教事物。

成吉思汗去世後,其子孫繼承統一事業,於1234年滅金,1247年使西藏歸附蒙古,1253年降服雲南大理,1279年滅亡南宋,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統治全國的封建王朝。其孫忽必烈於1260年稱帝,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他倚重漢法,廣納賢士,建立了繼承前代又有自己特點的國家統治制度。

(元代的五體文夜巡牌)

下圖為元上都的主要宮殿——大安閣,仿北宋汴梁熙春閣形制,並拆下熙春閣木料運到元上都建造而成,是元朝皇帝登基、議政、修法、聚會、接見外國使者的地方。

元朝遼闊的疆域、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以及通達四方的驛路,是元代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得到長足發展,天文、地理、水利等科學技術碩果累累,草原絲路空前繁榮,以元曲為代表的的文化藝術成就斐然,草原文化、漢族文化、伊斯蘭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多元文化匯聚於此,融合發展。

(掐絲金花飾)

(高足金盃:屬羅馬器物,元代宮廷用金之風曠古未有,生活用器多用金銀製成)

(元雜劇戲台)

下圖的銅壺滴漏(原件藏於廣州博物館)是元代科技發達的物證,它是一座水鍾計時器,比圭表、日晷計時更先進、準確,在日夜、陰晴等天氣都可使用。最高的漏壺叫日壺,下面依次為月壺、星壺、受水壺,使用時將水注入日壺,壺嘴流下後依次注入月壺、星壺和受水壺,受水壺蓋中央有一把銅尺,上刻十二時辰,銅尺前有木製浮箭,可隨水位提高上升,從浮箭所指位置便可知時刻。

1368年元朝被明朝取代,退回草原的蒙古貴族仍保持汗統,史稱“北元政權”,與明朝隔長城相望。在達延汗、俺答汗等傑出領袖的統治下,重新確立了黃金家族的統治,實現了與明朝的和平互市。1636年,漠南蒙古封建主率先歸附清朝,到18世紀,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也先後納入清朝統治。清王朝在蒙古實行盟旗制度,優待王公貴族,大力推行藏傳佛教,使蒙古地區社會較為安定。

(康熙御賜龍紋寶刀)

(清代的鑲寶銀乃窮冠)

除了以上民族,內蒙古地區還生活着達斡爾、鄂温克、鄂倫春等少數民族,下面來看看他們的民俗風情。

達斡爾、鄂温克、鄂倫春在內蒙古主要分佈於呼倫貝爾,這裏設有各自的民族自治旗,為全國僅有的3個民族自治旗。

這三個民族自古信奉萬物有靈的薩滿教,以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為主要內容,“薩滿”是通古斯語中“明白”的意思,通古斯諸族認為薩滿曉徹神意,是人神之間的使者。薩滿通過跳神活動與神靈溝通,產生超自然神力,為本族消除災禍,祈求豐收,驅邪治病,占卜未來。

遊牧和狩獵時鄂温克族的主要生活方式,他們有的過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有的以飼養馴鹿、遊獵採集為生。生活在敖魯古雅鄉的鄂温克人與馴鹿朝夕相伴,視馴鹿為吉祥、幸福、進取的象徵,所以敖魯古雅也被稱為“馴鹿之鄉”。

鄂倫春定居前是傳統狩獵民族,千百年來,祖祖輩輩生活在大興安嶺的森林中漁獵、採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上世紀50年代以來,定居後的鄂倫春人生存環境劇變,傳統的狩獵文化日趨衰落,如今農業生產已成為鄂倫春人的主要經濟形態。

以上是博物館見聞。

在“天驕蒙古”陳列中提到,元朝的宗教兼容幷蓄,蒙哥汗時期藏傳佛教從西藏傳入內地,忽必烈封藏族高僧八思巴為國師,藏傳佛教在宮廷中受到極大尊崇,道教全真派因最先效力蒙古國統治集團,也獲得較為優越的地位;隨着中亞伊斯蘭教徒大量遷徙內地,伊斯蘭教在中國迅速傳播;一些蒙古、突厥民眾原本信奉基督教聶斯托利派,後來中亞等地的基督教徒和歐洲天主教傳教士東來,基督教成為散步較廣的宗教。

