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岸邊是家鄉丨在龍山博物館穿越時空隧道,網絡名人對話千年黑陶,傾聽黃河故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子驕 濟南報道

1928年春天,一輛從濟南開往青島的火車停在了章丘西部的龍山火車站。從車上走下來兩名乘客,一名叫吳金鼎,一名叫崔鴻澤。就是這兩個人的龍山之行,發現了城子崖遺址,由此揭示出來龍山文化。伴河而生,依河而盛,龍山文化遍佈黃河中、下游的廣大區域,與仰韶文化一道成為中國史前考古的基礎,對於認識和研究中國新石器時代的文化與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時隔50多年,“黃河岸邊是家鄉—‘返故鄉·看發展’網絡名人山東行”觀摩團來到龍山博物館,一睹遠古龍山風采,一品黃河流域文化。

黃河岸邊是家鄉丨在龍山博物館穿越時空隧道,網絡名人對話千年黑陶,傾聽黃河故事

沙與水的交融,人與陶的對話

距今4600年至4000年的龍山文化是黃河文化的主根系和直根系,為黃河流域大大小小、密佈林立的城邦國家提供了第一個較為統一的文化形態。而龍山博物館建於1994年,是山東第一座遺址類博物館,它設計獨特,遠眺為一組古建城堡,俯視為一隻展翅欲飛的玄鳥。站在博物館正門前,由腳下的時間線指引,眾人從幾千年前踏入,又自幾千年後踏出。龍山文化九千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文化史,兩千年的建成史,像一幅宏偉壯麗的歷史畫卷,緩緩在眼前展開。

黃河岸邊是家鄉丨在龍山博物館穿越時空隧道,網絡名人對話千年黑陶,傾聽黃河故事

黑陶,誕生於新石器時代,因“器壁極薄、漆黑光亮、器型規整、少飾紋縷”而著稱。而山東龍山黑陶造型簡潔樸素,且裝飾素雅流暢,反映了當時高度發展的製陶業的水平。據講解員介紹,黑陶在燒製時採用了封窯煙燻的滲碳方法,器表呈現出深黑色光澤。黑、薄、光、紐為黑陶的四大特點。

網絡名人@江氏小盜龍對此頗有興趣,他説,龍山文化是黃河流域的典型文化之一,而黑陶文化又是龍山文化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一定仔細觀賞,多拍些圖片留念。

黃河岸邊是家鄉丨在龍山博物館穿越時空隧道,網絡名人對話千年黑陶,傾聽黃河故事

在眾多黑陶展品中,一件蛋殼黑陶高柄杯吸引了眾人的目光。蛋殼陶是一種薄胎黑陶,漆黑烏亮,薄如蛋殼的陶器,因而得名蛋殼陶。它以素面或磨光為最多,飾紋飾者較少,主要有弦紋、竹節紋和鏤空等幾種,有“黑如漆,硬如瓷,擊如磬,明如鏡”的特徵。據講解人員介紹,“蛋殼陶為典型龍山文化所見,是原始社會末期製陶工藝高度發達的產物,代表了龍山文化製陶工藝的最高水平,成為特定時代特定地域內,新石器時代晚期古陶文化的代表作。”

這個來自遠古時期的蛋殼陶器,透露出4000多年前古人制陶工藝的“玄機”,也訴説着與黃河水的淵源。“蛋殼陶的製作難度很大,陶胎內不見任何雜質,質地十分細密,幾乎不滲水,這就要求製陶使用的陶泥必須是細泥。這種細泥很可能經過反覆淘洗,再經沉澱,取用表面最為細膩、無沙、黏性較大,富含多種礦物元素那部分。而黃河水的泥沙,再適合不過。”講解人員介紹。

如此,沙與水的交融,加之土與火的共舞,孕育出了龍山黑陶之美。

舌尖上的龍山,味道里的黃河

以時間線為軸,網絡名人們依次觀看了“序廳”、“龍山破曉——西河、小荊山遺址”、“文明之星——城子崖遺址與龍山文化”、“考古聖地——城子崖遺址的發現與發掘”、“濟南尋根——東平陵城”等展廳。各式各樣的器具凝聚着先民的智慧與結晶,數千年前的文化。

