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聯航811號空難航空公司為何寧願摔死乘客,也不願改進小隱患

由 展東明 發佈於 休閒

1989年2月24日凌晨1點52分,聯合航空811號航班準時在檀香山起飛,巨大的波音747滿載着377名乘客,一頭扎進了夜幕之中,朝着數千公里之外的新西蘭前進。乘客們滿懷欣喜,因為再過8個小時,他們就可以在澳洲享受陽光和沙灘了。然而,接下來的幾十分鐘,他們將迎來一生中“最刺激”的旅程,而機長的一個小小決定,挽救了他們大多數人的命。

811號航班共有18名機組人員,副駕駛史萊特和第二副駕駛托馬斯,飛行時長分別為1.4萬小時和2萬小時,都是經驗豐富的“老鳥”(叮咚!經驗豐富Flag)。而機長大衞·克羅林,更是擁有35年飛行經驗,累計飛行時長近3萬小時,而且還有2個月就要退休了(叮咚!馬上退休Flag)。雙重Flag加持,看來克羅林想順利退休也挺難,總歸得遇到點事。

真是怕啥來啥,原本應該星光燦爛的航線,突然出現了雷暴天氣。為了躲避暴風雨,機組人員決定爬升至3.3萬英尺高度,避開惡劣天氣帶來的亂流。考慮到爬升過程中會遭遇顛簸,機長讓乘客全部綁好安全帶,恰恰是這個決定,讓很多人逃過一劫。凌晨2點08分,當飛機爬升至2.3萬英尺的高度時,一場可怕的災難發生了。隨着高度不斷升高,機艙內外的壓力差也不斷增大,許多乘客都聽到了詭異的摩擦聲。僅僅過了1.5秒,就聽“轟”的一聲,前貨艙門突然爆開,並撕下一大塊機體。機艙內的高壓空氣噴薄而出,所有沒有固定的東西都被吸了出去。

一對夫妻剛準備睡覺,被這突如其來的動靜驚醒,睜眼一看,當即嚇得七魂去了六魄:眼前空空如也,腳底下還有個大洞。他們兩人算是幸運的,畢竟還安穩的坐在飛機裏,有9名乘客可倒了大黴,連同座椅一起被吸了出去,摔得是屍骨無存。當時,一名乘務員正在為乘客倒果汁,也差點被吸出艙外,結果被座椅勾住,在乘客的幫助下撿回一條命。

爆炸減壓導致飛機應急供氧系統受損,乘客在7000米的高度無法呼吸,幾乎陷入窒息狀態。飛行員緊急下降高度,飛機筆直的朝下衝去,2分鐘的時間內下降了8000英尺,乘客們都以為死定了。當飛機開始平飛後,他們終於鬆了口氣,卻不知一連串的問題還在後面呢。(下圖:倖存乘客)

飛行員立即調轉機頭,返回檀香山機場,但爆炸導致飛機右翼受損,機艙內噴出的碎片被吸入3號和4號引擎,導致引擎起火損毀。在後來的報告中,發現3號引擎的扇葉上留存有人體殘骸,説明曾有乘客被引擎攪碎了。不過,這名乘客應該是立即死亡,沒有感受到多少痛苦,其他幾位乘客則會在空中飛行4分鐘,然後眼睜睜看着自己被摔死。

由於機體受損,飛機速度不能超過250KM/時,防止飛機解體;但速度低於240KM/時,飛機又會陷入失速狀態,這讓飛機的控制變得十分艱難。機組人員也不敢保證在喪失2個引擎的情況下,駕駛這架超過300噸的客機安全着陸,所有人都做了最壞的打算。(下圖:事故發生時,乘客拍下的艙內畫面)

在這種情況下,乘務員開始指揮乘客穿救生衣,為迫降海面做準備,儘管他們都覺得於事無補,因為從數千米的高空撞向水面,跟撞在地面沒什麼區別。有些乘客甚至在“臨死”前,還不忘拿出相機拍照,希望有人能發現這些照片,並從中找出空難的線索。(下圖:事故發生時,乘客拍下的艙內畫面)

15分鐘後,飛機下降至4000英尺的高度,乘客再一次看到了海岸線的燈光。與此同時,檀香山機場接到了機組的求援信號,消防車立即出動待命,機場也清空了8號跑道,為飛機迫降做準備。這一切,讓乘客們感受到了生的希望,可問題還遠遠沒有結束。由於襟翼受損,飛機無法完全減速,只能高速迫降,搞不好會衝出跑道。另外,機組人員雖然排放了大部分的油料,但是機體仍然太重,高速迫降可能導致起落架斷裂,進而造成飛機解體。而雙引擎受損,更加劇了這種不穩定性。

幸運的是,飛機的控制系統還能正常工作,起落架也完好無損。經驗老到的克羅林機長駕駛飛機安全迫降,並沒有衝出跑道,當飛機停止的那一剎那,機艙內頓時爆發一陣熱烈的掌聲。劫後餘生的300多名乘客通過滑槽離開了飛機,機長檢查完飛機,確認沒有任何乘客之後,最後一個離開。這時,他才看到飛機上的大洞,意識到剛才的經歷有多麼的驚心動魄。

在這起空難事故中,坎伯夫婦的兒子是9名遇難者之一,至今沒有找到遺體。然而,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局的調查結果,卻未能給他們一個滿意的答覆,二人遂決定自行調查。在這之後2年的時間裏,夫妻倆沒有放過任何一條可能與空難有關的線索,最終揭開了事故真相。

原來,飛機貨艙門原本是由門栓固定在門框上的,而且艙門比門框大。就算艙門意外打開,門也會被死死地吸在門框上,不至於突然爆開、撕裂。然而,波音公司為了增大了貨倉空間,卻把它改成了向外開啓的門,為事故埋下了隱患。波音公司很清楚這項改動存在風險,為防止意外發生,他們為艙門設計了多重固定的C型門閂,確保艙門能夠完全鎖死。

當C型門閂關閉時,主控鎖的電源理應切斷,讓C型門閂的馬達無法啓動。遺憾的是,由於艙門電動系統存在缺陷,無法切斷馬達電源,艙門存在重新開啓的風險。而鋁製的固定器強度不夠,無法阻止門閥轉動,艙門便會重新開啓。聯航881號航班遇到的這次事故,原因就在於此。

事實上,這起事故並不是第一次發生,早在1987年就發生過“泛美事件”。此後,波音公司對各大航空公司發出了警告,要求他們將鋁製固定器換成更堅固的鋼製固定器。雖然這項改動既便宜又方便,可改裝要花上10個小時,這對航空公司而言,那可就值錢了!雖然只需停飛10個小時,但至少會造成數百萬美元的損失。

為了避免這些損失,航空公司與聯邦航空局達成秘密協議,要求放寬改造期限,最終爭取了18個月的改造時間,可改造還未完成,聯航811號航班事故就發生了。如果航空公司不在乎這幾百萬美元,儘快的完成改造計劃,那9名乘客也不至於死於非命。

諷刺的是,在經濟和安全不能兩全的情況下,大多數航空公司仍會為了錢放棄安全摔死幾名乘客,頂多是賠點撫卹金,他們可不會為了省這點錢,讓所有的飛機因為一個小隱患而停飛,這樣他們會損失更多的錢。當然,這麼做也有一個前提,就是他們自己的家人不在飛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