元代時,各種宗教都可以進行較自由的活動,在今天的呼和浩特,仍有這種開明文化的影響,清真寺、藏傳佛寺在這裏都能看到。

位於舊城區北門外的清真大寺是呼市諸多清真寺中最為有名的一座,始建於1693年,為康熙年間大批西部地區穆斯林遷到呼和浩特而建。整個建築以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為主,兼容伊斯蘭裝飾藝術,莊嚴肅穆,佈局嚴整,寺中有座望月樓,拔地凌空,秀出雲表,登樓遠眺,可將青城(呼和浩特別名)山川物景收入眼底。

玉泉區的包爾漢佛塔是藏傳佛教的標誌建築:

包爾漢佛塔一街之隔是漢傳佛教的觀音寺,始建於清嘉慶年間,是呼和浩特規模最大、保存完整的一座漢傳佛教寺廟,古樸優雅而氣勢磅礴。

諸多宗教中最常見的還是藏傳佛教,作為內蒙古唯一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素有“召城”之稱,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個免名召”,其中大召、席力圖召、五塔寺等藏傳佛寺都是呼市有名的景點。

大召位於玉泉區的大召文化旅遊區,這是一個集廣場、寺院、老街於一體的綜合旅遊區。廣場中心是阿拉坦汗的雕塑,相對於成吉思汗,阿拉坦汗不那麼有名,但他是呼和浩特城的始建者。

阿拉坦汗生於1508年,是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三萬户首領,成吉思汗17世孫。他一生驍勇善戰、軍功卓著,又重視農業生產、發展手工業,是明朝土默川軍事經濟的開創者之一。公元1572-1575年,阿拉坦汗仿元大都體制建城,明朝政府賜名“歸化”。歸化城在大青山之陰,又因由青磚砌築,遠望一片青色,蒙古人叫城“庫庫和屯”(也即“呼和浩特”),漢譯為“青色的城”,這就是呼和浩特又叫“青城”的由來。歸化城是呼市舊城的雛形,清乾隆時在此地又建綏遠城,今呼和浩特就是在歸化城和綏遠城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阿拉坦汗的夫人三娘子也是一位巾幗英雄,他們一起繁榮茶馬互市,為蒙漢友好做出了貢獻。

廣場西側是塞上老街,始建於明清,興盛於民國,歷經滄桑,古韻猶存,是呼和浩特保存完好、體現歸綏舊貌的老街,380米的街道兩側有古玩字畫、民族用品、特色產品等商鋪,熱鬧非凡。

老街盡頭是鐘鼓樓,原為歸化城北門,始建於1572年,曾是歸化城最高大雄偉的建築之一,登樓可撞吉祥鍾、擊平安鼓,遠眺塞上老街和大召景觀。

回到廣場,穿過一座牌坊,八座白塔排列成隊,塔後即為大召。

大召漢語意為“無量寺”,始建於明萬曆七年(1579年),是呼和浩特建造的第一座喇嘛教召廟,數百年來一直是蒙古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以及中國北方名剎之一。

大召是土默特首領阿拉坦汗在青海仰華寺和西藏高僧會晤後,皈依佛教,返回漠南蒙古而建,為“伽藍七堂式”,包括山門、天王殿、菩薩過殿、大雄寶殿、藏經樓五重,東西跨院有漢白玉吉祥八塔、天王殿、彌勒佛殿等建築,恢弘華麗,氣度莊嚴。寺內所供玉佛、壇城及所藏壁畫、碑刻,無不精美奇異,引人入勝。

大召東側街對面是席力圖召,始建於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是呼和浩特地區最著名的一座格魯派寺院。召廟建築宏偉,風格獨特,號稱東方一絕。廟內有81間瑰麗的經堂,為藏、漢風格相結合的混合式建築,富有強烈的藝術效果,是古典建築藝術的傑作。

“席力圖”意為“法座”,歷史上,席力圖召曾是藏族宗教領袖的法座之地,康熙曾親臨本召,賜名“延壽寺”,御賜經典、念珠等物,並御製兩通“康熙紀功碑”,碑文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刻寫,記述了康熙西征噶爾丹的緣由與經過。

(御碑亭)

碑亭外,召廟還有牌樓、山門、鐘樓、鼓樓、過殿、大經堂、佛殿等主體建築,以及古佛塔、佛爺府、塔院等院落建築。

(天王殿中的四大天王)

