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文觀點整理自陳傳席語錄
吳冠中的字歪門邪道,非常噁心
吳冠中寫的字根本就不叫書法,歪門邪道,非常噁心,是外行胡搞。混淆書法與繪畫的界限,中國書法要朝這個方向發展就完了。
他對於西方色彩下過功夫,對於世界惟一的中國書法,下過功夫嗎?沒下過功夫怎麼行呢?沒有功力怎麼行呢?就想成為一代書法家,開一代風氣,異想天開只能成為笑柄。吳冠中的字只能讓想賺錢的人高興,讓藝術界的人感覺悲哀。藝術要美,最基本的東西不能沒有。這個藝術,就好像人之稱之為人,狗之稱之為狗,是有界限的。
這個界限,最早沒有,後來有了。有了界限就不能亂來,因為有界限是對的。繪畫、書法都有自己最基本的東西,基本東西是不能破壞的。就像説,一個教授不像個教授,是他屬於教授的基本的東西缺了;説這個人不是人,那是他基本的東西——道德沒有了。
吳冠中書法作品
往紙上一潑是1萬美金
書法藝術的沒落,這裏面有市場經濟導致寫字人浮躁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國外文化侵入對於我們的影響。比如説,美國人開始買我們書法的時候,他買誰的作品?當時林散之的字只賣15塊錢,林散之寫了80年的字,功夫相當了得,但是美國人不買,他買了一個不懂書法的年輕人的字。這個年輕人把墨往宣紙上一潑,美國人一看:好!美國人花了多少錢買他的字呢?1萬美金。林散之80年練字是l5塊錢,往紙上一潑是1萬美金……這種影響會帶動10萬到l00萬寫字的人。
他們不知道這是因為美國自己沒有文化傳統,人家花點錢買文化的政策,人家決不會花錢買你最能代表中國文化傳統的東西。
曾經有5個美國的教授到中國講學,談到現代派藝術,他們非常負責任地説,通過調查,美國真正搞現代派藝術的只有5%,而且是有人支持的。美國收藏家收藏現代派藝術的數字是零。美國教授承認其中的陰謀,因為美國沒有傳統,沒有敦煌,沒有巴黎,讓藝術中心轉到美國是不可能的。於是他們提出觀點,花錢讓理論家寫文章,説現在架上的藝術已經過時了,於是搞行為藝術。我們的年輕人不懂得這些,就跟着一哄而上,其實他們是在引導你跟他們學。
書法要是讓人看不懂,那就錯了。就是寫字嘛,為什麼會叫人看不懂?有的人不認識草書,以為草書可以亂寫,實際上草書有草書的規矩,你寫錯了一個字馬上就看得出來。文人的藝術作品裏有文化、有道理。
我們不需要那麼多人寫字
現在關於書法有兩種説法,一種説是沒落了,另一種是説繁榮了,這是各講一段。講繁榮,是説寫字的人非常多。很多人覺得書法就是會寫字就可以賣錢,就轉行寫字了,像一些本來搞經濟、醫學、哲學的都改行寫字了,覺得寫幾個字來得更舒服、痛快。那麼,這種繁榮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我覺得是壞事。因為對於一個社會來説,需要很多的醫學與哲學工作者,書法家也需要,但是,有一個兩個就夠了。
在漢代寫過《非草書》的趙壹,就曾經表述過這樣的觀點,那就是書法寫好了對國家沒什麼好處,與治理地方也沒有什麼關係,沒有必要花很大功夫。其實任何人都應該把字寫好,可一旦都變成書法家,對於整個時代就是個悲劇了。搞經濟建設,人越多越好,對於書法來説,我們不需要那麼多人寫字。
當年有識之士,像鄭振鐸等曾經強烈反對過成立書法家協會,理由是書法是每個人都應該會的,沒有必要成立一個協會。現在不僅成立了中國書協,而且與美協並立,造成了很大的浪費,如果油畫、國畫都獨立了,美協還有什麼用?從發揮的實際作用看,也不理想。
啓功書法作品
沒有相當的氣質,你就是學不好
書法,我認為就是小道,是小技巧,但是需要大方面的支撐,沒有相當的氣質,你就是學不好。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的故事,在宰相來選駙馬的時候,王羲之做了什麼?袒腹東牀!結果留下了東牀駙馬的成語。説明了王羲之本人的氣質,是很率真的一個人。
再看王羲之的兒子。王羲之有七個兒子,其中王獻之的字寫得最好。王獻之在魏晉風度的影響之下,所具有的氣質風度是非常有典型性的。有這麼一個例子,説王獻之與王羲之的另一個兒子王徽之在屋裏聊天,家裏失火,王徽之連鞋也顧不得穿,逃了出去,王獻之卻“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別人講風度都是偶爾講一講,只有王獻之深入骨髓。有這樣的氣質才有他的書法。
技巧這東西,半天可以講完,説起來容易,練起來很不容易。而我們書法既要講技巧,又不是光講技巧。老是在技巧上下功夫,就會走向歪門邪道。字要寫得好,一定是技巧與氣質、風度、學識多方面的結合。現在很多人不讀書,不看報,不關心國家大事,胸無點墨,寫出字來就很小氣。胸懷世界和就琢磨着賺兩個小錢,在筆下流露出來的藝術境界形同天壤。技巧已經夠了,需要的是把傳統的東西認真讀過,然後融化到自己的性情當中。
