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經濟日報】;
華燈初上,坐落於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西側的國家速滑館流光溢彩。22條絢麗奪目的光影環繞着橢圓形的玻璃幕牆飛速流轉,宛如速滑運動員在冰面縱情疾馳留下的道道軌跡。國家速滑館不僅顏值高而且有內涵,在設計理念、技術工藝、賽事保障、場館運營等諸多方面,都彰顯出科技、綠色、節儉、可持續等特點,為奧運場館建設樹立了新標杆。
創新帶來“結構美”
相較於國家速滑館的“大名”,“冰絲帶”的暱稱似乎更能凸顯場館背後剛柔並濟的設計理念。總長13640米的彩釉玻璃發光管、3360塊曲面和平板玻璃,共同構成了“冰絲帶”輕盈飄逸的雙曲面馬鞍造型。支撐起這一造型的是一套由屋面索網、環桁架和外側幕牆斜拉索共同構成的鋼結構“骨架”。
為何採用這一造型?國家速滑館場館設計團隊鋼結構設計師、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複雜結構研究所副所長王哲告訴記者:“場館內部需常年保持製冰環境,相當於一台巨大的‘冰箱’,空間越緊湊,能耗就越低。因此,將兩側屋頂向下彎曲,在確保比賽、觀賽的前提下,儘可能最小化室內空間,滿足節能需求。”
然而,要實現外觀既流暢又節能降耗的設計方案,處處充滿挑戰。首先,從結構角度看,來回彎曲的外立面不是常規穩定的受力形態。其次,國家速滑館橫向跨度大,傳統做法要求建築整體“增高”,這不僅與綠色節能的出發點相悖,而且拉高的建築物也很難與周邊環境相協調。
經過空間建模、反覆模擬上千種不同的工況,設計團隊找到了受力最優、結構最牢的建造方式,探索出“帶斜拉圈樑索網結構體系”和“多重彈性邊界索網找形方法”,分別利用158根屋面索和120根外立面斜拉索,為國家速滑館編織起一個堅如磐石的“鋼筋鐵骨”,也創建了世界跨度最大的單層雙向正交馬鞍形索網屋頂體育館。
“這一設計使屋面結構高度大大降低,節省鋼結構用量綜合造價約20%,減少玻璃幕牆面積4800平方米,約合2880萬元,使空調耗電量減少5%的負荷,縮短工期約3個月。”王哲説。
綠色鋪就“最快冰”
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將產生金牌數量最多的單個場館,國家速滑館的冰面建設備受關注。如何為運動員提供最好的舞台成為設計團隊面臨的首要問題。國家速滑館場館設計團隊總負責人、北京建院副總建築師鄭方曾先後負責北京2008年奧運會5個競賽場館的設計。此次參與“冰絲帶”的設計,鄭方深感責任重大:“整個冰場表面的誤差不能超過5毫米,冰面越平整,硬度越均勻,越利於滑行,從而提高運動員的競技速度。”
國家速滑館的冰面面積達1.2萬平方米,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冰面。在如此大規模的場地打造“最快冰”,國家速滑館放棄了傳統制冷方法,創新性地採用了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成為全球首個採用該技術的冬奧速滑場館。
“效能更高是二氧化碳製冰技術的一大亮點。”國家速滑館場館運行團隊主任武曉南介紹,冰面下方鋪設有近130公里的不鏽鋼冰盤管,在其中流動的液態二氧化碳可以將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內,温差越小,冰面越平整,這為運動員創造好成績奠定了基礎。
武曉南告訴記者,製冷產生的餘熱還將用於運動員生活熱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維護澆冰等,一年可節省約200萬千瓦時電。“這項技術將為場館的可持續發展、帶動更多人上冰雪作出貢獻。”武曉南説。
智慧打造“聰明館”
隨着“冰絲帶”正式進入賽時,場館的賽事保障和賽後運營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心的話題。
為了保障各個競賽場館的平穩運行,北京建院建築師李世衝所在的北京冬奧運行指揮部調度中心成為最繁忙的“中樞系統”。面對一塊近20米長的超大屏幕,李世沖和他的同事們需要密切關注各場館、機構、涉奧設施的實時運行情況。“遇到賽時易發、突發的事件時,調度中心將第一時間協調管理部門快速響應,確保冬奧會安全順利進行。”李世衝説。
此外,“超級大腦”也是“冰絲帶”在賽事保障方面的一大利器。目前,由北京建院和中科院軟件所聯合研發的國家速滑館智能化集成平台——“超級大腦”已經上線,該平台已接入二氧化碳檢測、室內定位導航、速滑訓練體能檢測等36個系統,通過遍佈在場館內外的各類物聯網傳感器,實時採集、分析近10萬個數據,在能源調節、冰面養護、防疫管理、訓練監測、服務保障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唯一新建的冰上競賽場館,國家速滑館與雄渾的鋼結構“鳥巢”、靈動的膜結構“水立方”遙相呼應,共同組成了北京這座世界首個“雙奧之城”的標誌性建築羣。未來,這座充滿科技感的場館將如何服務於普通百姓的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從2008年奧運場館賽後運營情況來看,建築空間和衍生功能的多樣性遠超預期。”鄭方表示,“冰絲帶”在規劃建設之初,就將賽後運營作為場館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詞。據介紹,通過分模塊控制技術,國家速滑館可根據不同項目分區域、分標準制冰,滿足花樣滑冰、冰壺、冰球等多種冰上運動項目的競賽要求,成為集體育賽事、羣眾健身、文化休閒、展覽展示、社會公益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體育綜合體,成為展示我國冰雪運動發展的新名片。
“這不僅為日常大規模的公眾冰上健身提供了場地,也為賽後的商業演出預留了超乎想象的空間。”鄭方説。(經濟日報記者 康瓊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