其中大經堂是召廟最精美的殿堂,合璧式建築絢麗奪目,精美的彩繪圖案、豔麗的琉璃磚瓦,加上殿頂的鎏金飾件,使整個經堂富麗堂皇、瑰麗無比。

塔院聳立的漢白玉佛塔又稱“長壽佛塔”,造型優美,典雅莊重,秀麗又雄渾,是內蒙古地區現存最精美的一座清代覆缽式佛塔。

此外,在菩提過殿、古佛殿、美岱廟、長壽殿等佛殿中供奉有三世佛、彌勒佛(藏語稱強巴)、八大藥師、各形菩薩等,還有僧眾誦經講法的大堂,可在其中感受到藏傳佛教的密宗氛圍。

從席力圖召繼續往東可達五塔寺。

五塔寺又稱“慈燈寺”,是小召屬廟,原有三重院落,整體呈現為金剛界曼陀羅壇城,殿宇規模宏大,佈局獨特,是內蒙古唯一一座壇城寺院。

寺中有“呼和浩特召廟文化展”,從中可以瞭解藏傳佛教和蒙古的不解淵源。

佛教於公元七世紀從印度傳入西藏,九世紀被強力消滅,十世紀末再興。藏傳佛教十三世紀傳入蒙古高原和漢族地區,俗稱“喇嘛教”。藏傳佛教注重教理辯論和密教修行,具有濃郁的神秘色彩。蒙元時藏傳佛教進入蒙古後曾一度衰落,明朝時阿拉坦汗邀請三世達賴索南嘉措於青海會晤,正式信奉藏傳佛教,標誌其在漠南再度興起。明清時,漠南地區人人信佛,呼和浩特召廟林立,佛光四溢,成為蒙古高原佛教文化中心。

下圖為展覽陳列的《甘珠爾》、《丹珠爾》、法器及金剛神像:

《甘珠爾》和《丹珠爾》是大藏經的兩個部分,前者為佛語部,包括顯、密經律共七類經典——戒律、般若、華嚴、寶積、經集、涅槃、密乘;後者為論部,包括經律的闡明和註疏、密教儀咒解釋和無明雜著等。金剛神像有馬頭金剛、屍林主、屍林母等,形容可怖,有的飲血食心,令人膽寒,這些形象或儀軌都有對應的象徵寓意。除了神秘,從經文可以看出藏傳佛教是一個體系完整、邏輯嚴密的系統,與其説是一種宗教,更可説是一種文化,與漢地禪宗強調“悟”不同,藏傳佛教是一種包含邏輯、思辨以及生活常識和工巧藝技的、由淺入深的教育。

五塔寺得名由來於寺中的金剛座舍利寶塔,這是一種源於印度阿育王時期(公元前3世紀)的五塔建築。寶塔後的牆壁上嵌有石刻六道輪迴圖、須彌山分佈圖和蒙文石刻天文圖,其中蒙文石刻天文圖是世界上唯一用蒙文標註的石刻天文圖,精確度高,極具科研價值。這座寶塔建於清代,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除了召廟,呼市另有一座綏遠城將軍衙署也值得一看。

綏遠城將軍衙署位於新華大街,是清代綏遠將軍管轄歸化城、漠南蒙古及統領大同、宣化等地駐兵的辦公衙門,共有79位綏遠將軍在此掌印,號稱“漠南第一府”。這裏可以瞭解清代邊防屯兵和八旗制度,還可以觀覽呼和浩特城市發展變遷歷史。

除了歷史,呼市也有現代都市的清新與時尚。

你可以在青城公園瞻仰豐碑、靜觀湖水:

你可以在大盛魁文創園感受萬里茶道的昔日繁榮:

你可以在摩爾地下商業街沉浸老上海的復古風情:

也別忘了在大街小巷嚐嚐焙子、燒麥,賞賞傳統手藝:

呼和浩特的旅程還未結束,下一篇我們將逛逛呼市南郊的青冢(昭君墓),然後繼續西行,探索內蒙更多的風物......

小編注:本文作者@黑白的觸動 是什麼值得買生活家,他的個人自媒體信息為:

微信公眾號:黑白的觸動 ,微信搜索“黑白的觸動”

扶持推廣個人品牌是生活家新增福利,更多詳細內容請了解生活家頁面。歡迎大家踴躍申請生活家,生活家中表現優異的用户還將有機會成為『首席生活家』,歡迎有着特別生活經驗的值友們踴躍加入生活家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