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的旅居經歷給我帶來了很多思考

因為攻讀博士學位,我曾經在新加坡生活了四年,這裏也成了我遊歷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大本營”。四年不是很長,但還是讓我對新加坡和整個東南亞產生了很深的感情和濃厚的興趣。在東南亞的旅居經歷,也給我帶來了很多思考和問題。

對我們而言,東南亞就像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鄰居——雖然來往密切,但對他的來龍去脈,我們卻知之甚少。2017年一首魔性的《咖喱咖喱》火爆了互聯網:“咖喱、肉骨茶、印尼九層塔;沙巴、芭堤雅、陽光熱辣辣……”這些關鍵詞都讓我們覺得無比親切。但是,大多數人對東南亞的理解,正如這首歌一樣淺嘗輒止。

東南亞的旅居經歷給我帶來了很多思考

《遲到的東南亞》,查雯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不僅是在個人層面,在國家層面同樣如此。除了作為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東南亞還是中國周邊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也是與中國交往最密切的地區。2020年,東盟首次超過歐盟,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儘管如此,我們對這一地區的研究,卻遠不及我們對西方的研究那樣廣泛和深入。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和近代西方國家搶佔了國際政治中的主導地位,有着密切的關係。東南亞被納入殖民體系後,不僅區域內的聯繫被割斷了,同時整個地區也被置於從屬地位。如今,殖民體系早已瓦解,但人們依然習慣將東南亞國家視為大國的“追隨者”。以國際關係學科為例,主流理論多以大國為重,對於中小國家的關注相對有限。即便是針對東南亞國家開展的研究,所採取的視角也多是大國博弈如何影響了東南亞,而非真正立足於東南亞國家本身。正是這樣的思維定式,沖淡了很多人對東南亞的興趣,忽略了它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對象所具有的價值。事實上,過往的經驗已經説明,東南亞國家的內政和外交均有着很強的內在邏輯,這些國家絕非完全隨着大國的腳步而起舞。

本書之所以起了《遲到的東南亞》這個題目,一則是因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東南亞國家,多數形成較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陸續登上國際政治的舞台。不僅如此,在文中你還會看到,就連“東南亞”這個概念,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才開始被世界所熟悉和使用的。二則,“遲到的東南亞”這個提法,還有一層“提醒”的用意。相對於中國與東南亞的密切聯繫而言,我們對這個地區所開展的系統、全面的研究,實在是太少了。

當然,本書對東南亞歷史和政治的討論,絕對稱不上系統和全面。但是,我希望它可以引起更多讀者對東南亞的興趣,同時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本書的每個章節均以一個或幾個相關的問題為切入點,以對答案的探索為脈絡,將瑣碎的信息串聯起來,並且夾雜了很多個人化的觀點,以及對於“偽答案”的批判。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歡對一些小問題刨根問底,那麼這本書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你的好奇心。

(作者為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教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07 字。

轉載請註明: 東南亞的旅居經歷給我帶來了很多思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