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梁皇山,徐霞客從這裏開遊,真實的風景怎麼樣?
出了前童古鎮,乘車往西北走不了多久,就到了梁皇山。這裏據説是《徐霞客遊記》開篇第一景,古稱“桐柏山”,因南北朝時期梁宣帝為避侯景之亂到此隱居而得名。
我去的時候天氣很好,陽光高照,但是山風吹過來,很涼爽。進了景區不遠,就遇到了拓展訓練場。我最反感在旅遊景點搞這種拓展訓練基地。我覺得沒誰願意來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把自己搞得滿身臭汗,至少我不願意。
越過那個訓練場,有一個用半根毛竹做成的水槽,槽中清澈的山泉緩緩注入最下面的水池,很多人直接取那裏的水飲用。往裏走不遠有一個泉眼,狀如水井,純淨的山泉正從泉眼汩汩流出。泉眼前面不到五米的距離就是一股溪流,上方用木條搭成一個遮陽架,遮陽架上爬滿了藤條。有了藤架,下面的溪水曬不到陽光,格外清涼。很多人分坐在溪流兩邊乘涼,絕大多數人光着腳在溪水裏泡腳。我回頭看了看幾米之外的那個泉眼,不知道它的水是否來自這條溪流。不知道剛才直接飲用泉水的那些人,喝的是甘飴的山泉,還是這些人的洗腳水。
再往上走就到了一座很精緻的寺廟,旁邊有一道門可以直接通往山上。在我走過那條門後,有一個小姑娘就把門給關上了。我問她為什麼要關門,她嘟噥了一句,我沒有聽懂。我跨過旁邊的護欄,跳到了一塊突出的大石頭上。那裏的泉水很旺,嘩啦啦地從山上的陡巖跌到山下的小石潭中。幾位美女赤着腳,坐在岩石上,把腳放在潭水裏,悠閒地進行着足浴。在我上山的時候,成羣的老人從山上走下來。我問了幾個人,他們大多來自寧波。和這些老人相錯着身,我又攀了幾個山岩,登上了山頂。
回來的時候,在山上搞安保工作的志願者告訴我,走南線可以欣賞到不一樣的風光。那裏有很多水潭,風景很美,路也好走,我就順着他説的路線下山。然而,我沿着山谷一路走到山底,也沒有見到一個水潭或者瀑布。整個山谷都是形狀各異的石頭堆疊在一起,僅有一線溪水若有若無的續到了山腳。這裏唯一不同於其它地方的,就是山中樹立了很多木製景觀牌,上面記述着梁宣帝與佛經的不解之緣。比如,梁宣帝在“止觀台”上領悟到了“因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禪理,説根治人生煩惱的藥方一是止二是觀,即放下放下再放下。一個皇帝,不奮發圖強治理國家,卻躲在山中信起了佛,要把一切放下。滿腦子裝着這麼頹廢的佛家思想,其治下的國家難以長久是必然的。
又有一個牌子説,梁宣帝遭遇侯景之亂時一路逃到了寧海境內的一座山裏,這裏地勢險要,那些要加害他的人束手無策,只好暫時作罷,讓這位偏安一隅的皇帝對這座山感恩戴德,在平定侯景之亂後,馬上封這座山為“梁皇山”。
古人十分迷信和盲從於權利,認為皇帝封過的任何東西都是最為尊貴的。連遊聖徐霞客也不例外,當他遊歷了全國各地的美景後,決定寫一部遊記,想到的第一景當然是被梁宣帝封過的梁皇山了。我認為這是徐霞客拿梁皇山作為開篇日的主要原因,並不是認為這裏的風景如何美好。他有意無意地,在某種程度維護和張揚着皇權。
梁皇山與寧波其它的山相比,沒有什麼特殊的看點。如果遊過其它山,這裏就不必要來了。
本文及本賬號下所有文章皆為原創,剽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