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今日新昌丨農房變客房 鄉村變景點

由 宗政從蓉 發佈於 休閒

  通訊員 俞帥鋒

  東茗鄉是遠近聞名的茶鄉,也是紹興市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先行試點鄉鎮之一。

  走進白雲深處的東茗鄉下巖貝村,只見村裏人來人往,外地遊客絡繹不絕。“山中來信·鄉悦雲端”民宿店長張可忙得停不下來,她一邊接聽訂房電話,一邊又在網上操作客户訂單。“整個暑假,客房一直爆滿,現在再來訂房只能安排到9月中旬以後。大部分客人是從杭州、紹興、台州過來避暑的。”張可介紹説。

  得益於當地積極開展農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盤活利用的政策,下巖貝村吸引了一批創業人才前來運營中高端品牌民宿。今年32歲的吳鑫鑫,幾年前以每年1.2萬元的價格租下了村裏的閒置農房,打造了中端民宿“東眉悦居”,生意一直十分火爆。緊接着他又租了村裏另外一户農户的閒置宅基地,投資500萬元建造了他的第二家民宿“柒月”,裝修高端大氣,一開業就吸引了大批遊客。“到了節假日,預訂電話平均幾分鐘一個,生意太好了。”他表示。

  在他們的示範帶動下,下巖貝村民宿產業發展迅速,總數量達到24家,牀位300餘張。村裏的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煥發了“新生”,農户們也有了固定的租金收益,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形成了“村民有租金,集體有分紅,民宿有收益”的共贏局面。

  據瞭解,藉着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的“東風”,加上當地得天獨厚的鄉村文旅資源,東茗鄉因地制宜探索出了整村激活、項目激活、文化激活、業態激活等較為成熟的激活方式,積極創新實施多樣化運營模式,真正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

  後岱山村將28幢連片的閒置農房,由村集體統一打包轉租給第三方企業經營,打造了“記憶巷”景點,陸續開出了村味豆坊、青石居、紅薯坊等特色小店,吸引遊客前來打卡;東豐坑村石門坑自然村開展了“朝書幕畫 詩溢石門”書畫小村建設,由村集體統一收回10間閒置農房進行改造,統一出租給投資商經營,打造了“石門燕窠”民宿。

  東茗鄉是我縣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積極開展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盤活利用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我縣通過空倒房整治、民宿經營、改造利用等途徑,政府投資與引入工商資本相結合,實施改造項目450餘個,激活農房42.58萬平方米,帶動集體和農户增收4000餘萬元。

  “我們將在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大框架內,在‘三權分置’條件下,深入探索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盤活利用的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子,為實現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貢獻智慧和力量。”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聲明:本文轉載自【今日新昌】,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權,請聯繫更正、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