黃河岸邊是家鄉丨在龍山博物館穿越時空隧道,網絡名人對話千年黑陶,傾聽黃河故事

提起千年之前龍山文化時期先民們的生活,很多人都認為當時他們應該過着茹毛飲血的生活,其實不然。龍山文化時期已經實現了六畜興旺,馬、牛、羊、豬、狗、雞,都已經完成了馴化,那祖先們的飲食是什麼樣的呢?講解員告訴大家,“除了燒烤以外,老祖先有一種吃法一直延續到現在,用現代詞彙來説應該叫石烹。祖先們發現燒燙的石頭也能起到熟食的作用,石烹法便出現了。人們把一塊石板放在篝火上燒,等石頭燒熱後,再把需要烘烤的食物放在石板上,以達到熟食的目的。今日魯南人民的主食煎餅,實際上就是史前石烹法的延續和改良。”

石磨盤、石磨棒、陶甗、陶鬲……眾多炊具一應俱全,讓人陷入了美好的想象。“4000多年前,我們的先民用採自田野裏雨後頂着水珠的野葱、野生食用菌倒入用陶罍剛從泉眼裏打來的山泉水中,開鍋以後放入各種純天然的食材,咕嘟咕嘟,大夥圍坐在一起,暢想着美好的未來。”網絡名人@潘明先生感嘆道,“看到這些陶器,就不得不讚嘆祖先的智慧,龍山文化與仰韶文化,都是黃河流域的璀璨明珠。”

由於南靠泰山,北依黃河,有着肥沃的山前沖積平原,為人口的聚居和增長提供了先天條件。此時期,黃河的兒女們,用黃河泥土做成的炊具,烹煮着黃河水澆灌的作物,世世代代,繁榮興旺。

建設文化陣地,講好龍山故事

近年來,龍山博物館把青少年社會教育提到了工作的重要位置,常年開展“我在博物館上了一堂歷史課”、“原始部落進校園”活動、“城子崖史前文化研學”社會教育活動項目,累計接待研學團隊、開展其他各類社會教育活動1000餘次,深受廣大師生歡迎。

“龍山文化就在我身上,在與我一樣勤奮求知的少先隊員身上;在每一位老爺爺、老奶奶身上;在每一位辛勤勞動的叔叔阿姨身上;在每一位章丘人身上,它象徵着章丘人的善良、勤勞、智慧、才華……”在龍山博物館承辦的“我從龍山來”主題徵文活動中,這篇《尋找龍山文化》令人眼前一亮,被評為小學組的一等獎,獲獎者孫啓天同學正是在參加完研學活動後有感而發。

黃河岸邊是家鄉丨在龍山博物館穿越時空隧道,網絡名人對話千年黑陶,傾聽黃河故事

以城子崖深厚的文化底藴為依託,博物館開展的研學和原始部落進校園活動,全方位、立體式地向廣大青少年呈現了4000多年前先民的生活畫卷。除參觀博物館、開闢第二課堂、參觀流動展覽外,博物館還打造了探訪城子崖遺址、陶藝製作、植物拓染、鑽木取火、石器磨製、考古發掘、考古勘探、城牆夯築、文物修復、鐵鍋打製、原始農耕體等體驗活動。針對冬春兩季的天氣情況,專門開闢探訪東平陵城尋根老濟南户外活動路線,讓青少年在體驗中找到樂趣,在行走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黃河岸邊是家鄉丨在龍山博物館穿越時空隧道,網絡名人對話千年黑陶,傾聽黃河故事

網絡名人@魏新談到,在濟南眾多的博物館中,它很低調,卻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博物館,越來越多的人將傳承龍山黑陶的使命扛在肩上,記在心裏。“作為活動的第一站,我們來到這非常有意義,就是要尋找文明的源頭,文化的源頭。”

據瞭解,城子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在規劃總體保護的基礎上,根據遺蹟本體保護、遺址公園建設需要,以遺址城垣、城壕遺蹟保護展示等專項方案為指導,壓茬開展相關工程,開展多個保護、展示建設項目,對改善周邊居民生活、居住環境,對地方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明顯的帶動作用,年參觀人數達15萬餘人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90 字。

轉載請註明: 黃河岸邊是家鄉丨在龍山博物館穿越時空隧道,網絡名人對話千年黑陶,傾聽黃河故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