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家住元蕩湖的東岸——是江蘇吳江人,父親家住元蕩湖的西岸——是上海青浦人,上海大觀園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儉出生在一個名副其實的“長三角家庭”中,從小喝着元蕩湖水長大。
圖説:上海大觀園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儉
“出生那天,母親正好回孃家,在吳江突感身體不適,兩個舅舅連忙送她回青浦金澤待產。那時,從吳江到青浦,跨過元蕩湖只能靠泛舟。如果再心急點,直接出生在元蕩湖上,我的名字應該就叫‘湖生’了。好在兩個舅舅爭分奪秒,搖櫓搖得滿頭大汗,及時把母親送到了對岸。”孫儉和家人開車行駛在元蕩橋上,講起這段趣事,格外感慨。如今,青浦東航路到吳江康力大道的斷頭路被打通,跨過元蕩湖無需繞遠路,開車只需5分鐘。
説完元蕩湖,在孫儉和長三角的故事中,不得不提的還有上海大觀園。1978年,為了建造澱山湖風景區,孫儉家的地被政府徵收。後來他父母從農民變成了每月有固定工資的員工。在孫儉的印象裏,小時候自己很神氣,每個月總有零花錢請同學吃棒冰。“那時候,我還不懂一個地區的開發建設有什麼意義,但實實在在地體會到給當地人民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1998年,中專畢業後,孫儉回到家鄉金澤,選擇到大觀園工作,到現在整整23年了。從當初扮演《元妃省親》劇目裏的小太監,一步步成長為實習員工、部門經理助理、部門經理、副總經理,大觀園裏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見證了他的成長。
常有人問,一輩子待在一個地方不會覺得悶嗎?他説,若是在別處可能會,但在大觀園裏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感受。“這就好比,紅學愛好者能把《紅樓夢》反反覆覆看好幾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悟。而我,即便每天走一樣的路,看一樣的風景,卻有不一樣的體驗。”
孫儉喜歡下班後一個人在園子裏漫步。他常常站在一幢建築前,激動到起雞皮疙瘩。“設計得太巧妙了!讓人忍不住感慨,當年技術不甚發達的情況下,老一輩人是如何運用高水準的建築工藝,真實還原《紅樓夢》裏的場景,讓人身臨其境的?”
大觀園是梁友松和樂衞忠兩位老先生負責設計的。後來,當見到滿頭白髮的樂老站在園子裏滿懷激情地講起當年的建造歷程時,孫儉終於明白,大觀園之所以能夠歷久彌新,是因為無聲的建築背後飽含設計者、建造者們的匠心。“上海大觀園是個寶藏之地,值得細細品味,幾乎藏滿了中國人對傳統生活美學的所有想象與嚮往。”
有種説法,上海老一代人,無人童年未有大觀園。對於孫儉來説,從戲台到後台,這座園子再逛23年他都不會膩。“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按下了加速鍵,毗鄰澱山湖和元蕩湖,地理位置極佳的上海大觀園也迎來發展新契機。讓大觀園的美繼續被更多人看到,是我想努力做的事。”
新民晚報記者 楊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