藝術是什麼?藝術是意識形態,是意識形之於態。顏真卿人怎麼樣,我們不瞭解,但看他的字,就是他的性格。李白怎麼樣,我們也不瞭解,但看他豪放的詩,沒有胸懷的人是寫不出來的。
不要動不動就創新
現代人當書法家,不要動不動就創新,能把傳統繼承好就不錯了。你看趙孟一輩子學“王字”,沒有創新,仍然成為了優秀的書法家。中國是以繼承傳統而聞名的。中國傳統文化就是一脈相承,像繁體字、隸書等,現在都認識,因為傳承沒有中斷。
德國曾有一位很有錢的老太太,她在臨死的時候要把錢捐給中國,理由是什麼?就是因為她認為,世界上只有中國堅持了自己的傳統文化,沒有中斷。如果説中國是一個有特色的國家,這種特色就是繼承。對於書法,尤其是要講繼承,沒有繼承就沒有書法。很多人在喊打破傳統,打破就錯了。有些東西不是説打破就打破的。書法就是如此,沒有繼承就毫無意義。在繼承的過程中不斷加厚傳統,這就非常了不得。那特色怎麼出來呢?應該説你寫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有特色了,就像于右任的字,沒有故意去創新,自然也有特色了。
于右任書法作品
什麼是好的書法作品
什麼是好的書法作品?好的書法作品看什麼?就是看格調。這個既玄也不玄,格調、氣息,懂書法的人一眼就看出來了,書法的品位高低最終就是格調的問題,説到底就是書法家胸懷的問題。
而要想看得懂,就要聽人講,就要多看,由淺入深,讀得多漸漸就懂了。你讀通讀透了就明白書法的審美,讀不透就出笑話。
中國的哲學就是這樣,比如畫畫,畫像很容易,畫不像就不容易,像未必好,不像也許更好,但也許很差;醜怪可能是真的醜怪,也許又不是真的醜怪……這些過去的人都懂,都知道怎麼看,今天的現代人不懂,就得學習。
書法是“非專業職業”
書法是精神的外化,一氣呵成,你擺技巧不行。任何藝術沒有技巧階段不行,但技巧太多了,又不能成為高的藝術。前幾年,我最早提出了一個觀點,也是書法審美的評判標準,叫做“正大氣象”。好的書法作品要有正大書風。你看王羲之、顏真卿、趙孟,你看蘇、黃、米、蔡,哪一個不是正大氣象?這種正大氣象,在唐代以後,其實就一天不如一天。你看漢代石刻的小狗、小羊,都很有內涵,到了明清,石獅子都跟貓一樣,還抱一個繡球。你看唐代顏真卿的字、李白的詩、杜甫的詩、張旭的草書,全都是大氣象。你再看現在的書法,到處都是斜斜倒倒、歪歪扭扭,這反映了風氣不正。
書法不可能成為一種專業,但它是“非專業職業”。什麼叫“非專業職業”?就是説它是在做一門學問,但又不是職業,不是什麼都不幹,天天寫字就可以把字寫好了。我們看歷史上,王羲之是右將軍,國之棟樑,顏真卿是平原太守,蘇東坡也是政府要員,他們都是一生在忙,哪裏是天天專門就寫字?在歷史上哪裏有專業的書法家?
我們的哲學系統和西方是不同的,我們的書法也好,醫學也好,都是文化,西方是技術。我們的中醫可以同病異治,異病同治,這是西方醫學所不能理解的。而書法,我們的書法家不是專門寫書法的,屬於秀才學先生——一夜成,因為有文化做基礎。
林散之書法作品
我講的更真的真話都已經被刪掉了
現在有觀點説,沒有真正的書法批評家,都成了“表揚家”了,是這樣吧?這是社會風氣使然。想當年,魯迅罵梁實秋是“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罵得多厲害,結果梁實秋沒到法院告魯迅,也沒變成狗,後來過得很好,也沒怎麼樣。今天的批評界,批評的人沒有魯迅的膽量,被批評的人沒有梁實秋的胸懷,急了還會告你一下。作為媒體,對於直言的批評也不敢用。這樣的情況之下,不可能出現大的批評家。
我曾經在報紙上發表一些文章,講了些真話,我覺得講真話是應該的,不應該講假話,可朋友們見了我跟我説:“不錯,你敢講真話。”講幾句真話好像成了很了不得的事情。實際上,我講的更真的真話都已經被刪掉了。中國傳統中最為崇尚的就是氣節,這卻是今天文人所缺乏的。
吳冠中書法作品
好的東西不會被人為消滅掉
以前我很悲觀,就像對格律詩的感覺。我原來認為格律詩過幾年可能就徹底消亡了,實際上現在開始復興了。可以説,好的東西不會被人為消滅掉。比方説,以前夜間照明用的油燈,沒有人去打倒它,它自然就消亡了,因為有更好的照明方式全面替代它了,你想保它也保不住。可是蠟燭就沒有倒,因為蠟燭有電燈不可取代的功能。現在西醫到處都是,但是中醫依然是打不倒的。書法和格律詩也是這個道理,他們都有自己的東西,你提倡它未必發展,你不提倡它也有社會需要,未必不發展。只要傳統未斷,肯定出大師。
現在書法的傳統沒有斷,只是在文化積澱階段。等經濟發展了,一些人有了空閒,工作之餘練練字,不是為了出名,也不是為了賣字,浮躁之風被去掉了,出於興趣,加上文化積澱,自然造化把天地靈氣賦到某些人身上,就會有大的書法家出來。這可能在一代人或者兩代人之後才會有,現在是低潮時期,這種虛假繁榮還不如不繁榮。現在就是有靈氣賦在誰身上,也會被市場泯滅。
我相信我們的後來人會鄙薄我們,大部分人會看不起我們這一代,可也正是我們的積澱奠定了基礎,我們留下了書法延續的種子。
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及時刪除