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餘干看鳥
江西省餘干縣白鶴洲上白鶴展翅。 吳成水攝
近些年,成羣結隊的冬候鳥飛抵江西省餘干縣境內,主要活動於鄱陽湖畔的康山大堤附近。據歷年統計,90%以上的白鶴東部種羣在鄱陽湖越冬。
餘干,一座有着2200多年曆史的古縣。鄱陽湖,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到餘干看鳥,若運氣好,還能順便看江豚。
攝影愛好者往往比候鳥先到,“守鏡待鳥”。候鳥陸續到來,多會聚於白鶴洲(也叫插旗洲),聚集於此的攝影師更多,他們各自覓一個拍攝的根據地,一待就是大半天、一天,甚至十天半月。
停落於白鶴洲的候鳥,以白鶴居多,也有灰鶴、鴻雁以及天鵝等。這片區域食物充足,當地政府專門撥款,請附近居民種植上千畝水稻,稻熟後不收割,專供候鳥覓食,好比人類給鳥類創設一處偌大的餐廳。白鶴在富有植物的淺水處覓食,常將嘴和頭沉浸水中,邊漫步邊採食,每次採食20分鐘左右。
一到冬季,飛來餘干的候鳥蔚為壯觀,猶如一大片一大片白雲落入田間、水域。灰鶴飛舞,就像一筆筆水墨在紙上揮灑,畫面素雅。它們有的埋頭覓食,有的引頸鳴唱,忽而這一片比翼,忽而那一片起舞,纖細的大長腿,高貴、漂亮。尤其是它們起飛或停歇的剎那,身姿最優雅,最具藝術感,它們是天生的舞者,人類有些舞蹈動作或許是對鶴類的模仿。
每隔一段時間,大批的候鳥就會參差飛翔,繁而不亂,頗具層次感,姿態各異。當白鶴展翅劃過天空,你會發現它們的翅膀尖端是黑色的,點綴於大片白色裏,分外雅緻。停駐的白鶴,胸和前額呈鮮紅色,如精巧的飾品,整體看上去聖潔典雅。
在適宜的距離外欣賞,如同交響樂的鳥鳴不絕於耳,立體,瓷實,又空靈。若能錄下來,無須剪輯,就是一部完整的樂章。每當候鳥齊飛時,攝影師立刻行動起來,顧不上動作的雅觀,只管架起長槍短炮,上下左右前後地瞄準。估計候鳥也是見過世面的,不以為忤,自顧自地繼續舞蹈、歌詠。
相較於白鶴洲,活動在鄱陽湖水域的候鳥更散漫,它們浮在水面,或翔於水上,留下或清晰或縹緲的倒影,遠遠瞧去,別有一番韻味。湖水,讓鳥更靈動和婉約,所以,在康山大堤觀鳥的人也不少。有時車在堤上排成長隊,鳥在湖心排成長隊,顯然候鳥的隊伍更優美,更具藝術構思,它們用長腿在湖面率性彈奏,泛起的漣漪和波紋,就是絕美曲譜,是用眼睛也能看得見的旋律。
觀水域的鳥與觀田洲的鳥有不一樣的感受。閒坐康山大堤斜坡,面朝鄱陽湖,會覺得此地乃神界與凡間的連接點,或飛或泊在湖心的候鳥,如光的粒子,又彷彿派遣到人間的使者,人們不得不謙遜,靜靜望着。好幾處沒硬化的斜堤下,瘋長成畦的蘆葦,宛如湖的睫毛,隨風翕動,與湖面的鳥呼應成一幅無須修飾的中國畫,也是《詩經》裏詩意的具象表達。下到岸灘,散漫走着,灘塗上躺着石頭、草、擱淺的蚌。我特意繞蘆葦叢轉悠,欲將身影蹭入攝影師的構圖,織進這幅美妙的自然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